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文藝片如何商業突圍

【影評】

文藝片如何商業突圍

【影评】文艺片如何商业突围

《地久天長》劇照

韓浩月

過去的一個多月,文藝片是國產電影的“主旋律”,人們一次次寄希望於文藝片能提振士氣,起碼能與《綠皮書》一較高低,但《地久天長》票房不理想、《陽臺上》《過春天》票房慘淡……感覺這個季節文藝片似乎又回到了“小眾”的定位上。

其實《地久天長》已經不算小眾片,王小帥導演不斷嘗試把創作與市場結合,這部影片裡,他把時代背景、人物命運、故事結構、價值呈現、娛樂看點等要素結合到一起,是一部面向大眾創作的電影。沒能得到更大範圍的觀眾關注,除了電影自身片長等因素影響外,更多還是市場環境與觀眾心理使然。

《陽臺上》票房失利與影片本身有關,但《過春天》的豆瓣評分達到7.9,卻未能獲得更多的票房回報,還是令人感到有些遺憾。這是否表明,觀眾對於文藝片的瞭解、認識以及消費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過9億或能說明問題,這部中國臺灣出品的電影,豆瓣評分只有4.8,公映之前幾乎無人看好,但在票房上突飛猛進。分析原因,或與它迎合了年輕主流觀眾群的情感需求有關。

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作為比對,《地久天長》《陽臺上》《過春天》的劣勢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不是內容上的劣勢,而是在貼近觀眾、貼近市場上,沒有尋找到更為通俗、更為大眾化的表達方式,創作者依然用以往固有的心態在拍攝,沒能實實在在跨過文藝的門檻,把商業元素完美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裡。

當然,市場需要文藝片,哪怕是創作態度保守,只要能出好作品,也是值得獻上掌聲的;已經成為一大消費群體的文藝片觀眾群,也能夠給予文藝片以不小的支持。不過,這還是需要創作者付出犧牲,具有奉獻精神。真心希望那些有創作能量和表達水準的創作者們,能從市場上得到更好的回報。

實現文藝片口碑與票房雙贏不該是難事,此前已經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芳華》《影》《岡仁波齊》等,還有最近在國內獲得超過4.7億票房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都是文藝片實現市場突圍的好例子。從這些電影身上發現並移植經驗,不失為一條路徑。

文藝片創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新問題是,影片口碑好,觀眾也承認,但就是不願意進影院買票。所以,接下來再拍文藝片時,要給觀眾足夠多的買票理由,而不是持觀望、可看可不看的心態。畢竟現在電影產量很大,觀眾可選擇餘地很多,文藝片導演要把自身與作品放置於整個市場環境中進行衡量與評價,如此才能把握好創作軌跡,既能滿足自己的文藝理想,也能從市場回報中得到具有積極意義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