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家學寶主筆團 | 香如故

1

朋友圈有人發了這樣的一則消息,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耗時2年半,跟蹤調查42個家庭,記錄父母和孩子間的對話。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研究結束時,測試他們的智商是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117。在孩子們10歲時,貝蒂和託德進行了回訪: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這也就是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

為了填補這個差距,多數的家長開始給孩子進行啟蒙教育,送孩子上早教班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拉近這段距離。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父母的交流方式,會對孩子的大腦產生影響,那些越會與孩子溝通交流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就越聰明。

也就是說與其費盡心思讓孩子去上早教班,不如多陪孩子聊聊天。

聊天能讓孩子聰明?笑話,誰聽說過話癆,能夠變成學霸?

別不信,事實還真就是這樣!具有話癆潛質的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2

聊天讓孩子們更好地感知世界

朋友的兒子,從小就是一個話癆,作為話癆的媽媽,朋友也是盡心去與孩子進行交流。他們日常的對話,基本上是這樣的。

兒子:媽媽,你說花兒為什麼不是綠色的?

朋友:孩子,也許這世界上有些花是綠色的,只不過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太常見。

兒子:我想把牛奶裡面加一點草莓,讓它變得更好喝。

朋友:你想試,就去試吧,只要你願意大膽嘗試。

兒子:媽媽,我和你講講我們班上的事情吧,可好玩了。

朋友:好啊,你說吧,媽媽願意聽!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兩個人每天都會針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一問一答。有一回聽了他們的對話,我覺得不可思議,如果孩子要是這樣問我,整天像個話癆是的跟在我的身後,我很有可能會瘋掉。

可她卻不,她會笑眯眯地和孩子聊天,聽孩子說出內心的一些想法。

小學階段,她的兒子在班上一直都是班長,不僅人聰明,成績也是一流的。

聊天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聰明,讓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更多的知識,爸媽們可不要阻止孩子說話,這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語言天賦!

3

聊天具有更大的驅動力讓孩子更聰明

你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因為交談具有強大驅動力!

研究人員曾指出,交談不僅促進親子關係,也促進了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多方面能力同時發展。

曾在一篇科研文章中看到了這樣的內容,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楊瀾,就非常注重孩子的交談能力。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孩子生氣時,她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說出來。

她本人會非常認真傾聽孩子訴說,會與孩子們一起分享,一起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即使在外出差,也常常打電話回去,同孩子交流心聲。

對於孩子來說,她喜歡用聊天的方式去關注孩子的成長,她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而她的孩子也是非常的聰明,不但學業優秀,而且正直善良,心態平和,充滿自信。

看來聊天讓孩子更聰明,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它不僅有科學的依據,更有家長們在教育過程中的實踐證明。

你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這不是危言聳聽,絕對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真理!

4

讀書固然重要,但聊天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更大

當今大多數家長,都將孩子的未來寄託於讓孩子多更多的書,或灌輸更多想法來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

讀書固然重要,但更多地與孩子交流更為重要。有研究資料表明,後者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更大,對大腦來說,最重要的是互動。

與孩子間的互動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或許今後你就算是想彌補都難了。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我家那閨女》有一期講到了嘉賓何雯娜,引起了大眾的“爭議”。所爭議的點無外乎,何雯娜性格過於“木訥”,說白了就是不會來事,不懂社交。不像其他幾位嘉賓比如傅園慧、吳昕那樣整天“嘰嘰喳喳”,何雯娜略顯無聊的性格讓她在節目中毫無存在感。

何雯娜之所以有這樣的性格,其實是和她的童年經歷分不開的。

何雯娜從六歲進入省隊訓練,這麼小的年紀每日超負荷的訓練,每一次訓練完畢何雯娜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更別談與父母之間有著過多的交流。正因為過少的交流,過少的與父母間互動,導致她在社交方面就顯得得差了許多。

所以說想要孩子擁有好的社交能力,想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父母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言語,這對於孩子的今後的成長,將會是非常的重要。

5

正確溝通,家長要做到這幾點

既然聊天如此重要,那麼父母該如何做到正確與孩子進行溝通和聊天呢?

1. 先做朋友,再做父母

父母要試著和孩子成為朋友,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渴望平等,希望父母能夠站在和自己同一個高度與自己溝通。因此家長不要以大人的身份來壓制孩子,教訓孩子。

2. 不要強行規定,要以商量的口吻平等交流

和孩子成為朋友,並不意味著父母不給孩子幫助、批評和建議。而是要以比較民主的教育方式,給孩子選擇和解釋的權力。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對待孩子,要以商量的口吻,這樣讓孩子更加能夠接受。

3. 對孩子多給予愛和鼓勵

不要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對於孩子提出的建議,家長便全盤否定。對於孩子要多鼓勵,讓孩子勇於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4. 培養孩子的共情力

共情力,就是識別出他人的情緒,再換回思考理解對方情緒,同時也明白對方和我們之間的界限,做出溫暖而理性的反應。

比方說家長在面對孩子沒有考好的時候,你若是一味地指責,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相反會讓孩子陷入到無助之中。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對孩子說,我知道你也不想這樣,但是事情既然發生了,咱們就共同去面對。

處理完孩子的情緒之後,我們在根據孩子本身的考試結果,給他找出原因。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夠接受了。

共情式對話,是很重要的社交技能,孩子平時在學校,將來在社會上,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需要這個能力的。

6

最好的教育就在生活點滴

由此可見,最好的教育,實則是在生活的點滴中,是在生活中你與孩子的交流之中,會聊天的家長和孩子今後將會從中收益。

不要羨慕那些富裕家庭中口才好的孩子,也不要羨慕那些能夠給孩子報高額早教班的孩子,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能夠讓你的孩子遠勝於這些孩子。

家長們要學會聆聽,學會與孩子平等地對話,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運用聊天,正確引導孩子。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聊天方式是陪伴質量的感情註腳


孩子最快樂的童年,應該是有父母參與的,應該是父母用心去陪伴。

父母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學會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以及情感的聯結。這一切的聯結,都離不開語言的力量。

正如有篇文章中說的,這種情感聯結不但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更使他們成為了很有人性的人。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