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前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大鳄正是靠榨取“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揭示了作为经济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存在,正是由于这双“看不见的手”,社会财富才不断增加。

但是,可爱的亚当·斯密发现,“利己心理”不断地驱动人们进行追名逐利的行为,如果毫无制约,社会的经济市场不但不会得到优化发展,反而会遭到致命破坏!

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资本家的极度自私与膨胀,亚当·斯密随后又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来告诫那些资本家们:那双“看不见的手”除利益驱动机制外,至少还应该包括道德、法律和自然三个层次的约束机制。

亚当·斯密认为,不论一个人多么自私,在他的本性中都应该存在着“某种关心别人命运和幸福的情感”。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一、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近年来,由于连续几天未得到休息、加班猝死的新闻不绝于网,“过劳死”成为现在许多年轻人的一个噩梦。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同感:这日子,过得真累!按理说,现在国家经济飞跃发展了,物质条件更加优越了,不应该有这种“累死累活”的感觉啊?但是现实中,为什么会感觉这么累?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1.养家糊口还房贷。人们起早贪黑,累死累活,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绝不!很多人都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买房还贷罢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更加沉重的负担还房贷,真是让人疲惫不堪!

2.拼命工作源于安全感缺乏。实话讲,中国人对未来发展仍然充满迷茫,缺乏安全感。为什么要不断的劳苦劳作,为什么要使劲的挣钱存钱?那是因为害怕明天会“丧失居住之所”,害怕明天“被时代所抛弃”,害怕“老无所养”,所以不得不逼自己使劲的工作挣钱,只要还能劳动,再苦再累,都必须去做,哪怕是拼命!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二、历史上“包身工”的悲惨命运

“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可谓刻骨铭心。而这些悲苦命运的影子,直到今天,似乎仍然挥之不去。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1.帝国主义的剥削压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帝国主义经济入侵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广开工厂,残酷剥削中国底层劳动人民。你还记得那“鸽子笼一般的住房”吗?还记得那“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工房”吗?包身工们早上四点过一刻被吆喝起床,五点钟就开始埋头劳作,吃着猪食一般的饭,得病之后也无人管你,劳动所得的工资被各种名由不断克扣,最后拿到手里的,只是能保命的微薄的工钱!

2.底层人民无法做主自己的命运。包身工因为要生存,被“好心人”拉出来卖了,还心存感激。然而,即便是当他们知道自己身陷魔窟,被践踏生命时,他们也只能逆来顺受。追求劳动者权益的“工人运动”也曾流行过一阵子,但是,这就像一阵风一样,流行过后,又将归于沉寂。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三、劳动者: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建设者

1.“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也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上山下乡”,“向农民朋友学习”。然而人们并不反对,因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人们不但不反对,反而“以劳动最为光荣”。

2.城市建设的大功臣。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劳力进入城市打工挣钱,在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下,城市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城市建设速度惊人,其现代化发展震惊世界。可以说,没有这些辛勤的劳动者,就没有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就没有祖国的今天。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四、《劳动法》的历史意义与尴尬现实

1.《劳动法》的颁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崇高地位,1995年1月1日,政府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主要权益和义务。这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劳动者不再是被剥削和压榨的对象,劳动者也可以充分享受一系列的权益。

2.《劳动法》并未真正完全落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颁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真正完全得到保护了吗?没有。

就工作时间来讲,《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明文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看到没有,我们国家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是法律规定了的。然而,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八小时工作制”?

面对广大劳动者的超负荷工作,我们应该更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法律规定的条款得不到执行?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五、现代包身工的叹息

夏衍笔下那悲惨的包身工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再也看不到像“卖身契”那样的合同。罪恶的包身工制度已然不复存在,但是,“现代包身工”的可怕遭遇仍然像幽灵一样萦绕在各种职业者的心头。

1.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微薄的收入。岂止是程序员在加班加点的敲打键盘,还有更多的劳动者连夜奔波,辛勤劳作,每天只有五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身体长期得不到修养,病了还得坚持,至于赡养父母,照看儿女,那更是无法顾及。

底层人民的生活,就只有一个字:命。命好,则多活几年,叙享天伦之乐;命差,则早早离去,留下妻儿子女孤苦一世。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2.无力改变可恶的无休止的加班。如果说为了完成任务,偶尔的加加班也能够理解;但是,当加班成为一种常态,被规定成一种制度,那么这就不但令人十分可恶,而且是罪恶十足了。还记得资本家们是怎么巧取豪夺的吗?“榨取剩余价值”!我们“引以为豪”的五千或六千块钱一个月的报酬,那是无数个日夜加班加点得到的,甚至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取来的。领导和媒体只关心那数字上的工资又涨了多少,永远不会关心他的下属为什么常常连夜加班?

而作为普通的员工,除了一声叹气,你还能到法院去状告你的公司或单位违反八小时工作制?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六、996工作制何去何从

1.996工作制是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那些宣扬996工作制是“努力奋斗”“优良传统”“美好道德”的人,自己有没有道德?为何把强迫加班美言成“努力奋斗”?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生存权利、生活权利、休息权利、申述权利到底在哪里?老板、老总的一纸规定能够超越法律规定?这一切反常现象,无论怎样的花言巧语,都掩饰不了伪善的资本家们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2.网络声讨996工作制是走向“文明社会”的一次突破。当人们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站起来反抗。历史证明,八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是无数次游行、罢工、斗争,用鲜血或生命换来的。

当然,这也是也是社会的一次进步,历史的一次突破。这一次在我国网络上兴起的“讨伐运动”,可以说也是一次巨大突破。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第一,反对996工作制并不是反对加班,而是反对加班无报酬,凭空榨取劳动者的血汗。

第二,反对996工作制的实质,是对生活权、健康权的一次诉求和呐喊!人们不是反对马云,也不是反对刘强东,而是反对剥削现象的继续存在,反对无法法律法规的暴力行为。

第三,人们的生活理念逐步由“物质层次”上升到“精神层次”,一个劳动者最大的精神需求,就是尊严。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不再是一个任人剥削的奴隶!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3.“讨伐运动”之后,谁来总结收尾?这次声势浩大、全球瞩目的反对996大讨论,并不是偶然发生,是其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重视而集中爆发的必然结果。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996工作制本身的问题了,也不仅仅是马云刘强东及其公司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主义的红色中国是否允许黑色资本家的嚣张的剥削行为?作为劳动者的权利和尊严究竟如何得到保障?

鉴于这些思考,我认为,996大讨论之后:

第一,各级工会应该首先站出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各级法院应该加大对违反《劳动法》行为的追究力度;

第三,以马云、刘强东为代表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企领袖应该站出来,讨论如何改变这一不合理制度,如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以此来改善民企领袖的道德形象;

第四,各中小企业应该立即保证及补偿员工的加班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结束语

我将摘自外交部网站2004年4月29日温家宝总理接受《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采访时的谈话作为结束:

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

【深度思考】996工作制:对劳动者权利的极大蔑视和践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