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收到一封信,裡面僅有三十字,為何立刻服毒自盡?

尛萘


其實呂不韋的自殺,或許是呂不韋下的這盤驚天大棋的最後一步!

要說古代最成功的商人,呂不韋應該是其中之一。只是他是不是結局最好的商人,其實不太好說。

世人都知道,呂不韋最大的功績,其實就是進行了一場以小博大的超級投資,他用自己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對秦當時皇室的敏銳判斷,成功投資了當時不可能成為後來秦王的在趙國為質的秦王庶子異人,還形成一個成語,叫奇貨可居。

當時呂不韋的父親問呂不韋,為何他要做這種根本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在我國為質的異人,連能不能回秦國都是一回事,怎麼可能指望他去當大秦集團的接班人呢!

此時,作為戰國時代最大的賭徒,對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耕田或可獲利10倍,賣珠玉則可獲利百倍,可我想要的是回報無數倍,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就要投資這個風險最大!

決心將全部身價都放在一人身上之後,他開始了自己廣泛的佈局。第一步他開始使用自己的財力物力為異人在趙國廣結賓客,為異人的聲名,開始造勢。

第二步身為商人的呂不韋,極懂得夫人外交,他選擇同當時備受秦國寵愛的華陽夫人角度出發,打通他和異人的關係。利用華陽夫人雖受寵愛,但沒有兒子的事實,成功的讓異人和華陽夫人結成母子關係,利用華陽夫人吹枕邊風。

外有呂不韋財力物力的相助,內有華陽夫人在宮中的支持,異人又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被人看好的趙國質子,逐漸有能力去競爭秦王繼承人的寶座。

但在此時,呂不韋走了最關鍵一步棋,這步棋絕對是他賭徒心理的最佳註腳,他把自己寵幸的美姬送給了異人,而這個美姬不是別人,正是後來生下了秦始皇的趙太后。

這裡面一直有一個千古疑問,呂不韋的趙姬,在送給秦王異人之前有沒有懷孕?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當時的懷孕了,這不是呂不韋給異人戴了綠帽子那麼簡單,而是說明呂不韋成功的佈下了一個驚天大局,直接讓自己的後代成為了秦國的竊國者!

而後來呂不韋的表現證明,趙姬懷孕了,確實是呂不韋的!

其實這一點,本來應該潛移默化的無聲中完成,誰也不會知道。可是因為一件事,秦始皇知道了呂不韋可能是他父親這一事實,天下也有了這個傳聞!

為什麼秦王會知道呂不韋可能是他父親呢?這就是我們說的,不得不提到趙姬和嫪毐的那段故事。

誰也沒想到異人剛一登基就無福消受王位,早早就死了。這其實打亂了呂不韋計劃,他本來想著政權可以平穩在異人手中過度,自己可以悄然功成身退,然後順利傳到秦始皇手中!誰知道異人發生變故,他只好盡心幫助兒子撐起秦國。

秦王死後,相國呂不韋手握大秦大權,當時的秦始皇嬴政還只是個孩子,並沒有親政,叫呂不韋“仲父”。

年輕的婦人太后趙姬青春正盛,深宮難耐,主少母寡,當時的秦國正是相國呂不韋和太后趙姬兩人的天下。此後沒想到兩人也就舊情復燃,開始糾纏不清,但其實也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數年後,秦始皇漸漸長大,呂不韋是一個頭腦非常清醒的人,他知道秦始皇已經逐漸長大,不能在與已經是太后的有什麼密切關係。

但是太后又確實很難纏,要擺脫這個包袱,呂不韋就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給她送面首,讓她玩的盡興,這樣即便以後秦始皇知道了,呂不韋也可以從中擇的一乾二淨。

但是誰能想到,趙姬竟然和麵首嫪毐發展出了感情!

一來二去還生下了兩個孩子,實在是太難以讓人接受了。而且嫪毐公然在別人面前,宣揚自己是秦王嬴政的假父,最終秦始皇嬴政一怒之下,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不僅嫪毐和那倆弟弟被殺,母親也被他給囚禁了!

