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娶妻当得阴丽华?

用户61620471536


刘秀在读太学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的前面半句很好理解,读书入仕当官,那是古人的正道。但是后面半句就不好理解了。

要知道,古代女人的地位一向很低,不太可能成为一个男子的理想。而且,要是某个男子钟情于一个女子,还会被称为“好色”的表现。宋玉写的《登徒子好色赋》,就表达了古代男人的这种观点和趣味。再说了,刘秀好歹是皇室之后,而且正读太学,乃天之骄子。阴丽华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不过有一些田产而已,并没有人在朝廷为官。在古代,只要家里没人在朝中为官,那么这个家庭就不算什么。既然如此,刘秀为什么偏偏把“娶阴丽华”当成了一个人生理想呢?

(刘秀剧照)

我认为,刘秀说这句话,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刘秀想借助阴家势力。

刘秀在读太学的时候,当时是王莽的天凤年间。也就是说,刘秀那时候其实已经不算是皇亲国戚了,因为王莽已经夺了刘家的江山,建立新朝了。加上刘秀虽然是刘邦的九世孙,但他那一支早已没落。所以,那时候的刘秀,其实只能算是一个穷小子。

但刘秀虽然是穷小子,他却有大志向。王莽当政期间,因为他改制失败,天下早已大乱。重新建立一个江山,肯定是必然的趋势。

要想打江山,就要有人脉和势力。刘秀一个穷小子,可不能天天说一个“吾乃汉太祖之后”,就能让别人跟着他走。作为在南阳有很多田产的豪强地主阴家,让他做自己坚强的后盾,以此壮大自己的力量,举兵造反,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刘秀才公开说了那么一句话,相当于向阴家公开喊话。

(阴丽华剧照)

有两件事可以证明我这个观点。

一是后来更始帝刘玄杀了刘秀的哥哥后,刘秀知道自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也被刘玄杀掉。所以不但装着毫不悲戚,而且立刻在这时候娶了阴丽华。因为唯有阴家,才是他重要的依靠。有了这个依靠,才不怕刘玄。

二是刘秀刚娶了阴丽华不久,更始帝刘玄就把他派到河北。刘秀为了在河北打开局面,立刻又娶了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要知道,那时候刘秀娶阴丽华还不到一年。既然刘秀把“娶阴丽华”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刚娶了阴丽华,为什么立马又娶郭圣通呢?显然,在刘秀眼里,其实并没有把阴丽华当回事,只是把她当成一块政治拼图而已。就像他把郭圣通当成一块政治拼图一样。

(郭圣通剧照)

二、刘秀想打击郭家势力。

刘秀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易后”。也就是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改立阴丽华。

刘秀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人都认为,刘秀是“故剑情深”,是记得他年轻时候的誓言,给予阴丽华应有的地位。

当然了,也不能说刘秀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古代皇后是国家的根本,所有改换皇后,都不是简单的感情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作为杰出政治家的刘秀,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秀之所以废后,其实就是想铲除郭家的势力。毕竟那时候,作为外戚的郭家,以及真定王刘杨的势力,已经在朝廷中盘根错节。如果不加以限制,必然酿成后患。而阴丽华的阴家,势力则小得多。把阴丽华扶起来当皇后,就不会存在外戚干政,外戚做大的问题,这样他的江山就可以稳定延续了。

应该说,正是在这时候,刘秀才强调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曾立下的志愿。很可能当学生时,他并没有说过,只不过这时候把这个话特别地说出来。当他说出这个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故剑情深”,对他非常理解。这样,他换后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当然了,我这样说,并没有否定阴丽华温柔贤惠、漂亮端庄的一面。只是想说,刘秀说那个话,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张生全精彩历史


仕宦当得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两千年前刘秀的人生梦想已成千古绝唱,阴丽华亦被众多男人视为理想中贤妻良母最佳选择。

那为什么说娶妻当的阴丽华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阴丽华天生丽质却为爱执着,危难时甘愿以身涉险不离不弃。

刘秀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可是随着汉朝推恩令的执行,到其父一辈已成没落贵族。后又遇王莽篡汉,刘秀成了地道的农家子。

