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5月,孫毅生於河北大城,由於家境貧困,高小未畢業即外出謀生,先後在福建李厚基部、直系軍隊和馮玉祥部任職。他目睹軍閥混戰導致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的人間慘狀,逐漸產生了脫離舊軍隊、參加革命的進步思想。1931年12月,他參加董振堂、趙博生領導的寧都起義,加入紅軍,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率部參加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平型關、晉察冀邊區反“掃蕩”、平津等戰役戰鬥,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一、和毛澤東相處十個日夜
1932年2月,贛州戰役打響,中革軍委增調紅5軍團赴贛州參戰。孫毅擔任紅5軍團第14軍第41師參謀長,第14軍是預備隊,配置在贛州以北的贛江東岸一線,控制贛江並威脅、鉗制增援的國民黨軍第18軍羅卓英部,圍城紅軍數次爆破攻城,兩次總攻,但由於贛州城防堅固和國民黨軍增援部隊的陸續到來,不但久攻不克,反遭重大傷亡。後孫毅竭力向上級陳請撤圍,得到批准後,協助師長指揮部隊,圓滿完成了掩護紅軍撤離的任務。1932年6月,孫毅改任第13軍第38師參謀長,軍長趙博生。7月,紅5軍團接到殲滅烏徑國民黨粵軍第4師的命令,8日下午,在水口以東的一個村莊,紅5軍團與粵軍第4師的戰鬥隔河打響,孫毅部作正面進攻。陣地上,孫毅在戰士們的廝殺聲中不時走出掩體,通過望遠鏡觀察敵情,當發現粵軍後續部隊開始撤退時,立即把情況報告給趙博生,趙博生立即命令部隊發起猛攻,在凌厲的攻勢下,粵軍一敗塗地,四下逃竄,紅軍趁勝猛追,直到將粵軍趕入南雄城。
1934年2月,孫毅調到粵贛軍區紅軍第22師任參謀長,第22師駐紮在江西會昌南30公里的筠門嶺鎮東北石山上,是堅守中央蘇區南線的主力部隊。正值第五次反“圍剿”時期,國民黨兩廣軍閥陳濟棠妄圖打開中央蘇區南大門,於4月初派重兵分進合擊,同時出動飛機配合地面行動,而中央“左”傾領導者仍抱著“打陣地戰”的錯誤思想不放,嚴令孫毅率部死守,後因眾寡懸殊,陣地多處被敵突破,形勢非常危急,在這種情況下,粵贛軍區只得命令第22師撤出戰鬥。在總結筠門嶺戰鬥的經驗教訓時,會場籠罩著一片沉悶壓抑氣氛,就在這時,剛剛到達會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打電話給師領導,詢問筠門嶺戰鬥情況及部隊指戰員情緒,並鼓勵第22師“完成阻擊,就是勝利”。毛澤東指示:現在應該把主力撤下來,抓緊整訓,用小部隊配合地方武裝、赤衛隊打游擊,襲擾、鉗制敵人。毛澤東的指示讓孫毅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幹勁。為了打擊國民黨的囂張氣焰,在第22師的整訓中,孫毅協助師長周子昆率領5個營,在游擊隊的密切配合下,夜襲周田,一舉殲滅自筠門嶺方向延伸到周田的國民黨軍一個營和大批民團武裝,迫使其龜縮在筠門嶺,不敢輕舉妄動。
1934年6月末,毛澤東從會昌的文武壩風塵僕僕來到第22師駐地視察,孫毅負責陪同,他們在一起相處了十個日夜。師指揮所樓上有裡外兩個房間,毛澤東住裡間,孫毅住外間。晚飯後,毛澤東就來到外間,靠在孫毅的被子上,邊抽菸,邊同孫毅拉家常。毛澤東知識淵博,平易近人,孫毅感覺受益匪淺。幾天後,部隊準備轉移,孫毅擬了一個部隊轉移的命令,懇請毛澤東過目,毛澤東接過稿子,當場揮筆改了起來。然後給他指正說:敵情說的不夠。說完,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在上面作了一些補充。在具體任務的區分上,稿子寫得囉嗦,次序也亂,毛澤東一一進行了修改。孫毅看著已被改得語言精練、內容充實、敘述清晰的轉移命令,心裡充滿了無限欽佩之情。
二、“當不當參謀長我照樣幹革命!”