他最後追查到嫪毐和母親之間之所以形成這樣關係的原因,竟然是由於為給太后送的面首,而且竟然還追查到母親和呂不韋之間的關係,竟然曾經是呂不韋的寵姬。

天子手段,冰冷無情

這就很讓多疑的君王害怕了,他並不是害怕自己的母親,和呂不韋有什麼斬不斷的關係,她害怕的是自己血統得來的不純正,萬一跟呂不韋有什麼聯繫……,這是會引起軒然大波,天翻地覆的事情。

他不在乎呂不韋是不是他的生父,即便是的話,身為權力的最頂端的人,他不可能放棄自己,已經得到的王位!而且所有威脅到危害到自己王位的人,都得死!哪怕是生父呂不韋。

如果不是的話,他也不允許有關威脅他作為秦王的血統純正受到流言的質疑,而呂不韋的死是最好的消聲辦法,所以他試探性的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

“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這封信只寥寥30個字,但其中的意義很簡單,最關鍵的就是:你和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憑什麼被稱為仲父?

這句話關鍵在於:秦王暗中的意思是在告訴你,我很不喜歡現在流傳謠言說我和你有血緣關係,這威脅到了我的地位。

講道理,呂不韋唯一的能做就是捨命一拼,作為賭徒的他應該知道,秦王已經有了殺心,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和他剛一剛。但呂不韋竟然沒有剛,他默默服從了,他只是服毒自殺,什麼都沒說。

作為賭徒的他為什麼要自殺,因為他在保護秦始皇,因為秦始皇就是他的兒子,他死了,秦始皇就不用在事實上承擔弒父的天譴,他死了,所有的流言也就會終結了,嬴政的位置也就會坐穩了。這時候的呂不韋不再是一個賭徒,他是一個父親,一個讓兒子贏得父親。

可這種結局,誰知道是不是一手玩出奇貨可居的呂不韋正想要的呢?

或者這根本就是他精心策劃的一場驚天大局!從一開始,見到異人的那一刻,一個計劃就在他的腦中形成;而從他把趙姬送給異人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料到了這個結局!如果是真的,這真是細思極恐了!


歷史好奇怪


信只是嬴政的一個文字遊戲,按照常理推斷,一封信不可能讓精明的商人、政客呂不韋自殺,他的自殺,極有可能是被迫的。

呂不韋功績甚大,沒有他,秦始皇的父親就不可能繼位,嬴政也就不可能成為秦始皇。

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做人質時,被呂不韋發現,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大量投資,讓異人成了秦國的王位繼承人。

異人繼位,這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

莊襄王為了報答呂不韋,讓他做了丞相,大權在握。

莊襄王在位三年後去世,嬴政繼位,這一年只有13歲,依然是呂不韋、趙太后等掌權,直到嬴政20歲親政。

嬴政親政,政治能力充分暴露,迅速平定了嫪毐之亂(嫪毐是趙太后的情人),不僅車裂了嫪毐,還把嫪毐的兩個兒子,裝在麻袋裡摔死了。

這兩個兒子和嬴政什麼關係呢?同母異父的兄弟關係!

嬴政的生母就是趙太后,老爹死後,趙太后耐不住寂寞,和嫪毐又生了兩個兒子。

對自己同母異父的兄弟如此殘忍,嬴政的兇悍可見一斑。

他甚至冷酷無情到把自己的母親趙太后都放逐了。

這只是開端,此後一系列事件,都充分暴露了嬴政的冷酷無情。

呂不韋在自己當政時,對嬴政的能力似乎沒有充分認識,直到自己被嬴政罷了官,他手下的門客李斯取代了他的位置。

呂不韋退休到了洛陽。他還是商人思維,知進不知退,在洛陽大肆豢養門客,交遊各國,引起了嬴政的不滿。

於是嬴政寫了一封信,狠狠地批評了他,說他是白吃乾飯的,啥功績沒有,薪水還不少;對他的處罰,也很簡單:流放四川。

結果呂不韋居然自殺了。

此事必有蹊蹺。原因在於:

嬴政既想讓呂不韋死,又不想擔上殺呂不韋的罪名。

第一,呂不韋是功臣,沒有他,秦莊襄王以及嬴政就不可能繼位;

第二,呂不韋是趙太后的前夫,後來又成了情人;

第三,有傳說嬴政是呂不韋的親兒子(呂不韋將趙姬送給異人時,趙姬已有身孕),這種傳言,如果在當時就流傳的話,嬴政應該也有所耳聞。如果他知道這個傳言,甚至認為是真的,那麼,他會更加矛盾:既想滅了呂不韋的口,又不想擔殺父的罪名。

所以,這封信只是一個試探:

你如果聽話自殺,我饒你三族不死;

如果不聽話,我的兇殘,你知道的!

