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拥有当时最让敌人害怕的岳家军,若拥兵自重,能否开辟一个王朝?

玄德0906




岳飞本身出生在河南安阳汤阴县一户普通农家,生逢乱世,也吃了不少苦头,对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有切身体会。岳家军成分很杂,起初只有两千人,几乎是一路打,一路收编,有大量的起义军,流民,壮丁,土匪等。军官也只有早期的王贵,张宪等少数几个人,牛皋是朝廷调来的,杨再兴是剿匪收来的。就是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在岳飞手里,由于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短短数年,调教成威震天下的岳家军。

岳家军只是通俗叫法,官方牌照是后护军,是南宋五大主力之一,有10多万人,以武昌为基地。其它四大主力分别是:韩世忠的前护军8万人,以江苏淮安为基地; 刘光世的左护军5.2万人,先以池州、庐州为基地; 张俊的中护军8万人,以建康府为基地;吴玠的右护军7万人,以兴州(陕西略阳)为基地。还有其他杂牌军约3-5万人。岳家军战斗力最强,也是银子堆出来的,岳家军的粮饷大部分是朝廷供给,少部分是岳飞自掏腰包。

宋高宗赵构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早有想和金人议和的想法,刚好秦桧在他瞌睡的时候给他提供了一个枕头,朝廷分为以秦桧为主的主和派,和以岳飞韩世忠等为主的主战派,但两派都是以国家前途命运为己任的,忠于于皇帝和朝廷的。

从前面的分析,虽然岳家军战斗素养高,人数多,但只是朝廷五大主力之一,且受制于朝廷粮饷;朝廷已经倾向于主和,如果岳飞拥兵自重,就会失去政治基础;由于朝廷还没有到气数已尽,行将就木的地步,一旦岳飞起兵反叛,又会失去百姓基础,大概率会遭受宋金合击,这样即使战斗力再强,也经不起持久消耗,必然会走向失败,更别说开创新朝了。


郑憨子


我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可能会召来人们的不认可。但我依然坚持认为,岳飞之死并不是个意外。

首先是肯定岳飞的功绩。岳飞此人身材魁梧,箭法出众,能开200石硬弓,非常符合战神的形象,在军中很有威信,具备感召力。更加难得的是,岳飞军法纪严明,不扰民,不杀良冒功。得到了百姓拥戴。人们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特别是岳飞军是宋王朝战役总预备队,往往需要驰援各子战区救援,等到达现场的时候,金兵往往已经得手,烧杀抢掠后大部分撤退,只留下少数部队打扫战场,这时候岳飞过来一冲,杀上他三五个士兵,就可以冒充一场大捷。可以说政治宣传的意义要远高于战场价值,岳飞很少有决定性战役,这和孟拱相比差了很多。当然,这里要忽略,不去探讨演义小说里的故事。

现在来探讨他的必死。赵构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想选定接班人。他中意老三,可是岳飞却公开上书,反对废长立幼。并主动与老大进行串联,遥相呼应。这就给皇上带来一个重大难题。假如继续支持老三的话,则必须杀掉岳飞来剪除老大羽翼,保持老三的权力稳定。假如最后是给老大继承的话,也不太好处理。这到底是赵构施舍主动愿意给的呢,还是岳飞积极争取到的?这里面有一个好处归谁的问题。立老大,岳飞就成了开国功勋,又手握重兵,对新皇帝有大功恩典,这以后已经没有人能够挟制岳飞,主弱臣强,这江山是要姓赵还是要改姓岳?因此无论怎样,赵构都必须除掉这个障碍。江山能不能有序传承,这才是皇帝最大的担心。对于赵构而言,金兵只是些流寇,无非烧杀抢掠,要点金银,杀点平民,抢几个女人,给点好处就可以撤兵,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吃喝,可是内乱却能让江山改姓,所以他把岳飞的威胁看的比金兵更大更重。这是岳飞的一必死。