“左”的錯誤領導導致中央紅軍無法打破敵人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根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部署,決定成立教導師,師長張經武,政治委員何長工,參謀長孫毅。全師編為3個團,6000餘人,負責為中央機關搬運武器、物資,為了確保行軍萬無一失,每到宿營地,孫毅主動要辦三件事:一是派人偵察地形,尋找嚮導;二是繪製行軍路線圖,發出當日“口令”;三是寫出宿營報告,派專人送達上級司令部。
◆1940年孫毅於抗大二分校留影。
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時,教導師負重行軍,喪失了機動靈活性,妨礙了戰鬥力的發揮,在作戰中傷亡慘重。為輕裝前進,毛澤東在黎平會議上提出的“甩掉罈罈罐罐”的意見得到落實,切實減輕了部隊負擔,加快了行軍速度。同時,中革軍委決定撤銷教導師編制,孫毅被調到國家政治保衛團。行軍路上,孫毅揹著揹包,跟隨國家政治保衛團走了三天,團領導沒人找他談話,也沒人給他分配任務。一天晚上,孫毅在團部辦公室看到一份軍委幹部任命:“任命孫毅為國家政治保衛團參謀長”,仔細一看,“參謀長”的“長”字被毛筆圈了。看到這份任命狀,孫毅明白了幾分,但他坦然接受了。後來在向遵義進軍的路上,團長姚喆對他說:“老孫,真對不住你,兩三天以來沒給你分配工作,我同鄧發局長說了,你還是參謀長。”孫毅表態說:“這沒有什麼,當不當參謀長我照樣幹革命!”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順利攻佔遵義城,15日,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為保障會議安全,軍委把守衛城南的任務交給國家政治保衛團。遵義會議的第三天凌晨,月明星稀,寒風陣陣,孫毅帶兩個參謀在街上巡邏,遇到剛剛散會的毛澤東和張聞天,兩人談笑風生,“首長好”,孫毅趕緊上前問好,毛澤東親切問候大家“辛苦啦!”張聞天問道“你們是哪個部隊?”孫毅回答說:“我們是國家政治保衛團的”,張聞天伸手摸了下孫毅的單薄衣袖,關切地說:“夜間天涼,巡邏時要多穿點衣服”,中央首長的關心讓孫毅倍感溫暖。
遵義會議後,國家政治保衛團撤銷,孫毅被派往紅3軍團司令部擔任教育科長。一天傍晚,部隊剛剛宿營,前方部隊發來電報,報告小白龍江上的木橋被水沖垮,要求紅3軍團派工兵提前架橋,以保證後續部隊順利過江。紅3軍團參謀長葉劍英召集幾個科長開會研究,孫毅主動承擔任務,他帶上30個工兵戰士,急奔5公里,奮戰一夜,天亮時把橋架好,受到軍團首長的稱讚。
◆ 1939年,八路軍將領(自左至右)聶鶴亭、楊成武、陳伯鈞、王平、舒同、程子華、孫毅合影。
1935年7月過草地前,紅3軍團到達物產豐富的黑水、蘆花一帶,彭德懷軍團長要孫毅帶人去籌糧,要求籌集人均7至10天的口糧,每人準備一件羊毛織的衣服。孫毅帶隊走街串戶,公買公賣,發動群眾,宣講革命政策,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主動把餘糧獻給紅軍,孫毅順利完成了任務。
三、抗戰時期主動要求辦軍校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第115師隨營學校改編為師屬教導大隊,大隊長陳士榘調任第343旅參謀長,孫毅接任師教導大隊大隊長。接任不久,林彪讓孫毅帶教導大隊和電臺深入到河北阜平、行唐、靈壽、平山一帶,宣傳抗日,發動群眾,籌糧、籌款,擴大隊伍,孫毅受命率領教導大隊1300餘人進至靈壽縣陳官莊鎮紮營。11月的冀西地區,已進入寒冷季節,孫毅帶領教導大隊深入開展群眾工作,團結民間抗日力量,壯大抗日隊伍。7日,晉察冀軍區在五臺縣石嘴普濟寺宣告成立,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幾天後,師部令教導大隊歸隊,孫毅主動提出:“我們要在這一帶建立根據地,現在幹部缺乏,我是河北人,我個人能不能留在這裡,辦學校培養幹部,擴大隊伍。”著眼於晉察冀軍區的發展、壯大,聶榮臻和第115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同意孫毅留下來辦學,由副大隊長何德全代理大隊長並帶領教導大隊全體人員歸隊。
