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49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一、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進化論的角度,為了種族的不滅絕,嬰兒和母親會天生有一種情感的聯繫,我們可以將這種天生的情感聯繫稱為“依戀”。

因為剛生下來的嬰兒是無助的,他們需要這種天生的“依戀”關係,來確保自己能生存下來。比如,嬰兒會用吸奶、擁抱、凝視、微笑、大哭等行為,來影響母親的行為。

而母親也會因為這種天生的“依戀”關係,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二、“母愛被剝奪”的危害

如果嬰兒和母親因為“母愛被剝奪”、“母子分離”等原因,不能順利建立“依戀”關係,那麼會有什麼後果呢?

對此,心理學家鮑爾比進行了3項研究:

1.通過研究二戰期間失去母親的一大批兒童,鮑爾比發現這些在嬰兒時期被剝奪母愛的孩子,會在之後的生活中出現一系列智力、社交、情緒等問題

2.通過研究一批年齡小於四歲,有長達5到24個月在結核病療養院不能和母親在一起的孩子,鮑爾比發現,當這些孩子長到7到13歲時,他們會顯得更粗暴、更容易興奮、更被動、更缺乏競爭力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3.通過研究一批少年盜竊犯,鮑爾比發現很多人都是在5歲前,和母親有過超出6個月的分離經歷。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還出現了無法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無法體會內疚感和懊悔感等情況。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得出以下2點結論:

1. 嬰兒和母親如果因為“母愛被剝奪”、“母子分離”等原因,不能順利建立“依戀”關係,將會嚴重影響到嬰兒未來的發展。

因為在人的一生當中,“依戀”關係是第一段人際關係,這段人際關係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未來其他人際關係的建立。

如果在“依戀”關係中,嬰兒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他就可能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一切都是去信心。

2.這種“依戀”關係是在0-2歲這個特定的時間段形成的。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之後就很難建立。

因此,嬰兒0-2歲時,最好能對他“有求必應”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三、總結

今天,我們講了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

“依戀”關係的建立是一種天生的行為,而如果因為“母愛被剝奪”、“母子分離”等原因,不能順利建立“依戀”關係,會嚴重影響到嬰兒未來一生的發展

另外,“依戀”關係的建立有特定的時間段,也就是0-2歲,如果錯過了,之後就很難再建立了。

最後,想再說兩句:

其實,在當今社會,讓母親在嬰兒0-2歲的時候,用整整2年時間全職照顧嬰兒並不現實。

一方面,對職業女性來說,這會嚴重影響到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生存的壓力和有了孩子之後劇增的開銷,由原來的夫妻二人工作支持家庭,變成了讓丈夫一人工作來支持家庭,這種轉變的壓力確實也很難承受。

所以,“依戀”關係中,母親這邊的範圍,其實可以到父親+母親+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這樣,嬰兒得到的愛和關懷不會變,但是母親和家庭的壓力會小很多。

依戀理論:必須對0-2歲的嬰兒“有求必應”,否則會影響其一生

好了,今天的“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的解讀就到這裡。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並且記得收藏、轉發、評論。

我們下期再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