岳飞军受到广泛爱戴,具有较高的群众基础,已经具备了登基造反的条件,赵构心里多少有些防范,可是岳飞偏偏不懂收敛,不听招呼,不服管理。岳飞后期自作主张,擅自进兵,给朝廷带来很大被动。尽管取得了一定胜利,却不符合朝廷的根本利益。当时的大背景是蒙古向金发起了迅猛进攻,为了压制蒙古,金将边境士兵调离,造成了大片防地空虚,这时候南宋应该静观其变,等待蒙金两败俱伤。一定要讲耐心,要等待。如果贸然开战,万一蒙金苟合,金国调头南下,它的实力依然是远超南宋的,这时候的金兵可就不再是骚扰,而是要亡国了。岳飞毕竟只是一路部队,战斗力有限,不足以支撑大局。对赵构而言,他是做过金人俘虏的,心中存有恐惧,不敢贸然开战。更何况核心将领不听自己的号令,自行其是,在他眼里,这就已经是反迹毕露了。岳飞的主动进攻,使得王朝骑虎难下,支持则意味着向金全面宣战,反对则会面临国内铺天盖地的骂名。此为岳飞的二必杀。

岳飞提出了打到黄龙府,迎回二圣的主张。表面上在于洗刷耻辱,杨我国威,其实会带来更多的附加伤害。此时的二圣和他们的众多女人们,是被当成奴隶对待的,并没有基本的人权,被金人们侮辱,生下了无数野孩子,这些人都是他们的子女,无法查明血统,不能说明出处,却都是赵构的远近亲属,兄弟姐妹。这些人回国如何安排,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时候二圣已经成了一圣,皇权虽然是不会旁落,但是这些人却无法处理。如果都封王拜相,那就等于是把金人的侮辱带进了汉人的血统里,预示着汉人最高贵的血脉被金人污染。这时候的回归其实一直是金人所希望的,事实上金人一直希望他们能早日回国为自己效力,是赵构在想方设法的进行推拒。岳飞的想当然,给南宋政府出了个大难题,这是岳飞的三必杀。后两个必杀还不是最主要的,不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自行其是,害怕岳飞造反,这才是杀他的主要原因。秦桧只是替赵构背锅而已。

这到这里,可以回扣我们的主题了。岳飞是不是想造反,并没有切实的依据,关键是赵构觉得他可能会反,而岳飞也是有着这个嫌疑的,因为他处处不留体面,在心里瞧不起自己的这个主子。尽管从情理上看,岳飞应该不会,可能没有这些想法。

赵构的绞杀,应该是个准备充分,效果明显的行动。对岳飞军稳定回收,部队没有出现任何动荡。二是让秦桧背上了骂名,被唾弃千年。而自己高高在上,远离舆论中心。

当尘埃落定,远观岳飞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假如岳飞不是那么爱出风头,少说几句话,少出风头,那他就完美了,他就真的是一代英才一代霸主了。


小屋253315373


我们先来看看岳家军的组成成份,

班底是岳飞在宜兴当土匪时的几千土匪,主力是收编的伪齐军和投降的农民起义军,只有少数牛皋,董先,傅选,李道等人,是高宗皇帝护持岳飞当节度使,“派”给岳飞指挥的正规军。

再来看看战斗力,打伪齐李成和曹成这种战斗力五渣的三流角色,岳飞居然用了几年时间才打赢。在郾城,面对刚刚被刘锜击溃的韩常(岳飞奏折里的韩大王,实际上是金兀术手下降将是最弱的一支)一万五千人进攻(同样是岳飞奏折里记录的数字),只能力保郾城不失,没有完胜的能力。面对驻扎在郾城和颖昌之间临颖的金兵,同样是无能为力,不但,在小商河被金兵全歼杨再兴和吴林,王兰等六将和三百骑兵,还让金兵夺取战略要地颖昌从容撤军。看看战果“郾城大捷”获马两百骑,“颖昌大捷”“杀金兵五百”(王贵上报朝廷的数字,王贵刚刚逃出岳飞虎口,绝对没理由还敢欺君罔上)。这就是岳家军最大的战绩。

再来看看地理位置,岳飞防区襄樊,左有吴璘,右有韩世忠,前面有张俊和刘锜,后面有中央卫戎的杨沂中 ,岳飞一个都惹不起,更别谈四面合围 ,结果 显而易见 ,今天造反,明天被灭。何况,岳家军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牛皋,董先,傅选,李道等人,是忠于朝廷忠于高宗皇帝的朝廷命官,他们几个就分分钟把岳飞捉拿归案。

所以结论只有一个 ,岳飞如果造反,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一个灭门惨案!


晓风2016


答案是不能!

