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怕太长你不听

▸ 哪个词可以漂亮地表示“未来”?

▸ 外交辞令中“坦率”“建设性”的交谈,究竟意味着什么?

▸ 哪些迹象说明这次会谈的氛围并不好?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U.S.-China Trade Talks End With No Sign of Progress

Trade talk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failed to produce any visible sign of progress, reducing the prospects of a deal soon, people closely tracking the talks said.

https://www.wsj.com/articles/u-s-china-trade-talks-end-with-no-sign-of-progress-1535065800

今天我们讲解的这条新闻虽然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但我们国内的媒体却鲜有谈及。

1

我们先回顾下刚刚结束的这轮刻意低调的谈判

在这次谈判开始前,商务部曾发出过下面这条声明,说会在8月22日至23日在美国就经贸问题进行副部级磋商。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这次副部级的磋商本是为两国国家领导人未来重启对话做准备的。然而现在看来,这次谈判并没有取得有效进展。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新华社的报导中提到,“中美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建设性、坦诚的交流”。

我们以前多次解读过这样的外交辞令:只要没有出现“亲切友好”,会谈气氛一般都不怎么好;所谓“坦率”,表明双方很可能是自说自话,分歧很大,大家只是把各自意见表达出来了事,也根本不管对方接不接受。

当然,“建设性”这几个字眼的存在,多少表明这轮会谈没有把未来磋商的门关死。以后大家还可以接着聊。

但是,从知情人士给《华尔街日报》的爆料来看,这次双方谈到最后,不仅具体成果没有出来,连下一次对话还要不要谈、什么时候谈,都没有个结果

2

而且,这次会谈不顺,从会谈期间的一些外部事件也能看出些迹象。

8月23日这天,除了中美代表团在华盛顿重启谈判,还有几件事情在同一天进行。

一个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从8月20日开始举行为期6天的听证会。这场听证会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是否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听证会举办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办公楼

再一个,美国从这天起对自中国进口的160亿美元产品正式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紧接着,中国商务部立即加施等量关税。同时,中国还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对华的160亿美元征税措施。

你想想这天得多热闹:这头代表们一边在谈,一边刷手机,一会儿看要对2000亿听证了,一会儿说对160亿商品新征关税了,等于一边谈停火一边仗打得更欢。这氛围,叫人怎么谈?

因此,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想在十一月前结束这轮谈判,希望非常渺茫。

3

那么,既然短期内停火无望,这场贸易战究竟症结在哪?又到底会打多久

《华尔街日报》这篇最后引述了刘副总理最近的一个讲话,据说是讲给外国商界领袖的,而且他这番剖析让美国人非常买账。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作为负责中美贸易谈判的最高官员,刘副总理做出此番研判,很值得关注。

讲话中,刘副总理将美国人在贸易战当中的需求理解为三块,还在量上做了划分:

美国人的诉求中,30~40%是希望中国额外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购买,也就是解决特朗普经常抱怨的贸易逆差问题。对于这个需求,

“中国官员相信马上就能够满足”

还有30~40%的需求是关于市场开放,比如说允许外国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获得更大比例的股份以及更大的自主权。这方面需求,估计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来谈判。也就是说,属于能谈、但需要时间

剩下的那20~40%的需求则是关于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这就包括希望中国要停止对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补贴(比如要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以及不再要求美国的数据公司在中国运营时,必须要把他们的技术或者数据转移到中方企业。

对于最后这个需求,中国方面出于对国家安全或者政治因素的考虑,是不会接受的。同时中方也不承认存在迫使美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分享技术的情况。

然而,最后这点反而是美国方面非常关切的内容,特别是这个需求牵涉到了知识产权的问题。美方有官员表示,从这点就能看出中国并不理解美国最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我以为,刘副总理的这个总结反映了美国人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说明,中美双方现在打的这场贸易战不仅是一场关乎经贸的战争,也是关于国家战略发展的对决。

既然上纲上线到这一步,那么这场贸易战的结束可能要等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了。

不过,这当中并不是没有灵活操作的空间。贸易逆差和市场准入的解决,以及中方在一些技术层面的让步,比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都能缓和(即便不能根本解决)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局面

另外,这篇报道还提到,白宫内部对华策略的定调也已出现转变。主张尽快与中国对话的商务部长姆努钦已经有点靠边站的意思,而剩下的强硬派主张先拿强硬手段治治北京,然后再来跟中国讨价还价。

晨读|国内媒体低调处理的中美最新谈判:为什么又没谈成?

“现在,强硬派在白宫里占了上风。”

所以接下来,如果按照计划,美国对华2000亿商品的关税在9月就会到来。到那时候,对中国经贸乃至整体经济的大考,才算开始。

是时候考虑备冬的衣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