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機械製造是德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不過中國廠家正急起直追。中國製造會在近期內超越德國嗎?德國之聲記者帶著這個問題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走訪了德國和中國的展商。

德國之聲網站4月3日報道稱,斯特凡·巴赫邁爾對德國機械製造在中國的黃金時代記憶猶新。他為德國上弗蘭肯地區科堡市的Kaeser壓氣機公司效力已經17年。該公司擁有整整一百年的歷史,在全球範圍內僱傭5000名員工,是業內佼佼者。

巴赫邁爾說:“那時候,作為德國公司的代表,你只要說一句‘這臺機器是地地道道的德國製造’,客戶就會乖乖地付款。很少討價還價。不過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報道稱,在他看來,“德國製造”仍然是一塊招牌,但不是推銷產品的主要理由了。他說:“中國人變得很自信。”

岑國建的經歷正相反。“十年前我第一次來陌生的德國參加漢諾威工業展。中國人的攤位都很小,而且在角落裡。歐洲人很少來關注我們這種小企業”,這位寧波中大力德公司的總經理說:“十年以後,我到這裡來感覺就不一樣了。中國廠家的展臺大了,歐洲人對我們產品的認同感也在逐步加強。”

報道介紹,中大力德是漢諾威博覽會上1500箇中國展商中的一個。2006年,岑國建帶領一個五、六人的小團隊創業。如今,他的公司擁有1400名員工,並於2017年上市。岑國建認為中國趕超德國的道路仍然漫長,但在基礎設施方面,德國已經落後於中國:“我深有體會的是:德國的網絡在最近這十年當中沒有什麼變化,很多地方還是3G。中國網絡就不一樣了,到處是4G,網速很快。”

方衛中對這種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深有感觸。“十年前,我們參觀德國西門子或其他大企業的生產車間,會感到震驚”,這位杭州易泰達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說:“現在和中國的生產車間比起來,德國就往往顯得落後了。”

報道介紹,易泰達在漢諾威展示自己的電動車馬達。由於中國目前是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2018年銷售量近130萬,而德國2018年出售的電動車還不到7萬,因此,易泰達的主要客戶在中國本土。方衛中指著公司新建生產車間的照片說:“我們的生產已經高度自動化。”

在方衛中看來,中國仍然需要發達工業國的硬件。在企業管理和職業培訓方面,中國也仍然應當向德國學習。不過,十年後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報道稱,即使在機器人領域,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差距也在縮小。瑞士一機械製造公司負責機器人業務的福格特說,特別在小型工業機器人方面,最近幾年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生產小型機器人的廠家有40到50個。國家給予大力支持。如今,三分之一在中國出售的工業機器人是中國製造。”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華為展區展出的機械臂。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1日至4月5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展會共吸引來自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家參展商,其中,中國展商數量僅次於東道主德國。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參觀者觀看華為展區展出的一輛汽車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一名參觀者(左)在海爾展區體驗MR(混合現實)設備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參觀者觀看中國南高齒集團展區展出的設備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海爾展區COSMOPlat平臺模擬演示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瀋陽福斯特激光科技公司展區一臺激光雕刻機制作的裝飾品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部分中國展區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參觀者與工作人員在中車集團展區前交流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參觀者觀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科工)展區展出的模型。航天科工就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傳統產業和傳統高端裝備製造創新升級兩大主題板塊進行展示。

德媒直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國製造挑戰德國製造


參觀者聚集在投資中國展區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