刘秀性格温和勤于耕田,这个世人眼中的农村娃,却倾慕当地新野第一美女阴丽华。

说起阴家本是春秋名相管仲后裔,后以经商发家,阴家资产雄厚富甲一方。

阴丽华身为阴家之女,其才貌双绝是许多高官大贾争相求娶之凰。刘秀虽有宗室贵族血统,可家势已经败落,与阴家无法匹配。

谁成想世人眼中并不登对的两人,却因缘相遇时碰出爱的火花。刘秀被丽华温柔迷醉,更坚定了娶丽华之心。丽华被刘秀英俊儒雅打动,并未嫌弃其家贫。

爱也许是催人奋进最好的动力。娶妻当得阴丽华成了刘秀执念,他一反安于田园的闲散,开始想为挚爱谋求一份功名。

当时正逢王莽新政失败,各地群雄并起,刘秀亦随长兄刘縯举起义旗。

刘秀兄弟举事之初势弱,他们只得投在更始帝刘玄麾下。刘玄忌讳刘縯才能,借机将其杀死以绝后患。

当时刘秀刚刚取得昆阳大捷,突然得知大哥被害心中悲痛欲绝,可他懂得还无力与刘玄抗衡,只有隐忍再隐忍。

他回到长安见到刘玄,不提昆阳大捷之功,不提刘縯之死,宴会饮酒一切如常。甚至他为消除刘玄疑忌,在大哥丧期出人意料的向丽华提亲。

那时的刘秀前途未卜随时有性命之忧,寻常女子谁敢拿自己婚姻开玩笑?

可是丽华甘冒政治风险毅然嫁给刘秀。洞房花烛夜,刘秀积累多日压抑在心间欲哭不能的愤懑情绪。

在丽华软语温存间瞬间缓解,再坚强的男人亦需温柔港湾停泊歇息。

小夫妻只耳鬓厮磨了三个月,刘玄就派刘秀赴河北招抚各方势力,这亦是刘秀脱离刘玄的良好契机。

刘秀前往河北,丽华暂回娘家居住,谁知一别就是三年,再见面又是另一番人生。

丽华懂得真正的爱不是好时的花前月下,而是危难时两人十指相扣不离不弃。

丽华在刘秀绝境时不惜以身涉险,为挚爱拂去心霾,难道这不是值得男人铭记一生的深情款款吗?

二、阴丽华深明国家之义,弃私心顾大局婉拒后位。

刘秀孤身前往河北,就在其刚刚凭个人魅力打开局面时,突然冒出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妄想与各豪强结盟举事,并四处通缉刘秀。

刘秀顿陷四面楚歌境地,无奈之下他只得娶真定王刘杨外甥女郭圣通为妻,以达到与手握重兵的刘杨联盟目的。

这次联姻确实为刘秀带来了转机,他很快平定了王朗之乱,并接收了多路兵马,由此积累了自立为帝的资本。

刘秀四处征战,郭圣通一直随其左右,并生下了他们的长子刘疆。

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后,马上派人把阴丽华接到身边。丽华随兄而居消息闭塞,等她得知刘秀讯息时,竟是夫君已成皇帝,其身边还多一个女人与儿子。

丽华与刘秀再见,哪个女人能忍受挚爱与她人分享?丽华心间悲苦自知。可她深知刘秀所处环境的无奈,只要他安好她甘愿接受眼前一切。

刘秀面对两个女人陷入两难抉择,无奈只得采取拖字计,将两人并肩封为贵人。

可这绝非长久之计,一年后他想弥补对丽华亏欠,立挚爱为皇后。可是丽华思虑再三,以自己无资格任皇后为由婉拒刘秀深情。

首先丽华自觉虽出身豪富之家,但其家族并无政治背景与出身王府的郭圣通无法比肩。

当时刘秀并未统一全国,他仍处于强敌环伺的困境,丽华懂得只有郭圣通家族能给刘秀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丽华当时还未生子,郭圣通已生有儿子。丽华知道继承人就是将士们最为看重之处,更何况刘秀称帝前,亦是郭圣通伴刘秀驰骋疆场。

如果郭圣通当皇后,可以更好的助刘秀号召将士万众一心。

丽华视刘秀的安好与事业重于自己生命,她明白真正的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她甘愿为挚爱付出一切,名分轻于鸿毛,只要两人依旧心意相通足矣。

刘秀在丽华劝说下,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其子刘疆为太子。而丽华这位原配夫人屈尊为贵人,如此为爱付出的女人,难道不值得男人念念不忘吗?

