每天的第一筆收入都捐出去!女店主兩年從未“爽約”

每天的第一筆收入,無論是十元還是百元,她都會習慣性地投進收銀臺邊上的愛心箱。從張桂梅的羊奶製品店開業至今,這個習慣她已經堅持了兩年。

積少成多彙集的愛心款,她資助給困難戶和偏遠山區的貧困小學,小店不僅為老人提供專屬優惠,也是環衛工人落腳、接水的愛心驛站。

每天的第一筆收入都捐出去!女店主兩年從未“爽約”

張桂梅每天都會將第一筆收入,放進收銀臺前設置的愛心箱內。(張墨寒 攝)

開業第一天 愛心箱擺上收銀臺

十年前,30 多歲的張桂梅家裡的孩子才兩三歲,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她一直為別人打工,"家裡經濟狀況一般吧,能維持也就沒想太多。"張桂梅說眼看孩子越來越大,花費逐漸多了,還要考慮到積攢孩子上大學的錢,她才想到要抓緊時間攢錢了。

2017 年,張桂梅用積蓄和從家人手裡借的五萬元錢,在錦州古塔區北街街道轄區內,開起了一家羊奶製品的小店。如何能讓新開業的小店和附近的居民有個互動?想到羊羔跪乳的故事,張桂梅決定小店的定位就是和顧客建立一種"家人"的狀態,她決定先從幫助小店周圍的人做起。

聯繫了小店轄區的社區和街道後,開業的第一天,她就將愛心箱放到了收銀臺邊,張桂梅用自掏腰包準備的 4000 元的現金和物品,資助了社區內的兩戶困難家庭。在她的號召下,身邊的員工和親戚、朋友,也積極地加入到愛心捐款的行列。

小店剛開業還沒有盈利、開店借的錢還沒還,看著放在收銀臺前的捐款箱,不想放棄愛心承諾的張桂梅想到了一個積少成多的辦法,把每天的第一筆收入捐出去。

從開業至今的兩年時間中,不論是 10 塊錢一盒的奶片,還是近 200 元一桶的奶粉,不管第一筆收入是多少錢,張桂梅都會"如約"地將錢放進愛心箱,積攢著自己的愛心款。很多顧客不解,知道原因後,也會有愛心顧客自發地將找零的錢放進愛心箱中。

愛心箱裡的錢從五角、一元、十元 …… 愛心款匯聚在一起,越來越多。兩年來,愛心捐款近 7000 餘元,其中 5000 元已用於幫助轄區困難戶和開展公益活動。

捐資助學 關愛睏難家庭

2018 年 1 月末,她用積累的愛心款給街道的三戶困難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羊奶粉等,讓他們度過了一個有愛的春節。

她還去過鐵嶺的小山村捐資助學,社區為居民舉辦春季運動會,她也熱心出資為活動提供了所有獎品和道具。

正如她當時想的一樣,她和周圍的居民們成了"家人",為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小店內的部分商品對 60 歲以上老年人優惠。她還在店門上貼上紙條,邀請環衛工人進店遮風避雨,免費提供熱水。

張桂梅說開店之前的想法特別簡單,就是想自己多掙點錢,做個小個體。但是通過愛心回饋和客戶建立起來的"家人"情感,互動中讓張桂梅看到了堅持做下去的意義。

客戶的相信,讓她更注重誠信,"我現在想的就是為大家提供有益處的商品,做有良心的企業。"

對話張桂梅:

"不是作秀,會一直堅持下去!"

記者:當時是怎麼想到每天捐第一筆收入的?

張桂梅:當時一下也拿不出太多,還有借的錢沒還,讓別人覺得你有錢不還去獻愛心也不得勁兒,就想起來我給孩子買的存錢罐,我也一天放一點,能積少成多。

記者:第一次開愛心箱數錢是什麼心情?

張桂梅:沒尋思能這麼多唄,你說一下捐出去兩三千,誰家都挺費勁的,捨不得。我這平時一點點攢出來,心裡特別自豪。

記者:有人說你這個是不是作秀,家裡人支持你嗎?

張桂梅:不覺得是啥特別的事兒,也沒跟家人主動提過,他們都不知道,我就是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小店的成立和發展得到了居民的支持,我就心懷感恩繼續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