秦王給呂不韋的信,不找快遞小哥,而是使臣送去的;既然有使臣,傳達旨意就可以了,何必送信呢?

送信,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說明秦王心裡有鬼嗎?

信,只是一個幌子。使臣十有八九會另外傳達秦王的旨意:秦王說了,讓您自殺。

呂不韋很清楚,一旦觸怒了嬴政,嬴政找別的藉口殺自己的時候,死的恐不只是自己,而是被誅三族了。

以嬴政的兇殘,咱還是自覺一點,自殺吧。


高了高趣評


很多地方都在說嬴政乃呂不韋之子也,當時已經有這種謠言,所以,為堵住悠悠之口,呂不韋選擇了自殺,以此保全嬴政。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李斯和趙高不是一起發動過沙丘政變吧?有可能這兩人合起夥來,整死了呂不韋。也有說嬴政和呂不韋私下籤訂過協約,呂不韋假死讓位,從此遠離廟堂,歸隱江湖。甚至搗鼓出沛縣呂公是呂不韋,劉邦是呂不韋女婿的說法。

等等,這些都不是呂不韋自殺的原因,反倒是越說越離譜。首先肯定一點,呂不韋和嬴政不是父子關係,但是二人沒有仇恨,有著深厚的情感。

在嫪毐事件後,嬴政對當時的丞相呂不韋採取了兩步措施。先是罷免呂不韋的相位,之後讓他去封地河南。



但是呂不韋太出名了,天南地北的人都皆相匯聚在河南封地。年老的,年少的,楚國的,趙國的……各種各樣的人,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但都有唯一目的——請動呂不韋,帶去自家的國家,出謀劃策。

秦國史上這不是沒有先例。比如一張嘴說到天塌地陷,退百萬雄師的張儀。在秦武王即位後因為不被寵喜,所以回魏為相。

嬴政也是按捺不住,“恐其為變”四個字道盡了嬴政心裡的小心思,以及憂慮。於是,遣派人攜帶遷徙令給呂不韋。

信上,嬴政用排比句,氣勢磅礴地兩問秦國的呂不韋。



第一,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然而,秦賜予你文信侯爵位,食邑河南十萬戶;

第二,你跟秦國有什麼關係?然而,秦國賜你號“仲父”。

最後,嬴政強力要求呂不韋,立刻、馬上攜帶家屬,遷徙往西邊的蜀地。

結果是呂不韋服毒自盡。呂不韋為什麼要喝毒酒自殺?至於嗎?蜀地偏遠,不適應,還是不喜歡?

呂不韋是一個商人,但最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個政治家,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即大一統。統一的天下局勢,呂不韋已經看到了。



所以,呂不韋早早編纂《呂氏春秋》,兼容幷蓄,博取百家之長而匯聚形成的。這確實是一本雜家著作。但呂不韋想以此作為之後大一統的意識形態。

嬴政不同意,他喜歡韓非,於是,《呂氏春秋》在呂不韋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下,被嬴政丟棄了。

經過嫪毐政變,《呂氏春秋》的捨棄,呂不韋充分認識秦國已猶如當年的自己,如日中天。秦國的君主嬴政是年少有為,大有為的君王,將帶領秦國實現大一統。



而自己呢?垂垂老矣,57歲了。曾經的權力已是不復存在,自己反倒成了嬴政的擋路石,被他不斷的強迫。可想自己未來某一天的結局是怎樣的。

所以,呂不韋自殺了。以死明志,保存名節,為嬴政讓路。與其西遷屈辱的受死,還不如死得有氣節。另一方面,保存家人,不至於到時被滅家。


史小二記


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戰國末期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拜秦國丞相,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古衛國濮陽)。

呂不韋還有一個很牛的身份,據傳他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然而就是這個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

在他57歲時,被親生兒子、秦國第一任皇帝秦始皇活活逼死了。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竟然是秦始皇寫給他30個字的一封信: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看著這封信,呂不韋嚎啕大哭,“都說竇娥冤,我呂不韋比竇娥還冤”。

呂不韋淚眼朦朧看到信的第一句:“君何功於秦?”心中暗罵:“小冤家,我是你爹你知道嗎?沒有我哪有你今天的皇帝身份?你說我有何功?