三、阴丽华天性纯良宽容,具母仪之美。

爱情不争不抢并不意味着得不到,丽华的深明大义与谦让,更赢得了刘秀的爱意情浓。

既使丽华怀孕,刘秀亦将其带在军中,同时丽华也接连为刘秀生了五子。

郭圣通眼见刘秀越发宠爱丽华,妒心大发频频当面谩骂羞辱丽华。

可是丽华不想刘秀为国劳心再为宫斗劳力,只得避而不战。郭圣通不顾形象对丽华人身攻击的泼妇形态,与丽华的温婉谦让形成鲜明对比,其自作彻底失宠。

刘秀面对郭圣通胡搅蛮缠,一气之下一纸诏书废掉郭圣通,继立阴丽华为后,其一纸诏书将自己对丽华的爱昭告天下。

随后刘疆自请辞去太子之位,丽华之子刘庄被立为太子。

丽华明了刘秀对自己的爱,封后并未令她恃宠而骄,而是更加恭谨谦和。

她放弃前怨丝毫未对郭圣通落井下石,而是安排她以中山王后身份随子居于封地,同时她亦叮嘱儿子善待废太子刘疆,她亦视郭氏其他子女如己出。

她妥善处理使废后事件平稳过渡,未发生流血宫斗。因为她不想让刘秀落下忘恩之名,亦不想刘秀为郭氏母子生活担心陷入后宫纷扰。

丽华处事进退有度,想刘秀之所想,做事总能做到刘秀心中。如此纯良宽容的女人,难道不值得男人敬重吗?

四、阴丽华约束母家共佐汉室,教子有方树立榜样。

阴丽华为刘秀育有五子一女,独得盛宠。可是观刘秀一朝无有外戚之乱,诸皇子兄友弟恭,堪称历朝历代奇闻。

其实这一切源于丽华的睿智,她不但严格约束母家,使阴氏子弟不贪高官厚禄,却是刘秀得力左膀右臂。

而且她还时刻注意言传身教树立母亲榜样,孩子们在其教育下友善互助,甚至她为儿子刘庄选的皇后。

亦如她一般简朴、宽容并严格约束外戚,俨然又一个阴皇后,这亦是母亲榜样的力量吧。

说到这里,你不觉得阴丽华无论作为妻子,还是作为母亲都堪称完美吗?

她对爱的执着付出,她深明大义的纯良宽容,她约束母家相夫教子的睿智,当的起雅容宽仁,有母仪之美的赞誉,当的起娶妻当得阴丽华之说。

刘秀逝后七年,阴丽华亦病逝,两人合葬原陵,生同寝死同穴依旧延续着他们的爱情。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娶妻当娶阴丽华】吴三桂读书读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时,慨然叹曰“能娶到这种女人,此生足矣!”

阴丽华的老公是刘秀,阴丽华她老爸是新野的富豪。刘秀的姐夫家有人与阴家有亲,刘秀听说阴丽华长得好看,心生暗恋。

公元23年6月,29岁的刘秀将军娶走了20岁的阴丽华,三个月后送回娘家,刘秀北上洛阳上班并出差河北。

半年后,公元24年春,刘秀娶了郭圣通为妻,郭的舅舅叫刘杨,手里有十万兵马 。婚后,刘杨率十万兵马帮刘秀征讨邯郸、平定河北。

公元25年10月,刘秀登基并迁都洛阳。阴丽华被接到洛阳,刘秀跟阴丽华商量立谁为皇后……阴丽华说“我是小家碧玉,不足以担大位”,力辞皇后一职……其实,一般情况,跟你商量的事情一定不会给你的 ……于是,次年,立郭圣通为皇后,阴丽华为贵人。

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差不多就几万斤粟。阴丽华家其实挺有钱,她老爸有田七万亩,从来内敛而低调。

十七年后,“郭皇后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作为皇后,郭圣通一是怨气牢骚太多,二是没有爱心,对待别的孩子有偏见😂😂😂。 于是,废皇后郭氏,立阴丽华为皇后,同时,原太子刘彊主动让太子位给阴丽华的大儿子刘阳,刘阳改名刘庄。

这算平手,阴丽华20岁结婚,不到一年老公为创业而劈腿,不计较……22岁进宫等了17年,无怨无悔,快40岁转正为皇后。 转正后还能善待郭圣通全家,即使到刘秀驾崩后,明帝还能“一视同仁、每事必均”!

后人评价阴丽华“光烈皇后友爱天至,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

这种好不好?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做到阴丽华?

古人说,娶到一个好的女人做老婆,你家往下三代人都会受益。那么,好老婆的标准配置又是什么?

《列女传》里有个鲍宣妻,娘家有钱,男朋友穷,嫁过去后“侍执巾栉,奉承君子,唯命是从”,意思就是很快适应了穷苦生活。

鲍宣后来做到司隶校尉一职,差不多纪委书记监察局长这种。儿子鲍永是鲁郡太守,孙子鲍昱问他奶奶“太夫人,您能还记得出嫁时的情况吗?”

老奶奶说:“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记得记得啊 。

古代的儒家文化里既有不近人情的道德绑架,也有超越时代的文化内涵。

班固有个妹妹,叫班昭,才女,写了一个《女诫》七篇,大学者马融觉得特别好,就让老婆和孩子一起学习。大家读读,也许拿回去教育老婆孩子,差不多就达到阴丽华这种了吧。

那么,哪七篇呢?

