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近日,據外媒統計,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的三代機數量已經超過1200架,僅次於美國,達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其中包括從俄羅斯引進的36架蘇-27SK、40架蘇-27UBK、73架蘇-30MKK戰鬥轟炸機和24架蘇-35戰鬥機,連退役和墜毀的飛機一起算在內,合計173架。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直接從俄羅斯進口的三代機數量為173架

而沈飛組裝和研製的三代機包括105架殲-11A,140架以上的殲-11B、超過200架的殲-16戰機,還有足以配齊兩艘滑躍航母的殲-15艦載機大約50架,包括墜毀的3架,這幾種三代機的總生產數量應該在500架左右。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沈飛自己生產的三代機在500架左右

在成飛,之前已經生產了40架殲-10、156架殲-10A、超過86架殲-10S和56架殲-10B。近兩年,殲10A和殲10B已經停產,成飛的三代機產線全力生產殲10C,估計這種三代半戰機的數量也已經接近或者達到200架。這樣以來,殲-10系列戰鬥機總產量已經達到538架,包含已經墜毀的11到12架。三個數據合計1200架,外媒的統計基本屬實。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幾種型號的殲10數量也在500架左右

從1200架這個總數來看,我國南北兩大戰鬥機生產基地各佔一半的數量,而進口的俄羅斯飛機僅佔一個零頭。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把105架來件組裝的殲-11A也算進沈飛的總產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期從俄羅斯進口的蘇-27SK/SUK和蘇-30MKK會逐步淘汰,而殲-10C和殲-16戰機的產量在近兩年內會進一步提升。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早期的蘇27和蘇30該退役了

不過,未來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因此殲-10C和殲-16的生產數量不可能飆升,估計在2021年,我國三代機的數量會達到頂點,大概1500架左右,然後會逐年下降,而殲-20的裝備數量會快速增加,達到年產30到50架的小目標。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殲20將達到年產50架的小目標

當然,如果將這些數據和美國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僅F-16的產量就超過4500架,2018年6月達到4604架的恐怖數字。而F-15的產量為1198架,F/A-18的產量為1458架以上,幾乎每一種三代機的產量,都比我們所有的三代機加起來都要多。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F16的總產量有4604架

另外,在四代機生產方面,雖然F-22早已停產,但是最新的F-35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出場廠。目前美國僅僅開了沃斯堡的一條生產線,F-35今年一年的生產數量就要達到153架。目前,F-35已生產超過360架;第400架F-35在總裝線上,估計已經交付;而第500架F-35,也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正式投產。

我國已有1200架三代機,美國僅F16產量就超過4500架,差距仍很大

F35的最高產能可以達到一天一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成績都是在沃斯堡的總裝線沒有全力開啟的情況下取得的,而同時,在日本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意大利南部的卡梅利中心和英國宇航公司還各有一條F-35的組裝線。如果美國啟動所有F-35生產線全力生產的話,其產量可以達到一天一架,估計四代機的裝備數量很快就可以超過我國的三代機總數。所以面對成績,我們在歡欣鼓舞的同時,必須認清楚差距,咱們這個世界第二的水平,距離世界第一的水平還有點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