12月中旬,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在阜平縣普佑寺成立,孫毅任校長兼政治委員,下屬4個學員隊,設置的軍事課目有射擊、投彈、刺殺和連以下的基本戰術、戰鬥動作以及游擊戰術、夜間戰鬥等;政治課目有戰時政治工作、群眾工作、政治經濟學、哲學、社會發展史以及各種政策、形勢教育等。招生布告發出不到20天,就有500多人報名,而且文化程度都比較高,初、高中生佔了多數,還有大學生。看到群眾如此踴躍報名,孫毅心裡十分高興。
軍政幹部學校辦學初期,既缺經費又無校舍,還缺幹部。面對困難,孫毅帶領工作人員耐心做群眾和寺廟住持的工作,借來寺院和農舍做教室。他還親自跑到阜平縣教育局,借來油印機和紙張,發動新來的學員刻蠟版,自己油印教材。在孫毅等人的努力下,軍政幹部學校如期開學。為了解決辦學初期幹部和教員奇缺的困難,孫毅令各隊隊長除兼任政治指導員,還要做兼職教員,他自己也兼了兩門課。他還聘請一些黨政領導來學校授課,如中共北方分局書記彭真講授中共基本政策,晉察冀區黨委書記黃敬講解政治經濟學和群眾工作,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宣傳部長潘自力講戰時政治工作,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講哲學和國際形勢,還有從延安來的幾位知識分子也兼了課程,授課水平很高,受到學員的歡迎。到1939年1月,孫毅共主持了3期學員培訓,為部隊培養基層軍政幹部1600餘人,其中大部分被分到晉察冀軍區所屬部隊,成為晉察冀抗日武裝和根據地建設的骨幹力量。孫毅辦學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鄧拓專門派人做了跟蹤報道,並總結了十幾條經驗登載在晉冀魯豫地區的理論刊物《太行山上》,得到第129師師長劉伯承的讚賞。
孫毅辦學軍政一起抓,育人成才的任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還要應付日偽軍的殘酷“掃蕩”,加上長期營養不良,使他面容憔悴,身體衰弱,腸胃病時常發作。聶榮臻聽到孫毅的病情,非常牽掛,強令孫毅休假一個月,並於1939年1月16日,將孫毅調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在軍區參謀長的崗位上工作約一年半後,孫毅受命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
為統一教學思想,貫徹落實毛澤東為抗大制定的教學方針和校訓,孫毅在全校幹部大會上倡導“苦、嚴、行、正”精神。“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孫毅十分注重學習與實踐的結合,為提高學員指揮作戰的能力,抗大二分校實行了學員見習、實習制度。在全校組織的野外大演習中,把即將畢業的學員全部帶出去,輪流擔任班、排、連長,指揮部隊在敵佔區活動,武裝襲擊、擾亂日偽軍。演習將教學與實戰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效果。
◆1952年11月,解放軍第六高級步兵學校老校長孫毅(中)、新校長楊勇(右)、副政治委員謝良合影。
孫毅在教學中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在作風養成上也一絲不苟。抗大二分校高上科學員都是團以上領導幹部,不少人在入校時帶著馬匹和飼養員,一些營職幹部帶著勤務員,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為此,孫毅當眾宣佈:到學校學習的幹部都是學員,同樣要過學員集體生活,不管什麼人進入校園都要下馬。後來,他和其他校領導研究後,把學員帶來的馬匹送到後勤,統一編制,成立運輸隊馱運軍糧,以減輕學員背糧的負擔。孫毅對學員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嚴。在抗大二分校整頓軍容風紀時,為符合戰鬥要求,孫毅要求男學員一律剃光頭。會後有學員給孫毅提意見,說校長蓄著鬍子也不符合軍容風紀,而且還質問孫毅帶的什麼頭,尖銳的意見使孫毅陷入沉思:1925年,那時他才21歲,在舊軍隊患重病後,為顯得精神,聽人勸說留起了鬍子,至今已有18年的歷史,剃掉吧,確實捨不得,不剃吧,如何向學員解釋?“這個學員提的意見對”!孫毅自言自語地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當晚,孫毅一狠心,把蓄了多年的心愛鬍子剃掉了。幾天後,孫毅到聶榮臻司令員那裡彙報工作,進屋後,聶司令員一眼看到他的鬍子沒了,驚奇地問:“孫毅,怎麼沒有鬍子了?”孫毅如實說明了情況,聶司令員聽後微笑著說:“你這鬍子已出名了,沒有鬍子還怎麼叫孫鬍子呢?還是留起來好。”就這樣孫毅又把鬍子留了起來。
