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聘來“高級助理”,患者治療更有信心!

“小劉,聽咱主任的話,好好治療,按時吃藥。”“張姐,你別擔心,跟我一起去鍛鍊吧,慢粒這個病能治好。”

早上8點,王武準時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七病區,和病友們熟絡地聊了起來。年近五旬的王武一身運動裝,紅光滿面、神采飛揚,絲毫看不出他是一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簡稱MDS)患者。同時,他還有另一個特殊身份:血液科的“高級助理”。

王武說,這一切都源於血液科七病區的張龑麗主任,是張主任救了他,也改變了他。

2013年,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七病區主任、河南省生命關懷協會慢粒聯盟首任主任委員張龑麗成立了“河南慢粒軍團”,這是一個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為主要成員的志願互助團隊,雖然成員們說著河南各地方言,做著不同的工作,卻有著同一個目標:好好治病,好好生活。王武就是這個特殊隊伍的一員。

4年前,王武被確診為MDS。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一下子打破了他忙碌而平靜的生活,王武陷入了深深的絕望。“我自己開了一個公司,生病之後,就把工作停了,輾轉去了很多醫院,最後找到了張龑麗主任。”

張龑麗為王武制訂了科學的治療方案,並時刻關注他的病情和情緒變化,鼓勵開導他。王武的病情由於發現較為及時,救治手段效果良好,20天治療結束後就出院了。

本以為不用再和醫院打交道的王武,卻在兩年後的一次意外中,因失血過多再次住院。失血過多對於一名有造血功能障礙的MDS患者來說,是致命的一擊,這意味著一切治療要從頭來過。長時間的治療和病情的反覆消磨著王武的意志,除了來院治療外,他就悶在家裡。

張龑麗得知王武的情況後,主動要求王武每天跟她一起上下班出門鍛鍊。在張主任堅持不懈的帶動下,王武從一開始的消極怠慢,到後來每天主動出門鍛鍊,甚至跟隨張龑麗到病區當起了病區“秘書”。他的病情也逐漸好轉,精神頭越來越好,甚至以前的其他疾病也不見了蹤影。

現在,王武的病情穩定了,但他依舊每天跟隨張龑麗來到血液七病區“上班”,作為志願者,幫助其他病友,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有的患者情緒不佳,也更願意和同病相憐的王武說,以至於很多新來的患者都是先找到王武進行溝通,經過王武的“現身說法”,大家打開了心結,重新燃起希望,積極配合治療。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聘來“高級助理”,患者治療更有信心!

事實上,在河南慢粒軍團,還有很多像王武一樣的人。大家同為病友,既受到過其他病友的幫助,也成為了幫助別人的人。在每月一次的慢粒軍團活動中,大家互訴衷腸、相互打氣,一起激情飛揚,笑對人生。

“現在慢粒治癒的條件大為提高,不再是無藥可救的“絕症”,心理調整則成為實現治癒重要方面。病情的診斷和治療給腫瘤患者的心理帶來許多不良影響,患者焦慮和恐懼等負性心理會影響其生活質量。腫瘤患者是需要更多人文關懷和心理干預的群體,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這也是成立慢粒軍團的初衷之一。”張龑麗說。

現在的慢粒軍團,已經從五年前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擁有1600多人的大家庭。今年,王武還被聘為河南慢粒軍團的“高級助理”,將醫患之間的橋樑作用繼續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