呂不韋罵的好,講真秦始皇就是個忘恩負義之人。當初他老爸子楚不受秦孝文王(秦始皇的爺爺)待見,不是呂不韋子楚就會客死他鄉了。

子楚是秦始皇的老爸,當初他被當做人質抵押在了趙國,呂不韋此時是個商人,他發現子楚是個“潛力股”。他要對子楚投資。於是對子楚說:我想讓你榮華富貴,子楚看了他一眼,說,“你還是自己先榮華富貴吧!”



呂不韋接口道:“只要你榮華富貴了,我也就榮華富貴了”。

子楚說,“我一個落魄之人如何才能榮華富貴呢?”呂不韋於是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原來呂不韋要走“夫人”路線”。

子楚的老爸很寵愛華陽夫人,而華陽夫人無子,呂不韋打算用語言和金錢打動華陽夫人認子楚為兒子,這樣一來,只要子楚老爸一死,子楚就會順利繼位為王。

經過呂不韋的一番運作,又是送禮又是攻心,華陽夫人果然上鉤了。

事情果然如呂不韋所料,老爸一死,子楚在呂不韋幫助下回到秦國繼位為王,他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

這一年莊襄王32歲,呂不韋43歲。莊襄王有了榮華富貴,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加封呂不韋為丞相。



如果沒有後來的事,這是一個投資成功的商業典範。雙方達到了共贏。

親們想想看,呂不韋是不是有功於秦?關鍵呂不韋所作的一切秦始皇並不知情,因為在他3歲時父親莊襄王就死了,這個秘密被老爸帶到了陰間地府了。

秦始皇不知道的秘密太多了,就連莊襄王到死都不知道為呂不韋辛辛苦苦養了三年的兒子。說實話,莊襄王頭上早就一片森林了(綠帽),其實這不能全怪呂不韋,這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

說起這事還要回到秦始皇老爸(子楚)當人質的時候,有一天,子楚相中了呂不韋的一個小妾——趙姬。

趙姬長得太美了,臉似芙蓉,身似綿柳,走起路來婷婷嫋嫋,透著一股風騷,胸脯高聳,細腰粉臀,道不盡的嫵媚。如下圖:




子楚在趙國當人質孤枕冷被太寂寞了,於是開口向呂不韋要趙姬當自己的老婆,呂不韋當時很生氣,覺得子楚提的要求有點過分了,趙姬已經懷上了自己的孩子,估計有三個月身孕了。

呂不韋有心拒絕,但轉念一想,“我為了讓他當上華陽夫人的兒子花了不少銀子,眼看要成功了,假如為一個女人傷了和氣有些得不償失”。

想到此,呂不韋忍痛割愛把趙姬送給了子楚,隨後趙姬和子楚一起回了秦國。趙姬懷孕12個月生下了嬴政(秦始皇)。

從上面可以看出,秦始皇的生父無疑是呂不韋。

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豔福太淺,和趙姬纏綿了不過三年就死了,雖然嬴政繼承了王位,但他剛滿3歲肯定不能管理國家。於是由趙姬和呂不韋攝政,其實就是親爹親孃為親生兒子打理江山。




從這點來說,呂不韋對秦家居功至偉,秦始皇沒臉寫下“君何親於秦”這句話。

無論從國家和家庭角度來看,可以說“沒有呂不韋就沒有秦始皇”。秦始皇在羽翼未豐時感恩圖報,稱呂不韋為仲父。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始皇到了16歲時,一切發生了變化。他要親政,他要從仲父手中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這是歷史上永遠無解的難道,新皇要樹立權威,勢必要打擊攝政老臣,換言之,老臣的倒下才是新皇的站起。歷史上的張居正、多爾袞等人莫不如此。

秦始皇要大開殺戒,他要殺人立威。他要清算舊賬。其實呂不韋早就想到了這一天,他覺得秦始皇逐漸長大,再和趙姬來往就有點不合適了。



但呂不韋此時想急流勇退為時已晚,秦始皇也聽到了一些關於他身世的風言風語,秦始皇心想:“假如我的真實身份公佈於眾,皇位將不保,畢竟自己是莊襄王的繼承者。”傳統宗法繼承製不容秦始皇認親爹。

秦始皇不能把這個定時炸彈留在身邊。首先他廢黜了呂不韋的丞相之位,把他趕回了河南封地。(為了權勢秦始皇夠狠的)

過了一年後,秦始皇害怕呂不韋謀反,於是寫了這封信派人送給了他,就30個字,翻譯過來就是:“(呂不韋)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有多遠滾多遠)



呂不韋看到信傷心大哭,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這不是過河拆橋嗎?你羽翼豐滿了,你可以自己掌天下了,老朽沒有用處了,嗚嗚嗚嗚……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都是你秦始皇的。哪裡有我呂不韋容身之地?