四、解放戰爭率部馳騁冀中
抗戰結束後,國民黨為搶奪勝利果實,撕毀《雙十協定》,不斷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發動進攻。1946年5月,國民黨第11戰區長官部調集平津地區約5000人兵力,由94軍軍長牟廷芳統一指揮,對大清河以北、平津鐵路西南的勝芳鎮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勝芳鎮位於天津以西40餘公里,距北平、保定均為100公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業發達。國民黨企圖奪取並控制這一戰略要地,作為固守平津的外圍陣地。為打破敵人的戰略圖謀,擔任冀中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的孫毅率領冀中軍民積極應對。戰前,孫毅親臨勝芳鎮察看地形,那裡水網密佈,敵人機械化武器裝備難以施展。察看後孫毅對隨行人員說:“勝芳可守,把工事修好。”針對敵人的進攻部署,他提出“內線近戰防守,外線迂迴進攻”的作戰方針,派一部兵力在鎮內固守,派另一部分兵力在外線迂迴,同時要求偵察科長密切注意國民黨軍動向。
5月24日,國民黨軍第94軍121師師長朱敬民指揮4個營兵力,配置坦克、裝甲車,在猛烈炮火和飛機轟炸的掩護下,從東、北、東北三個方向發起衝擊,企圖一舉攻克勝芳鎮。防守勝芳鎮的冀中軍區部隊,依託堅固工事和有利地形,多次打垮國民黨軍的進攻。三天激戰中,國民黨軍幾次增派飛機、坦克,變換戰法,仍無法攻破勝芳鎮的堅固防線,屢遭失敗的國民黨軍遂於30日趁夜暗全線撤退。至此,勝芳保衛戰勝利結束,這次戰鬥共斃、傷、俘國民黨軍1500人,擊毀坦克3輛,繳獲輕機槍32挺、子彈14800發,炮彈130發。6月3日,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副政委劉瀾濤通令嘉獎冀中軍區勝芳保衛戰參戰部隊指戰員。
6月,中共中央軍委任命孫毅為冀中軍區司令員。當月,蔣介石公開撕毀《停戰協定》,調動30萬大軍進攻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內戰。12月上旬,駐守在華北的國民黨軍第94軍軍長牟廷芳再次率1萬餘官兵進攻冀中北部要地固安縣城。孫毅制訂縝密作戰計劃,做好準備嚴陣以待。9日11時,國民黨軍從固安城的北、西、南三面實施包圍,不斷以強大炮火向西門猛攻,連續17次衝鋒,都被守城部隊用刺刀和手榴彈頂了回去,經過7天的激戰,守城部隊抗擊10倍於己的國民黨軍,軍民團結奮戰,斃傷國民黨軍1000多人,牽制了國民黨軍大批兵力,完成了堅守任務。孫毅報請聶榮臻同意,在國民黨援軍趕到前,迅速將守城部隊撤出固安城。固安保衛戰,為冀中區保衛戰贏得了時間,國民黨軍以重大代價僅換取了一座空城。
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相繼被粉碎,人民解放軍發起的戰略進攻取得節節勝利。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變化,1948年2月,孫毅任晉察冀軍區第7縱隊司令員。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進行平津戰役。為了迷惑和調動敵人,便於東北野戰軍入關和華北軍區主力兵團的行動,第7縱隊奉命迅速向保定靠近,儘快做好圍攻保定的各項準備工作。11月13日晚,孫毅、林鐵統一指揮第7縱隊、第8縱隊第23旅和第9、10軍分區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臨保定城下,從幾個突破口向國民黨守軍發起猛烈進攻,經4天激戰,斃傷國民黨軍10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並佔領四關。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從全局出發,指示第7縱隊緩攻保定,以調動國民黨軍,駐守保定的國民黨軍劉化南部,在第7縱隊的圍攻下像熱鍋上的螞蟻,頻頻向北平告急。國民黨軍華北“剿總”傅作義派飛機多批次向第7縱隊掃射、轟炸,並急派大批部隊南下接應劉化南部。