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女車主奔馳車頂哭訴維權的事情還在持續發酵。就在發稿日當天(4月15日),女車主聲稱手機號遭到洩露,收到陌生人的恐嚇信息。

根據國家三包服務規定,漏油問題只需更換髮動機。所以,維權者把所有矛頭都在了1.5萬元的金融服務費上,並試圖集體訴訟。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根據維權中的電話,這1.5萬元不開發票,沒有入經銷商賬戶,且收據開的還不是“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4S店)的,而是“陝西元勝汽貿店”的,並且這筆費用還沒有繳稅。

那麼問題來了:這1.5萬元,到底入了誰的荷包?消金界與多位從業者交流後發現,主要有三種可能。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主機廠抽成

概率指數:★

主機廠是汽車產業鏈的核心,主要工作是生產汽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共有488個主機廠。而汽車經銷商(一般是當地4S店)的設立要通過主機廠授權。

消金界瞭解到,目前主機廠的促銷,不是以貼息的形式體現,就是以現金補貼的形式體現,只是現金補貼會帶來降價,從而會帶來市場競爭更加無序,因此很多主機廠才會選擇貼息。

舉個例子,一輛標價10萬元的車,降價降到9萬元,可能都沒人都購買;而貼息1萬元,消費者只需支付5000元首付。因此大家都願意選擇購買。

業內人士反映,貼息產品往往有個限額。比如規定每輛車貼息5000元,那麼客戶貸款4成,一年半或者兩年,就是免息的;如果客戶要貸款7成,3年時間,5000元不夠補貼了,多出來的部分就由客戶來補息。

目前很多車都有廠家貼息,具體到每個品牌、每個店,政策不太一樣,

但是總體而言,貼息之後年化費率大約為2-3%(案例中女車主的貸款利率在3%左右),如果客戶談判能力好,甚至可以實現免息。

因此,即便經銷商收取一些服務費,價錢還沒有市場上正常貸款的利息高,很多客戶都能接受這一政策。

一般來說,主機廠最大的收入來自於汽車銷售和貼息,並沒必要將自己的收入拆成N份,很大概率上並不會收這筆錢。而案例中收取的手續費,一定程度上則是把貼息促銷變現。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員工飛單

概率指數:★★

一位業內人士稱,此前類似的案件中,實際應該收1萬元,可能員工告訴客戶1.5萬元,然後找到熟悉的汽貿店開個收據,最後交給公司1萬元,5000元則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上述手段,是銷售人員“飛單”的常見做法。

一般來說,飛單跟店內管控有很大關係。

“做銷售嘛,飛單多少都會有的。老銷售當年都是這麼培養出來的,一般新銷售會乖一點。”一位經驗老道的銷售稱。

只不過在上述案例中,已經坐實是門店金融服務費收費行為,並且是沒有開發票的偷稅漏稅行為。所以,員工自己私下飛單,可能並不符合這一案例。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經銷商抽成

概率指數:★★★★★

如果沒有收據不一致問題,這1.5萬元大概率會流向經銷商門店;作為利潤,最後也會進入經銷商集團總部利潤,然後給銷售10%-20%的提成。

收取服務費來彌補車價的虧損,這早已成為行業內公開的事情。

業內人士坦言:“返點是經銷商門店利潤的一部分,這種事在經銷商領域太多了,沒什麼可奇怪的。只靠金融公司的返點,經銷商得餓死。”

消金界瞭解到,金融公司給經銷商1-2%的返點,而經銷商另外收取客戶的2-5%,有時候還要收取GPS安裝、保險或是代辦手續等其他費用。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一位員工表示:“服務費這種我們以前店裡是規定和客戶講清楚的,一般收取3%-6%。我們公司可以開服務費發票,需要繳納6%稅費。就算客戶不要,公司也會開了放在財務,就是怕審計麻煩。不過對於很多財法體系不嚴格的公司來說,就衍生了灰色地帶,一查一個準。”

消金界此前曾在315系列報道中,揭露過汽車金融亂收費的現狀。據業內人士反饋,一般店裡上牌+抵押+PDL(新車售前檢查),大約一共收3000多元;而安裝GPS的費用,有時高達6000多元。

一員工說:“我們這豐田不管按揭還是全款,必須店裡買保險,不買保險根本不賣車,也是擔心客戶反悔要求退款,所以沒有太多糾紛。不這樣做的話早就倒閉了。

對此,上海九澤律師事務所段青律師向消金界表示,如果收取保險、加購裝置等服務費,則有捆綁銷售嫌疑,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如果消費者不知情被收費,更是不合法,消費者可以選擇維權。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奔馳事件“捅了上萬億的窟窿”

奔馳事件產生的連鎖反應不可估量,業內人士稱,“捅了個上萬億的窟窿”。

“奔馳事件”蝴蝶效應:1.5萬汽車金融服務費,捅了萬億產業窟窿

風險投資人黃席盛表示,金融服務費的本質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明明是應該賣10萬的車,大家把價格壓到8萬,再額外收取1.5萬元服務費,這在實際上就是虛假營銷。

如今4S店普遍處境艱難,很多都是虧損的。

業內人士稱,去年4S店系統被新車商吃掉16%份額。依靠金融、保險這些中間業務補充利潤,已成為4S店的主要盈利手段。

一位從業者哭訴:“奔馳這樣的豪車品牌還屬於這幾年日子比較好過的,想想其他弱勢品牌不光車賣不動,如果連貸款服務費都收不了,真的無法想象這日子怎麼過。”

因此,即便沒有金融服務費,消費者也得不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最後的結果無非是集體提高車價,或是巧立名目亂收費,把這塊費用用別的方式收回來。

對此,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呼籲,希望金融公司能夠迴歸本源,實現良性競爭,而不是靠返利、羊毛等搶經銷商。未來比拼銷售服務能力,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