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和因果,什么是斩断尘缘,佛学学习笔记第11天

业报和因果,什么是斩断尘缘,佛学学习笔记第11天

今天说,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业报”和“因果”。

前几天说了不净观,以及修炼不净观的方法,那么修行者出家修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早期印度不止佛教,所有的宗教修行都是要出家的,而并非到寺庙中去,早期也没有寺庙,早期的出家是指离开自己的妻儿老小,到森林中去自己修行,印度的环境决定了,风餐露宿不回冻死,热带森林丰富的物产,也不至于饿死。

传到中国,有了寺庙,自然的修行就聚集到了寺庙当中,但是当修行场所与世俗发生过多交集就会产生各种乱象,比如我们看“三言两拍”这样的实景小说,有很多淫乱场景是发生在寺庙中,还有“三姑六婆”中“三姑”是指尼姑,道姑,卦姑,被认为是搬弄是非骗人钱财的女人。所有很多潜心修行的僧人,把寺庙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即使在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也一样会被打扰,就算不被打扰也对修行并无助力,真正的修行宝地,要对修行有住才行,最优的选择是坟地,乱葬岗最好,因为会有裸漏的尸骨,每天仔细观察看,看着尸骨慢慢腐烂,更能深切的理解“不净观”。其实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日复一日的修行才是最艰难的。

出家修行的原因除了是要戒除干扰,专心致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斩断尘缘,与世俗生活一刀两断。

那么又为什么要斩断尘缘呢?之前我们说过“缘起性空”是佛陀的原创观点,缘起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的事会对以后产生影响,而现在发生的事,则是以前所做事所导致的结果。

佛教的概念里,因就是业,果就是报,因果就是业报,而因果的束缚力就是业力。

当你做了一件事,说了一句话,甚至动了一个念头都会中下一个因,这就是造业,就是说制造了一个业,将来一定会有相应的果报。

做事造的业叫身业,说话造的业叫口业,想法造的业叫意业。从善恶的角度上说,善事,善言,善想叫善业;恶事,恶言,恶想叫恶业;中性的叫无记业。

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无记业不得报。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由来。

而自己造的业,终究要自己承受果报,这就是自作自受。

在缘起性空的理论里,因为因果业报的支配,业力把前世今生所有的事都固定的死死的。如果想要业报的齿轮停止转动,寂静涅槃,跳出轮回,就必须停止造业,没有了因也就没有了果。

如果身处世俗,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呢?所以出家修行是必然的,你和别人的关系越少,你的生活越简单,你所造的业就越少,等你承受完之前造的业的果报,你也就可以超脱轮回了。

上面看完,加上前几天说的,你也应该明白做善事也并非佛教的主张。

因为一切都是因果循环,每个人所受的苦,都是自己所造的业决定的。而一个人活着是在受苦,死了也要继续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把饥寒交迫当成苦,把锦衣玉食当成福,是普通人的错觉,佛法告诉你有漏皆苦,活着都是受苦。你做善事,让人不再饥寒交迫可以吃饱穿暖。只是让他们从一个火坑救出再推向另一个火坑,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真正的慈悲,时候教他们佛法,让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到达彼岸。

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跬步以至千里,虽然缓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