調動敵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中央軍委遂於18日電令第7縱隊停止戰鬥,撤圍保定,劉化南殘部在北路援軍的掩護下,棄保定縮回北平,保定解放。孫毅、林鐵率部隊進駐保定,成立了保定軍事管制委員會,孫毅任主任。1949年1月,在東北野戰軍攻打天津時,孫毅通過地下情報系統得到了天津城防工事圖,立即將其送到平津前線指揮部。為確保平津戰役的後勤供應,冀中軍區組成50餘萬人的支前大軍,動員大小車輛32萬輛、牲口25萬匹,為解放天津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毛澤東讚譽“文武雙全”
新中國成立後,孫毅擔任華北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為把各類學員培養成部隊建設的合格人才,他提出了“教書育人是軍校的根本任務”的口號,要求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儘量學好規定的課程,一旦回到部隊崗位上,能把學到的東西很好運用,帶動部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1951年3月,華北高級步兵學校改稱第六高級步兵學校,上級指示學校訓練一個方隊,參加國慶閱兵式。孫毅在動員大會上要求參訓的幹部、學員以優異的訓練成果向黨和人民彙報。10月1日15時整,閱兵式開始,站在隊列前的孫毅發出“前進”口令,隊伍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地行進在長安大街上,順利通過天安門,受到首都國慶閱兵指揮部的好評。
◆孫毅老將軍生前心繫河北這個曾經生活和戰鬥的地方,1998年95歲高齡之際為我刊創刊十週年題詞。
1953年6月,孫毅擔任軍委軍校部副部長。他主張抓好教學第一線的工作,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他帶領工作組先後到長春軍事師範學校、漢口第一高級步兵學校、石家莊第二高級步兵學校等軍校,聽取校領導的工作彙報,聽教員講課,課後當場點評,鼓勵教員安心教學崗位,勉勵學員努力深造,完成學業以報效祖國。孫毅後相繼擔任訓練總監部外訓部副部長、軍事出版部部長,總參軍訓部副部長等職。1960年9月14日至10月20日,孫毅以軍事出版部部長的身份參加了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毛澤東接見會議代表時,指向在場唯一留著鬍子的孫毅,高興地說:“你姓孫”,“是”,孫毅高聲回答。毛澤東當眾詼諧地說:“哦,孫行者!”在場的將軍們都笑了,毛澤東接著說:“你這個孫行者不簡單,能文能武!”不尋常的見面讓孫毅心潮澎湃,偉人的接見和親切讚語激勵著他在事業上奮發前進。但“文革”使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被剝奪了軍事教育領導權,但他矢志不移,不顧年高體邁,在訓練、考核中仍以身作則,衝在最前面,甚至在實彈射擊中,來回跑著報靶。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總參黨委為孫毅平反恢復名譽並被任命為總參顧問,他以74歲高齡帶著火一樣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1985年3月,中央軍委根據孫毅的多次請求,免去他總參顧問的職務,但他晚霞似火,餘熱生輝,剛卸任總參顧問職務,又參與到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為青少年作報告,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1988年,孫毅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3年7月5日,把畢生精力無私奉獻給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人民軍隊建設事業的孫毅老將軍,走完了他光輝的人生旅程,享年100歲。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閱讀更多 黨史博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