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標準化生產 帶動晚熟雜柑產業發展

四川新聞網眉山4月15日訊(鍾燁 文/圖)4月12日一早,春雨初歇,在青神縣高臺鄉百家池村,漫山遍野的柑桔果樹經雨一洗後綠意盎然。一處農家院壩裡,百家椪柑專業合作社社員王學祥正忙著調配農藥,預備等天晴雨水蒸發一些後,到自家果園裡為果樹施藥。不遠處,合作社負責人周惠勤正在一片坡地上的果樹間漫步,查看椪柑樹上剛嫁接的嫩枝有沒有在風雨中受損。

青神:标准化生产 带动晚熟杂柑产业发展

“這片坡地原本種的是椪柑,就在3月,合作社才對其實行了改造升級,以椪柑樹為砧木,嫁接上愛媛38的接穗。今年嫁接,明年掛果,到時候長出的就是愛媛。”周惠勤說,如果從頭栽種愛媛果樹,從栽下到實現效益至少要4年,愛媛枝條嫁接技術可以大大縮短這一過程,節約極多的時間、物資及人工成本。經過實驗後,該合作社將在社員中推廣這一新技術,帶動當地晚熟雜柑產業進一步發展。

一路行來,筆者注意到,在合作社範圍內的果樹,不管遠近大小,主枝上都掛有一張黃色紙板,樹幹上貼著一個撕開一角的紙包。據周惠勤介紹,這是果園採取的病蟲害綠色防控系統的一部分。紙板是粘蟲板,利用趨光性誘捕飛蟲,而紙包裡裝有一種雜食性益蟎,以柑桔樹上廣泛存在的有害葉蟎為食,能無毒副作用防治紅、黃蜘蛛等蟲害。周惠勤說,這兩種技術實施到果樹上,每棵樹每年的成本不到1元,結合光譜殺蟲燈,能將原本的化學農藥施打次數從每年5至6次降低到3次,農藥用量降低了至少40%。

青神:标准化生产 带动晚熟杂柑产业发展

“合作社目前有社員178戶,柑桔種植面積3500餘畝,其中標準化果園超過2000畝,全部納入了統一質量管理體系,去年產值達到了1200多萬元。”周惠勤介紹,合作社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主要是在質量標準、生產技術、農資供給、品牌建設上實現了統一。

王學祥曾是百家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妻子患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也不懂柑桔種植管理技術,家裡雖然有8畝土地種了椪柑,但效益較差,無法養家餬口,為了修繕房屋還欠下了不少外債。

2016年,王學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將他家的種植面積、土壤特性、區域環境製作成了專業的種植檔案,精準規劃了農資供給,並請來農技師上門,在修枝、疏果、覆膜等關鍵環節手把手對他進行技術指導。去年,王學祥所種的柑桔經檢測,符合銷售標準,通過合作社的渠道全部賣出後收穫了純利潤近8萬元,他家不僅不再為生活發愁,所欠債務也全部還清。

“此前合作社耗資40餘萬元建起了貯藏冷庫,採取柑桔錯峰銷售,有效增加了經濟效益。下一步,將籌備在全社果園裡設置採摘傳送帶,進一步為社員提供便利。”周惠勤說,合作社將始終以服務全體社員、謀求共同增收、帶動全村發展為宗旨,提供好產前、產中、產後的技術指導,在產品銷售、包裝、加工、運輸、貯藏等方面做好服務,降低社員種植成本,減少種植風險,增加收入效益,形成集產、供、銷一條龍的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產業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