卑弱第一,谦卑、勤劳、品行端正;世间从来柔弱胜刚强! 周易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别逞强,女强人不一定好。又说“阴疑于阳,必战!”一家子女的经常疑神疑鬼找茬儿,这日子一定过不下去的。

夫妇第二,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御夫;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没有威严,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义。

男女关系就是天地大义。

敬慎第三,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的以刚强为贵,女的以柔弱为美。生男如狼恐其懦,生女如鼠恐其虎。修身不过一个“敬”字,避强不过一个“顺”字。敬是恭敬,顺是宽和。夫妇之间过于周旋容易产生怠慢,言语就会过分,举止就会放肆,就容易失去了礼义恩爱,这样的夫妻就容易分离。

妇行第四,德、言、容、功。这一条当代女权主义者只看标题就是一棍子打死的。

言行举止有规矩就是妇德;说话得体不骂人不说脏话就是妇言;经常洗漱干净整洁就是妇容;顾家、不贪玩、会做饭就是妇功;

专心第五,意思就是少在外面鬼混,别“散片”,不和品行不好的人来往,“得意一人,是谓永毕”。

曲从第六,“失意一人,是谓永屹”,这是说婆媳关系的。曲从不强争而为上策。

和叔妹第七,为人处事小叔子小姑子这些人也很重要,家和万事兴,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像亲兄妹一样对待。


终南高扬


得到皇帝宠爱而且善始善终的皇后代表人物就是阴丽华。阴丽华是刘秀的结发之妻,刘秀当上皇帝之后立刻就派人迎接发妻阴丽华。

刘秀从将军到主宰天下的皇帝,阴丽华从新娘到如今已经过了三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两人一别已经三年,俗话说得好小别胜新婚。刘秀再次见到自己贤惠美丽的新娘变得如此的沉稳,不由得吟诵“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尽管对结发之妻苦苦思念,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现实,刘秀在战乱中娶了郭圣通,并且和她生有一个孩子。刘秀夹在两人中间颇为为难,一边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妻子,一面是自己曾经不离不弃的夫人。经过再三思考,刘秀心中的那一杆秤还是偏向了自己的结发妻子阴丽华。刘秀认为阴丽华和他的婚姻在郭圣通之前,而且阴丽华本人贤淑端庄是一国之母的风范。但是阴丽华拒绝了,因为郭圣通已经给刘秀生了一个孩子。刘秀没有办法只得于次年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郭氏之子刘疆为太子。


虽然阴丽华没有当上皇后,但是刘秀因此和阴丽华更加亲近了,毕竟谁不喜欢温柔大方不争不抢的女子。刘秀登基四年之后,阴丽华随侍刘秀征讨彭宠时生下一子,后来这个孩子继承了皇位。阴丽华用自己的谦恭宽仁的美德和不争不抢淡泊如水的性格获得了刘秀的喜爱。再加上,当初刘秀对没有立阴丽华为皇后的事的事耿耿于怀,想要破格提拔他的兄长来弥补心中的亏欠。兄长谢绝了刘秀的好意,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多,臣托属外戚,不可示天下以不公。这一家人的谦逊深的刘秀喜欢。


四十五度军报


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元配夫人,东汉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汉明帝刘庄的生母。也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非常贤良。

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裔,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侯,因从齐国迁居到楚国,所以被封为阴大夫,后面便以“阴”为姓。

阴家非常富有,是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虽然阴丽华出生的家庭富甲一方,但是当时是“天地革命”的大动荡时代,阴丽华的生活也是动荡不安。



刘秀的姐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与阴家颇有渊源,所以有机会接触到了阴丽华。阴丽华貌美非常,刘秀第一次见到阴丽华便被她的美貌倾倒,曾说“娶妻当娶阴丽华”。

有人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接近于完美的后帝,他身高一米八左右,玉树临风,帅气逼人。他喜欢耕作之事,性格又非常忠厚诚实,但是到了二十多岁还没有娶妻,家人都替他着急,他自己却不担心。

阴丽华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他的哥哥阴识与刘秀早就相识,阴家出了这么个大美女,阴识这个做哥哥的肯定希望妹妹能嫁个不凡的人,所以阴丽华已经十九岁还没有嫁人,因为很多来提亲的人都是被阴识挡回去的。

当时刘秀已经渐渐显露出将来可以做皇帝的才能,名士蔡少公也曾断言“天下必归刘秀”。刘秀二十八岁扯旗造反的时侯,阴识走街串巷为他出力拉人,可见他是非常看重刘秀的,所以刘秀最后能和阴丽华结合,她的哥哥出了不少力。