“從國都遷到河南,從河南趕往四川不毛之地,這是往死整我啊!”呂不韋邊哭邊訴說委屈。

我兒早晚會殺死我的,與其在驚恐中活著,為了守住這個秘密,我不如一死了之,於是呂不韋喝下了毒酒,死前大呼“我冤啊!”。一切塵歸塵,土歸土,呂不韋到死都為兒子考慮,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知秦始皇做何感想?


秉燭讀春秋


史記《呂不韋列傳》裡說的很明白: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呂不韋因嫪毐事件受到牽連,秦王欲誅之,為呂不韋說情的人太多,秦王也不好下手啊。免去相國職位,趕回封地。呂不韋也是,自己挖的坑自己跳。

雖說回到了封地,但曾經呂不韋權傾朝野,恐其為變,生禍亂,秦王斥責說:你何德何能,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你和秦王室有何血緣關係,號稱仲父?全家流放蜀地去吧。

這話說的很重的。

本來吧,相國做不了,回到食邑消停地過日子,誰知道也不行,秦王惦記著呢。流放蜀地,那接下來呢?只要秦王惦記著,老呂頭絕對不會善終……

呂國相是個體面人!卒年五十七歲。



電子鑄造9353


其實就問你一句話,你是想要有尊嚴的自殺呢,還是想身敗名裂以後被國家給殘殺呢?

商鞅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那麼多的好處,可最後商鞅的結局是什麼?被人確定是要某法自己逃,又逃不出去,沒有辦法回家,起兵謀反,然後被抓了以後直接車裂!秦始皇寫給呂不韋這封信的時候,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你對秦國有功勞大功勞很大,你跟我十分的親近,以至於我要叫你仲父,但是這又如何?歷史上面對秦國的功勞更大的人,大有人在,你比如說武安君白起,比如說大良造商鞅,哪一個功勞不比你大可最後結果呢,一個個都是慘死其中。

尤其是武安君白起死的,那更叫一個冤枉,就是因為路上多說了秦王幾句壞話,(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直接被人給賜死了,我現在寫這封信給你,是因為你現在這些功勞,這些關係還在,等到你這些東西真正都沒有你再去死的時候,你連做一個人的尊嚴都沒有了。

呂不偉本身也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他明白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同時也明白怎麼去處理朝政時局,也明白當一個孩子跟你寫這封信的時候,究竟要跟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看百家講壇王立群教授讀《史記》的時候,王立群教授就說這是一套組合拳,誰都明白秦始皇這第一拳打出去以後,第二拳會是什麼?

呂不韋在這之前享受多少待遇,在這之後就犯了多大的罪,雖然說當時嫪毐,這件事情是嫪毐和趙姬之間的問題,但是當初這個人就是你推薦給趙姬的,你也得為這件事情負責任,再者說秦始皇想要收回手裡面的權利,這一點貼上皆知的事情,所以你呂不韋還想好好的活著,不可能的事。

對於秦始皇來講,此時此刻,年少成名的他雖然得到了全國的認可,並且解決掉了一些政敵,但是這個時候並不能夠徹底的服眾,有什麼手段能夠立刻服眾呢?那當然就是殺人了,殺一個權臣,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你立的功勞有多大你在秦國的地位有多厲害,那你就必須得為我接下來誕生的威嚴付費,用你的生命付費。

秦惠文王就是殺了商鞅以正法典,才這麼厲害,現在,你就相當於是商鞅,我秦始皇就相當於秦惠文王,你說我殺不殺你我越是誇你,你死得越快,到你死的時候,你不只是簡單的死去,你還要揹負著千古的罵名,你願不願意承受。

進也是死,退也是死,那你還不如有尊嚴的死。


漩渦鳴人yy


呂不韋因為“奇貨可居”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他扶持異人當上了國君,自己成為一代丞相,可以算是最早成功的風險投資家了,後來贏異人去世,嬴政登基,呂不韋被稱為“仲父”,還是丞相,權傾天下,在他到底人生巔峰的時候,卻出了嫪毐私通趙姬的事情,受到連累,被貶回家,不久他收到秦始皇給他的一封信,竟然自殺了。