1、首先在南宋抗将领中威望最高的并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毕竟韩世忠在当时才是中兴武功第一,既然是武功第一,那么他手下的兵自然差不到哪里去,而岳飞之所以出名是后世人们宣传的,所以岳飞想要谋反就要去面对韩世忠这样的敌手,除此之外,岳飞还要去和其他的将领如刘光世张俊去打,与他们比起来岳飞手里那些兵并不是很多!

2、岳飞在当时的人设是北伐抗金、迎回二帝,正是这样的原因手下的岳家军才会对他死心塌地,如果说他要称帝了,肯定会有不少军队离他而去,就像袁世凯一样,段祺瑞听到他要称帝了直接就不管他了,而且段祺瑞跟了他20多年,所以不论打仗还是谈恋爱,三观一致非常重要,为啥皇帝连发12道金牌岳飞选择了回去,因为军队看到他这样抗命军心已经动摇了,打仗靠的是什么?令行禁止,主帅都不服从命令了,军队怎么会服从你,正是这样的内外压力岳飞才选择班师回朝的!

3、大家别忘了,宋朝是怎么建立的,不就是陈桥兵变吗?所以重文轻武防止武将做大一向是宋朝的基本国策,金朝来打我无非就是割地赔款,要是让武将做大了那可是要亡国的,所以宋朝设立了一系列制度来控制武将,所以说既然朝廷敢让岳飞领兵,那么岳飞的军队还是在朝廷的控制之内的!

4、如果岳飞想割据一方,那么会驻在什么地方呢?只能是宋金之间的狭长地带,本来朝廷内部就有主和派,你要是搞独立,南宋和金分分钟联手消灭你,由于频繁战乱,大量人口早已南迁,你在当中间从哪里搞军饷呢?

5、还有一点,你手底下的兵虽然在你身边,可他们的家庭还要朝廷那边,恐怕没人会跟你冒险吧!

综上所述,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岳飞都没有独立的资本!

当然,历史不能推测,岳飞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陌上小楼


首先以岳飞的人格,他不可能造反,其次就算他像楼主说的那样拥兵自重造反了,也不会开辟一个王朝,理由有二。



1,当时南宋除了岳飞以外还有其他悍将,比如韩世忠,比如吴玠,比如刘琦,比如张俊。张俊就不说了,但其他三个可不是吃素的,尤其吴玠,论战功丝毫不亚于岳飞,带兵打仗的能力也不逊于岳飞。岳飞打败过金兀术,韩世忠吴玠刘琦三个人也都打败过金兀术,那么岳飞有能力同时对抗这三个人吗?我看够呛。



2,即便岳飞的岳家军无敌于天下,打败了上述几员大将,真的建立了政权,那岳飞有开辟一个伟大王朝的能力吗?我觉得没有。岳飞的军事能力没的说,但他的政治才能确实捉襟见肘。岳飞为人过于刚直,没有心眼,眼里又不揉沙子,这种脾气的人治理国家,那估计比项羽强不到哪里去。

所以,楼主的假设不成立。


北宋耶律萧


岳飞拥有当时最让敌人害怕的岳家军,若拥兵自重,能否开辟一个王朝?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说;岳飞不会拥兵自重,当然岳飞在史料中记载,在兵权重威望高的情况下是多次交出兵权的,南宋高宗是非常喜欢和放心岳飞的,宋高宗伙通秦烩害死岳飞,并不是宋高宗怕岳飞谋反,这个我想爱好历史的友友是清楚的。

若说“岳飞”以军事能力,能不能开辟一个王朝,这个开辟王朝,必须的综合考虑,不能单单以军事才能论,假如岳飞拥兵自重的话,也开辟不了王朝,为什么这么说了,自古带兵打仗,都是师出有名,才能胜,也就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道”。假如岳飞单以军事能力开辟王朝,失了道义,得不到百姓支持,军队就成了无源之水。

还有就是“南宋”不仅有“岳飞”,还有“韩世宗”“刘光世”“李纲”杨沂中,等抗金名将。

岳飞要不傻,曾经朝廷让他守“泰州”,他知道泰州守不住,不是也主动撤退了吗?