刘秀一见到阴丽华后,便为之倾倒,但是两个人的婚事迟迟没有定下来,直到更始元年,刘秀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娶阴丽华。 那时刘秀的兄长刘縯被更始帝刘玄和拥戴他的绿林军将领斩杀,刘秀非常震惊,所以他赶快离开大军,回到了宛城向更始帝谢罪,他在更始帝面前不提自己的功劳,只是像平常一样,说话谈笑自如。刘秀的做法让更始帝很惭愧,所以没有因为他的兄长的事情降罪刘秀。

但是这件事情以后使刘秀决定一定要娶阴丽华为妻,当时的刘秀实际处于不利的形势下,这个时候换做任何女人都不敢嫁给他为妻,但是阴丽华顶着巨大的压力嫁给了刘秀。

婚后二人非常恩爱,但是耳鬓厮磨不到三个月就不得不分离。当时更始帝派刘秀去洛阳,于是刘秀不得不把阴丽华送回新野娘家,这一别就是两年的时间。

当时正是战乱之时,一时的分别可能就是终身的别离,这时叶丽华也做好了可能会与刘秀不能相见的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刘秀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凭着自己的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始三年刘秀于河北鄗地称帝,建年号为建武。


刘秀称帝后同年十月,刘秀马上派傅俊率兵三百人将阴丽华带到了自己身边。阴丽华没想到刘秀这么快就能来接她,而且还做了皇帝。

但是刘秀此时身边还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并且已经怀有了身孕,这个女人叫郭圣通,可想而知此时阴丽华的心情会是怎样,但是她什么都没有讲,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刘秀和郭圣通,刘秀同时封她们两个人为贵人。

刘秀称帝后一年多,都没有立后,刘秀认为阴丽华足以母仪天下,想要封她为皇后,可是阴丽华却坚决不接受,推辞掉了,刘秀考虑当时的形势只能封郭圣通为皇后。

后来阴丽华越来越受宠爱,还为刘秀生下了一个儿子刘阳,刘秀对这个孩子非常喜爱,认为他长得有圣君尧之像,后来还有意要让刘阳继承帝位。 建武九年,郭皇后彻底失宠,刘秀还是以阴丽华独具母仪天下的资格,坚决要立她为皇后。


刘秀和阴丽华一生恩爱,刘秀本性忠诚,阴丽华温柔闲淑,两个人可以说是绝佳配偶,阴丽华虽然不像历史上有些女人在政治上有过高的建树,但是作为一个皇后,作为一个女人,她尽到自己应尽的本份,她生性纯良,宽容大度,不愧为贤后的称号。(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小焱论史


做皇后好,但做好一个皇后实在是不好做,翻阅史册,从西汉吕雉第一个皇后开始到大清朝的隆裕皇后(也许有些人会说到大清朝最后一个皇后是溥仪的婉容皇后,但实际上她的老公溥仪在七岁的时候就退位不是皇帝了,所以她不能算实际上的皇后)中国出现了无数的皇后,但是在史册上留下千古美名的却不多,汉光武帝的阴丽华皇后就是一个贤惠淑德,谦虚仁厚的一代贤后。

一个女人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一个好男人,嫁给这个男人,并且被这个男人所爱。阴丽华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女人,这个爱她的男人是不平凡的,他是落魄贵族,他是乱世英雄,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但是不管是哪个身份都爱着她。

刘秀是皇族之后,他是刘邦的九世孙,乍听刘秀是西汉开国皇帝的后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秀家是多么荣耀的家族呢,但事实却是刘秀家到他出生的时候跟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原因就是汉朝推行的“推恩令”,因为皇帝的儿子再多也只能有一个接班当皇帝,诸侯也是,不管有多少个儿子也只能有一个来继承 ,所以那些别的孩子的地位分封的地位就越来越低了。

阴丽华出生的时候家庭情况比刘秀好些,她的家族非常显赫,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代,她们家在当时是富甲一方的大户。少年刘秀经常去姐姐家玩,因为姐夫的关系无意中见到了这个年轻少女阴丽华,长相甜美的女孩给刘秀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了一句在别人眼中属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话——“娶妻当得阴丽华”,一个小农民又怎么配得上千金大小姐呢?

恰逢天下大乱,王莽上位建立了新朝,被抢了天下的刘氏子孙当然不干了,刘秀和他的哥哥们以“复文祖之业”为名,以推翻新朝重建汉朝为目的在南阳正式起兵了。在南阳大战胜利后刘秀如愿娶得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佳人阴丽华,然而天下未定,战乱不止,这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还没来得及好好甜蜜几天就不得不分开了 ,这一分开恍若隔世,一别三年,三年后相见物是人非,刘秀身边已有背景雄厚的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了。

