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未成年人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2016年0-8岁中国儿童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76本,而美国儿童年均阅读量为23本。

我们常说中国的孩子学习刻苦,知识丰富,可怎么阅读量却远不上美国的孩子?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我的朋友温敏,发微信跟我抱怨说,孩子这回单元考试数学和语文又不及格,语文阅读理解和数学应用题失分尤为严重,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她一直都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买很多儿童经典、名著。

刚开始孩子还会“装模作样”翻开来看看,可是没两天,他就觉得枯燥乏味,看不下去了。

一转身,就拿起了iPad玩游戏,要么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买回去的书,也就只能摆在书架上积灰尘了。

听她说完,我给她发了一个儿童听书的体验链接,让她试试换种方式——给孩子听书,而不是“读”。

“尔欲善其事,必先激其趣”,温敏摒弃了之前的方式,开始给孩子听书。

效果立竿见影,20分钟吸收一本书的精华,孩子一周就能听完3本。

一个月之后,她跑来跟我报喜说,听书特别生动形象,孩子慢慢爱上了它,每听完一本都不停地追着她要,追着她问问题。

慢慢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复述故事,还讲得有条有理。

不仅如此,在亲子共听中,还增进了她与孩子的互动。孩子跟她一起在地图上找秘鲁和伦敦的位置;一起拿出纸笔,根据故事的线索,描绘画面.....

温敏还说,有一次班会课,主题是跟同学分享一本你读过的书。孩子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到主动站到讲台上跟同学们讲他读的《鲁滨逊漂流记》,还把他在家与妈妈一起找过的伦敦到非洲几内亚的航线线路画在了黑板上......

顿时,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给孩子听书,意义不言而喻:书是有趣的且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能原汁原味汲取书本知识。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一个人在童年时听过的、读过的故事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说,一个孩子到底能从童年的阅读中得到多少心理或认知上的益处?

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曾提过一个概念——叙事的想象力

,她认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

十六岁的武亦姝,精通2000首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镇定自若,古典优雅,她腹有诗书,气质出众;

来自天津的6岁女孩李尚荣,词汇量高达4000+,已经读完《中庸》《论语》《弟子规》等,并且学以致用,出口成章:

“小女子自天津来,常闻二位盛名,不曾相见,时常渴慕。今日得见,兄台气宇轩昂、温文尔雅。阿姊明眸善睐、绝代风华,果然名不虚传,不胜荣幸。”

知识越多,孩子发挥的空间越大。

4-12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抗挫能力的培养。

而听书,就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

形象生动的声音通过耳道进入听神经,让大脑产生听觉,刺激孩子的表达欲望,从而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书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孩子发展个性、增强抗挫能力......

但是,4-12岁的儿童,不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具有较强的执行意识,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少量间断的阅读是不够的,他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系统听书,孩子才最有可能厚积薄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 第1周,孩子听完了2本书,他缩减了玩游戏的时间,在饭桌上,开始问你书中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激起了他无限的想象力。

° 第4周,孩子听完了8本书,已经慢慢学会了复述书中的故事,一遍遍讲给你听,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在学校也越来越受欢迎了。

° 第8周,孩子听完了16本书,已经学会了分析书中的人物关系,开始用不同的语言与事物关联起来,从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

° 第16周,孩子听完了32本书,开始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有了专属自己的一套逻辑和思辨方式。

° 第25周,孩子听完了50本书,有了气质上的提升,出口成章,对待各种问题能应对自如,写作能力也突飞猛进。

想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力,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所以,当妈妈们遇上这些问题:

孩子一看书就犯困,转身就玩游戏、看动画片去了,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

孩子不够自信,不爱与人交谈,怎么办?

孩子老让我念书,还要求声情并茂,念一次不够,总让我念三四次,真是太累了!

不用怀疑,试试给孩子听书吧!听说读写听说读写,只有当孩子学会“听”,他才会更好地说读写呀!

我是如何陪上小学的女儿一学期读完五十本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