<strong>

我們先一起來看秦始皇給呂不韋的信的內容,你就知道呂不韋為啥自殺了。

先看第一句:“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呂不韋有什麼功勞呢?竟然享有“食十萬戶”的功勞,言外之意就是說你呂不韋算什麼東西,在我眼裡,你對秦國並沒有什麼貢獻,不值得擁有現在有的賞賜”。這句話直接抹殺了呂不韋對秦國多年來兢兢業業治國的功勞,不得不讓他心寒和痛心疾首。

再看第二句:“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呂不韋和秦國王室和一點血緣關係嗎,還讓我叫你仲父(仲父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叔叔),我嬴政也和你沒有一毛錢關係,你們一家人還是趁早識趣的儘快捲鋪蓋回蜀地去住吧,不要在秦國待了,這裡不歡迎你,此地不宜久留”。這句話讓呂不韋看到了秦始皇的無情冷漠。

我們看完這兩句話是不是都發現句句冷酷無情,讓人頭皮發麻,呂不韋看完這封信,“恐誅”兩字體現了他的害怕,因為他覺得自己離死不遠了。

秦始皇本來因為別人造謠自己是呂不韋的兒子後,就痛恨呂不韋,各種不順眼,特別是後來嫪毐和趙姬生下兩個私生子,嫪毐造反,嫪毐是假太監的事情也浮上水面,正是呂不韋引薦嫪毐進宮的,他難逃罪責。

秦始皇是個殘暴的皇帝,對待自己的同母異父的親弟弟,都能親手摔死,如果不是有人攔著,可能也早就把自己親生母親趙姬殺了,對待自己最親的人,尚且如此殘暴,更何況對呂不韋呢?

況且呂不韋是個愛體面的人,古代人就連認為有地獄和來生,當然不想死的身首異處,就連死都想要個全屍,秦朝酷刑是天下出了名的,商鞅就是死於車裂,如果呂不韋自己不服毒自盡,恐怕等來的就是秦始皇下令把他車裂五馬分屍,到時候死的既沒了體面也痛苦,為了不讓自己死的很難看,還不如喝一杯毒酒,死的體面乾淨,家人也可以不受牽連。


君命難為,古代大臣都講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所以呂不韋死的時候才57歲,也算可惜了,他還是有點治國本領的,遺憾的是他最終也沒看見秦朝統一六國就服毒自盡了。




<strong>


小聰歷史客棧


呂不韋基本上是傾其一生的心血和把一生積蓄的財富,付予秦國,付予秦異人,付予秦始皇。他的付出是有實效的,秦異人接替了王位,秦始皇坐上了皇位,呂不韋對於秦國功高蓋天,功不可沒。呂在太后的問題上是有大錯,按照秦囯的律法,它是功罪分明的,又加上呂不韋強行的明目張膽的出版了一本千古奇文《呂氏春秋》,囊括了當代諸子百家文化之精髓,不少篇章有悖於秦國的法律章程,就是以上這些東西,也足以致呂死地。至於呂在洛陽的張揚,引發沸沸揚揚的傳說,更是為剛腹自尊的秦皇所不忍。至於一封信,一個聖旨只是一個形式,死亡是必然的。歷史上從來就是狐死兔悲,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的傳承,一個呂不韋能夠例外嗎?


劉聲90883005


看了電視劇《秦始皇帝傳》以及一些書作,得出結論: 秦始皇確是呂不韋之子,秦始皇殺呂不韋是為了鞏固秦政權,呂不韋一功高蓋主,二秦始皇害怕其生世公諸於世,遭秦氏家族責疑,皇位不保,呂不韋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兒子的皇位,與其天天活著膽驚受怕,不知哪天老命不保,還不如自殺算了。這才是呂不韋的聰明之舉


jzl相知


其實信是始皇帝在當時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派人送過去的,當時始皇帝安排使臣帶話威逼呂不韋飲鴆自盡。首先原由就是當時嫪毐謀反,呂不韋也牽扯其中,具記載趙皇后在被送給子楚時已經懷有身孕,而趙太后別送給子楚前是呂不韋的小三,始皇帝想平息他跟呂不韋的關係,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但又擔心他引發內亂,所以安排使臣威逼利誘他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