得到了郭圣通舅舅势力帮助的刘秀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迅速的攻城略地,当上了皇帝。有了皇帝当然得选立皇后了,这让刘秀犯了难,立谁当皇后呢?阴丽华是自己青春时期的一个美梦,在自己还没有发迹之前就嫁给自己,和他共患难并且等他三年的妻子;而郭圣通却是自己的贵人,如果不是娶了郭圣通得到她舅舅的支持,自己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地得到天下呢?两难之际,阴丽华主动辞让不让这个心爱的男人为难,她说郭圣通已经为刘秀生下了长子刘强,母以子贵应该选郭圣通为皇后,最终刘秀还是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强为太子。

要不是自己打天下把娇妻放在家中又怎么会因为没有儿子而把皇后之位送于她人呢?出于对阴丽华的愧疚,刘秀更宠爱阴丽华了,女人的嫉妒心是可怕的,这引起了皇后郭圣通的不满,她犯了女人的大忌,不断地和刘秀争吵,在刘秀眼前说阴丽华的坏话 ,这只能把自己的丈夫越推越远,更衬托出了阴丽华的贤惠懂事。最终,刘秀受不了了,他下诏书废了皇后郭圣通,立阴丽华做皇后。废后,我们一般会想到向陈阿娇一样打入冷宫,凄惨孤独而死,但是阴丽华是仁慈的,她放过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让她到她儿子的中山国居住颐养天年,称号改为 “中山王太后”,并对她的娘家人更加礼遇了。

阴丽华作为后妈来说也是合格的,她对郭圣通所生的儿子非常好,特别是对郭圣通的小儿子刘焉,对他的疼爱超越了自己的儿子,刘焉还有个不打招呼就直接去见阴丽华的特权。相较于吕后大肆残杀刘氏子孙,阴丽华为大汉朝的皇后改写了历史。

阴丽华用她的贤惠善良得到了自己丈夫的爱,她是幸福的,后人称她为千古第一贤后。


亭殿阁


西汉末年,王莽代汗自立,是为新朝。新莽政权推行的改革,由于其措施过于超前,使天下之民苦不堪言。恰逢天下连年蝗、水、旱等天灾,民饥而无食,聚而为盗。一时之间,赤眉、绿林、铜马等十余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天下顿时大乱,海内分崩。真可谓“莽失其鹿,天下群起共逐”。



在这场角逐天下的游戏中,刘秀最终翦灭诸多割据势力,建立了后汉王朝,缔造了历史上“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伴随着刘秀的一统天下、克绍前汉、中兴盛世和谶纬神学等文治武功流传于世的是他与发妻阴丽华的伉俪深情,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八百多位皇帝中首屈一指的。而阴丽华作为东汉的开基之后,以一种不同于吕雉的方式成为历史上难得的一位“不问政事”的贤后,为后世所称道。



阴丽华,南阳新野人,是襄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的后人。当年,管仲的七世孙管修,从齐国迁到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他的后人就开始以封地“阴”为姓。阴家在新野是有名的大户,而阴丽华生就一副姣好面容;作为管仲后人的她,具有一些大户千金少有的睿智贤淑。

刘秀的姐姐刘元嫁给了新野另一大族邓氏的子弟邓晨,所以刘秀对阴丽华才貌双全的美名是早有耳闻的。也曾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更始元年六月,刘秀虽处于事业低谷却如愿以偿迎娶了自己思慕多年的“南阳第一美人”阴丽华。那一年,刘秀二十九岁,阴丽华十九岁。但当年九月,大婚之后三个月,刘玄让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去河北招抚,刘秀“持节北渡河”。

这次持节北上虽然使刘秀获得了虎出牢笼、蛟龙如海的机会,却也使这对新婚夫妇不得不暂时分离,阴丽华只好回到新野娘家。 在刘秀于河北发展事业的时候,为了事业需要迎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迎娶郭圣通使刘秀在河北站稳了脚跟,给刘秀的帝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此时刘秀已与发妻分别两年多,这年十月刘秀将阴丽华接到洛阳,阴丽华到来不久,刘秀便封其为贵人,与郭圣通相同。 又更封其兄阴识为阴乡侯,使阴丽华的娘家在建武政权的爵位高于郭圣通娘家。



新皇朝已经建立近一年,中宫后位的人选也提上了日程。刘秀以阴丽华“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希望能够立原配阴丽华为后。可阴氏却坚辞不受,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承担皇后之位。这也是阴丽华做出的决定了她今后人生轨迹的最重要的选择。



当时新朝刚建立,局势也非常不稳定,叛乱不断。为了帮助刘秀稳定局势,阴丽华虽为原配却婉拒了后位。阴丽华自己也深知虽有有原配名分,又有刘秀的推重,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就是这么一推她在“妾”位待了十七年。



虽然身处妾位,但刘秀对她的一往情深和歉疚之情是显而易见的。建武四年,阴丽华生下长子刘阳,刘秀不惜建武初年财力窘困,坚持要带怀孕的阴丽华从军,刘秀将行军速度压到最低,是正常行军速度的一半。

