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汉黄陂,10道土菜让你大开眼界,第7道菜竟是贡品,难以相信


武汉黄陂,是大别山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全国重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等,也是著名的的“美食之乡”,楚菜发源地之一,大武汉还有专门的“黄陂饮食街”,如果你到这里旅游,还在吃热干面,那就真的OUT了。

到黄陂,如果你没有吃过“黄陂三合”,千万不要说你去过黄陂,这是黄陂美食中黄陂三大美食之首,是黄陂民间流传数百年的传统佳肴。三合是指味道最鲜美的鱼丸、肉丸、肉糕三菜的合称,一般是做汤为主。三种鲜味中的鱼、丸、糕三字,与余、圆、高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吃不吃你自己看了。

糍粑,黄陂三大美食之一,这里民间自古有打糍粑吃圆子的习惯,几乎家家有打石舂。做这道美食之前,必须将糯米浸泡一天,滤干后置木甑里蒸熟。放入石舂里捣烂,在干净的容器里放入糯米粉,将舂好的糯米加馅揉搓,捏成圆团或饼状,再撒上黄豆粉白糖,就成了美味可口的糍粑圆子了。


黄陂豆丝,也叫豆皮,也是黄陂、甚至是武汉的三大美食之一,黄陂人每到腊月,都会自己动手做成必备的年货。它的主要原料是野生葛根粉、黄豆、面粉、精米等,是武汉黄陂区的三大特色小吃之一,用大米、绿豆等打浆摊成饼,然后切丝晾干。豆丝的吃法很多,可以做成饼状,夹入辅菜直接拿手上吃,还可以与肉类一起做成小炒,香美可口,营养丰富。

这盘菜说叫豆糕,还不如叫肉糕,它以去皮的鲜鱼、去骨的猪肉为主原料,剁碎,制成糕状,再加入红薯粉、清水、食盐等搅拌均匀,放上调味佐料,放笼中蒸熟,出锅后一般切成块状放盘,口感极佳,味道鲜美,让人爱不释口啊。

蒸藕糕,这是用江米粉、鲜藕、桂花、绵白糖、金糕、青梅、瓜子仁等为原料清蒸出来的一道菜,香糯利口,甜软味美。

花生芽,吃过各种豆芽,却从没有见过长的这么粗长的,原来这不是黄豆或绿豆长的,而是花生芽子,最初只有在花生地里才可以挖到,后来大家发现这居然是一种天然美味,渐渐的开始在家里成批制作。放入锅中,随便加点盐,青头、辣椒,爆炒起锅后就是一盘带着泥土气息的绿色美味。

黄陂脉地湾萝卜可谓是黄陂食品中的极品了,这里因土壤优良、气候特别,萝卜的营养比其他品种更加优质,但产量极少,明朝著名的农学家徐光启,为编写《农政全书》,曾来此黄陂脉地湾考察萝卜种植,后本地官员曾以此特色上贡皇室,一时名声大噪。清朝时汉口老街开始流传“脉地湾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之类夸张宣传,但它的营养功效确实非同一般,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大名气。


糍粑鱼,主料的腌鱼虽然普通,但做法却很要功夫,一般先将鲜鱼腌制三五天,做菜时,把腌制好的鱼块放入油锅,小火慢煎至金黄色就可以了,外焦里嫩,满嘴含香。

地皮炒蛋,鲜嫩可口,最下饭的一道土菜,但是想把地皮洗尽真是一个麻烦事,地皮一般是在山坡野地边生长,上面依附的草沫土泥比较多,要进行多次浸泡、清洗才可去尽杂质,地皮又特别嫩,洗的力度大了又容易碎,没耐心的人是做不好这件事的。

糯米圆子本属徽菜系,但因此地离安徽不远,慢慢传播此处,过去一般家户人家在春节才舍得做上一些招待客人,因此菜制作方便、香嫩可口,又有团团圆圆、阖家幸福的寓意,便成了本地的一道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