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在鄉村建設實踐中,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就是看不到鄉村價值,忽視村落與鄉村產業的特殊關係。談到環境衛生,就想著消滅鄉村家庭養殖業;談到宜居,就想到拆掉農民房子建成排樓房;談到生產,就想到流轉土地而排斥農戶經營。鄉村振興進程中,這種“一刀切”的“千村一面”的現象很容易出現,而鄉村的價值又怎麼挖掘?

注重鄉村“人”的因素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注重鄉村生產價值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農業中的秸稈還田、休耕輪作、施有機肥,都是中國傳統農業的智慧。因此,鄉村作為天然的農業基礎,是鄉村產業的根基,要實現產業融合,不能人為地把鄉村與產業割裂開來。鄉村農業、手工業、休閒、體驗等業態以及農產品品牌建設等,都只有以村落有機體、村落文化為載體才有生命力和可持續性。

村落是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轉換空間,不論是提供特色、高品質的農產品,還是以享受優美環境為目的的鄉村休閒、度假,都要依託村落才能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村落結構是把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生態經濟優勢的最有效的轉換器

據悉,凡是消滅了鄉村的,基本上都削弱了農業;即使還有農業,也是不可持續的農業。人們往往是隻管種和收,土地的地力得不到維護,可持續的農業就變成了沒有責任的農業。

無論發展什麼樣的鄉村產業,都要深刻認識鄉村的價值所在和其對鄉村產業的重要性,要堅持農民主體和鄉村載體的原則,任何排斥農民和鄉村的做法都與產業興旺背道而馳


注重鄉村生活價值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不能簡單化地看待鄉村。鄉村是個十分複雜的有機體,在其漫長成長過程中,不僅產生了適合鄉村生產的空間結構,也形成了獨特的鄉村生活的空間結構——

鄉村孕育出了諸如民俗、信仰、習慣、民風、村風、村民參與、鄉規民約、道德規範等鄉村文化系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飽含著人類生存的智慧。

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強調,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儘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農民的生活方式中包括習慣和習俗等,許多原本就是符合生態理念的。鄉村生活可以實現有機循環——種植業和養殖業循環,因為有養殖業,所以農民種植的所有作物幾乎都可以利用,鄉村幾乎沒有垃圾;生產和生活的循環,人的生活垃圾一般都回到田間,得到有效利用。這是千百年來因鄉村的存在而實現的一個重要功能。在城市,垃圾一般分類並集中處理,汙水需要建處理廠等,這種城市環境的整治思路並不適合農村。

農村環境的改善需要適應農村生活的原則,實現汙染物的自然淨化和利用的最大化。在有機循環理念下,“垃圾”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著眼於“利用”,而不是“處理”,要變廢為寶。

注重鄉村社會文化價值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鄉村具有文化傳承、保存的功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鄉村的社會價值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在鄉村的環境裡,人與人的關係是和諧的。尊老愛幼、鄰里和睦不是寫在書裡、掛在嘴上,一定是在一種環境下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影響。

鄉村中還有許多文化實體存在,比如祖墳、祠堂、家譜等,這些都對人的行為有很強的規範作用,包括建築的格局也是如此。


鄉村振興要挖掘鄉村價值,避免“一刀切”

鄉村振興進程中,很多鄉村價值還遠遠沒有被揭示出來。

有些重要的鄉村價值也許在喪失之後才能被人們認識到,而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幾乎不可能再恢復。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鄉村不僅不應該消失,而且應該變得越來越美麗。

河北農業農村 編輯:慄晴 審核:倪少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