刘阳在刚一出生时,便得到了父亲的特别喜爱,刘秀见这个孩子颜色红润、丰下锐上,认为其像圣君尧,并且以皇朝国运所系的赤色为之命名为刘阳。同时,阴丽华也越来越受宠爱。 之后又相继生下刘苍、刘荆、刘衡、刘京四子。

阴丽华的五个儿子,除了刘衡早死之外,刘庄(刘阳成为储君后改名庄)是开创明章之治的明君,刘苍是传颂千古的贤王,但也有不让她省心的儿子——刘荆。总得来说,阴丽华成功的一部分来自于她的儿子们都很争气。



对于阴氏一族,刘秀也是极为信任,刘秀以阴丽华曾固辞后位的缘由,给阴家兄弟封爵,西汉只有皇后外戚才能封侯,而且也不可以太多。王政君为太后时,因其家封了五个关内侯备受诟病。 而此次刘秀将阴丽华的兄弟先于功臣封侯,对于那些在前方打仗拼命还未得到封赏的将军士兵眼中,不啻于极大的恩宠。甚至是皇后的郭氏一族都比不上的。

对于刘秀的赏赐,阴氏也懂得适当接受,对很多赏赐都婉拒。历史上有很多外戚乱政的故事,可见阴家是十分知足情商极高的家族。也是阴丽华登上后位的重要因素。



建武十七年(41年),也就是在天下平定四年之后,光武帝决定废皇后郭圣通,立贵人阴丽华为后。刘秀认为她心怀怨恨,对她性情的评价是像“鹰鹯”、无后妃之德,认为她在自己死后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而阴丽华是原配,与自己情深意重,应该侍奉宗庙,居国母之位。建武十九年,刘秀立阴丽华的长子刘阳为太子。

此时阴丽华登上后位,也并没有对郭圣通和郭氏一族打压。在被废之后郭氏即被封为中山王太后,移居皇宫北宫居住。刘秀给了郭氏一个“王太后”的身份而不是将她废为庶人,并且给其娘家诸人封侯,赏赐他们大批金钱,亲自莅临郭府,后来又给郭圣通的儿子们增封。



而阴丽华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对阴氏、郭氏的族人一视同仁。当时在京师洛阳,郭氏家族与樊氏、阴氏、马氏,并称为“四姓小侯”。这其中阴丽华的态度必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永平七年(64年),在位二十四年之久的阴丽华崩逝,与刘秀合葬原陵,葬礼极为隆重。阴丽华是中国历史上皇后谥号制度之第一人,自此以后皇后谥号为帝谥加上本谥成为历代定制,沿用至唐初,长达六百年。



世对阴丽华的评价也是极高的。明朝以“异端”自称的李贽说她手段绝不减于武则天;南怀瑾则将她和明太祖洪武帝的马皇后并称为自秦汉后为数寥寥的较为贤良的后妃,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只能退居其次。作为一个立国开基之后,不插手政治是极难的,而阴丽华作为东汉开基之后,在政治上并无甚建树,这也使她成为后世警戒“后宫不得干政”的典范。


文化翔安大秋


看到这个问题,船夫不禁想起最近几年很流行的一种说法:“你成功了,当然说什么都是对的!”

这种看似无厘头的调侃,里面隐含的意思却很真实,那就是在社会中,说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的。问题中的这句话便大有来头,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说的。这句话完整的是: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

执金吾(yù),是西汉时期负责保卫京城的禁军官员,其所属兵卒称为北军(注释1)。阴丽华是汉光武帝刘秀后来的妻子(后被封为皇后)。

而至于刘秀当初为何这样说,原因真心没那么复杂。和所有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刘秀眼里,阴丽华就是当时自己眼里,全天下最美丽的女子,因此才说出了这句话。

不过,如果当初刘秀知道自己会成为开国皇帝,兴许会说的更霸气一点,娶妻当娶“全天下”,全天下是谁?恩,这应该是大多数雄性动物的梦想了。

注释1:刘邦刚建立汉朝的时候,守卫京城的禁兵分为南、北二军。以卫尉率南军,守卫宫城;中尉统北军,屯卫帝都。后来历代皇帝对其有所改组,又有了“羽林”、“虎贲”之类的名称。


瓦尔登的船夫


阴丽华,南阳郡新野(今河南南阳)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阴丽华祖上是齐桓公称霸时的宰相——以“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改革而见闻于世的管仲子,后从齐国到了楚国,封于阴地,因此而改姓了阴。

阴家还不是当地唯一的大家豪族,这新野之地还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后来成为汉光武帝的刘秀。