岳飞不是不懂政治,岳飞被害是朝廷多人设的局。因岳飞从一无名小卒,短短几年内横空出世,而且还很年轻,不光是遭到“秦烩”张浚等打压,就连抗金名将“韩世宗”都不想岳飞风头盖过他。但岳飞是光明磊落的,受到皇帝重用时,就遭到朝廷很多人的嫉恨,当宋高宗不想迎回二帝,岳飞的收复失地也就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而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各地,武装势力都在呼应“岳家军”,岳家军代表了全国一致的呼声。

所以“宋高宗”非常害怕,不得不和秦桧等站一条线,所以说古代君要臣死,臣是不得不死的。

岳飞是以精忠报国而留芳,所以岳飞不会拥兵自重,才留的百世英名。


夏有凉风61


岳飞有领兵统战之才,但无治国御臣之能。自古能得天下者,不但要能忍常人之难忍,而且做事做人还要比常人更加残忍。这一点,岳飞就做得不好。比如,绍兴七年,岳飞数次上书宋高宗请求北伐,高宗因为惧怕金人,便出尔反尔,搪塞回绝了。岳飞大怒,便赌气辞官跑到了庐山给母亲守孝去了。高宗几次派人去请都不愿意下来,这让宋高宗很不高兴。最后还是因为高宗给李若虚王贵下了死命令,如果请不下来就处决。岳飞害怕连累他们,才愿意回去。岳飞不能忍住一时的激动,冲撞了皇帝,让皇帝下不来台。如果从此不问北伐之事隐居庐山那也未尝不可,没想到岳飞却因为怕连累他人,动了恻隐之心,忍不住激动又回去了。这样一通折腾,惹的皇帝难堪,也为岳飞后来之死埋下了祸根。岳飞如果能够忍耐一些,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慢慢规劝宋高宗回心转意,又怎会有后来的悲惨下场呢?若是没有忍耐之心,一点不顺便暴跳如雷,如何做得了一国之主呢?

岳飞从小对传统儒家道统思想耳濡目染,不会背叛这一准则。更何况两宋之时,程朱理学大兴,叛君作乱是大忌,深为人所不齿。若是岳飞真的敢佣兵造反,必然会遭人口诛笔伐,得不到民心。

岳飞总是这样,认定的事便要一条路走到黑。他一生之志便是北伐金人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为了实现志向他可以不顾一切,完全不顾及皇帝的颜面。自古为臣者,便先以君命马首是瞻。皇帝不愿意北伐,做臣子的也不能死缠烂打地强逼着北伐。岳飞却一根筋,认为自己劝得动皇帝回心转意。但你永远不能叫醒一个故意装睡的人,更何况那个人是皇帝。时势不允许有功高震主、桀骜不驯的英雄存在,而岳飞却自认为自己可以造出北伐的时势出来。可岳飞还是不懂得高宗的心思,他们是不同的人。赵构是工于心计的皇帝,他只想偏安江南,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而岳飞则是倔强单纯的武将,心心念念的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这些伟大的功业。当君臣的矛盾水火不容时,便注定了岳飞的悲剧。后来的十二道金牌之事,岳飞本该拒绝,继续北上,可是却终囿于儒家传统忠君观念,致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乾隆曾评价岳飞说,“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不知惜己命”,虽是出于为愚弄民众而造出的有失公允的体统之语,却也甚符合岳飞本身愚忠的致命弱点。这一点若不能克服,纵使拥有撼动高山之力的岳家军,也永远做不得真正的一国之主。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小毛病,他才成为了我们所敬仰怀念的岳飞,他才成为了流芳千古的大英雄,事实上,他只成为了他自己,那个正义凛然、宽躬任厚、倔犟单纯的自己。




调寄明月楼


若拥兵自重,消极畏敌避战,就不是精忠岳飞,不会留下千古英名,也会有千条万条办法和举措来避免被害,忠于朝庭忠于社稷,免于国之动乱,甘心赴死而"天日朝朝"。


慎独40474747


不可能!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把他定位在39岁了,何况还能谈到什么拥兵自重,还能否开辟一个王朝,简直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

请不要再给他再加上所谓的什么附加条件了,巳经够瞧的了,由原来的民族英雄现在都被改为抗金英雄了,难道一说,你还想再给他雪上加霜再给他扣一顶反叛的帽子做一代军阀才甘心!那可就太惨了!可惜遗憾的是,他连一位爱国人士都不算了。”



人间正道陈德立


压根本就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只是精忠报国,保江山社稷,救百姓水火战乱之难,所以是民族的人民的英雄,防碍了,当权者和小人的利益。以未须有的罪名,惨遭喑算杀害。

随后平反招雪,想稳民心,也没能挽救宋朝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