刘秀从小就喜欢阴丽华,发誓一定要娶阴丽华为妻,这在当时看来很不现实,刘秀虽贵为皇家成员,但当时的刘氏早已没落,没了当初的威严。

然而,王莽改制给了刘秀翻身的机会,王莽改制失败,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举行起义,闻名历史的赤眉军、绿林军均形成于这一时期。

贵为皇室后裔的刘秀也趁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并且在征战中力量不断得到扩张。


当时阴氏家族阴丽华的哥哥弟弟二人在刘秀军中为伍,知道刘秀对阴丽华一直倾慕不已,便说服家人将阴丽华许配于刘秀。

更始帝因为猜忌杀了刘秀的哥哥,刘秀知道再待下去自己可能也会遭到不测,便自请带兵向北发展。

得到允许后将妻子阴丽华送回娘家,自己仅带了少数随从去往了河北,一路安抚流民,废除苛政,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当时实际控制河北的是王郎,刘秀抓住时机与在河北颇有势力的同姓刘杨联姻,自己娶了刘扬外甥女郭氏,成功借到了十万兵马,打败王郎,巩固了根基。

此后,刘秀称帝,定都洛阳,是为汉光武帝刘秀称了皇帝,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立谁为后?


阴丽华是自己从小喜欢的美人坯子,婚后一直支持自己的事业,也很体贴,而郭氏则直接成就了自己的皇帝伟业。

而且一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还怀着身孕,不忘初心的刘秀决定立阴丽华为妻。

他把这一消息告诉阴丽华,没想到阴丽华却绝不肯答应,而且要他立郭氏为妻,无奈的刘秀封了郭氏为后,而只给阴丽华封了个贵人。

刘秀通过将近十年的征战,终于重新统一了中国,在此期间,阴丽华前后共给刘秀生养了五个孩子。

公元四十一年,刘秀废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但是做了皇后的阴丽华并没有因此骄浸放肆,而是仍严守妇道,从不干涉朝政,打理后宫,成了刘修身边难得的贤内助,这也为她赢得了“贤后”的美名。

刘秀驾崩后,阴丽华儿子——也就是汉明帝继承大统,并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

又七年,阴丽华也追随刘秀而去,享年60岁,与刘秀合葬在了原陵阴丽华为世人所知,盖由于其美好的德行,历史上皇帝的婚姻少有美满之作。

但刘秀与阴丽华却是其例外,堪称历代楷模,这与刘秀不忘初心,忠于感情有关,也与阴丽华宅心仁厚、美貌常驻而又不失妇道有关。


历史三日谈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长安求学后萌生的理想。

成为执金吾,是刘秀当时在事业上、仕途上的最高理想。

刘秀的第二个理想是“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源于一次美丽的邂逅。阴丽华是南阳新野人,与刘秀所在的济阳县相距并不远,他俩是地地道道的老乡,本身就是一种缘分。而更有缘的是刘秀的二姐刘元嫁入了新野的贵族世家。因为有这层关系,刘秀没少去新野,结果邂逅了早已名誉百里的绝代美女阴丽华。

阴丽华长得美。她肌如凝脂肤似雪,黛眉轻扫,双眸如漆墨点星,灿烂的笑容天真无邪,浑然不知世间愁苦,气质如出水芙蓉一般,有点类似于金庸笔下的小龙女。也正是因为这样,阴丽华在方圆百里都很有名气。对这样一位绝世大美女,刘秀自然闻其名、慕其容、思其人了。

阴丽华有才华。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棋琴书画无所不能,吟诗作画无所不通,有点类似于汉初的才女卓文君。才子爱才女,天经地义,刘秀自然对这样的才女求之不得了。

阴丽华很贤惠。她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恭谨俭约,不好奢侈不浪费,不喜戏谑不嬉笑,小小年纪便以仁孝之名美传十里八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淑女自然是刘秀仰慕和追逐的对象。

阴丽华是“白富美”。她的“富”是富裕的富(来自南阳第一豪族),是富贵的富(乃名门之后),是富豪的富(家中养宾客七千余人);而刘秀则是“高负帅”,他的“负”是负债的负(家徒四壁),是负翁的负(出身寒门),是负担的负(落寞的皇族子孙)。两人不仅身份悬殊,而且刘秀和阴丽华的年龄相差了十岁。

家境和年龄的差异显然成了刘秀爱情追逐路上的拦路虎。且不说这是不是他的一厢情愿和痴心妄想,总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从此,在面对风云不定的世道时,刘秀不再感到迷茫。他的此番追求正如冬天埋藏下的种子,终究会冲破黑暗,迎接春天破土而出,生根、发芽、拔节!

总而言之,刘秀在人生中最困惑的时候,是理想的信念支撑着他,是梦中情人给了他向上的无穷力量。而最终刘秀凭着自己的努力,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成功娶到了阴丽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