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经济状况给我们什么启示?

北京不冷东京热


之前,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叫做《0.5秒,甲子园的夏天》,讲的是北海道东川町为了因应人口减少,导致城镇萎靡,为了活化区域,而想出通过举办全国初高中摄影大赛的点子,来为城市做PR的点子。当时我看的时候,有一个小疑问,就是感觉这种PR点子在中国人看来太小了。中国人讲究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活动一定要盛大,然后邀来的企业家一定要多。但是北海道东川町,就是很单纯的做了一个初高中生摄影大赛的小活动。这可能跟町的财力也有关。所幸的是这个摄影活动一做做了20多年,打出了东川町的知名度,也为区域活化做了贡献。


这几日,黑龙江鹤岗市的二手房价320平米只要15万的新闻刷爆网络。该市一些区域房价一平方米只有1000多元。在全中国房价都高的让人遥不可及的当下,这一价格,无疑给人们浇了一桶重重的冷水。“原来,我们的房价不是坚不可摧的”——这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堂哲学课,也上了一堂经济课。


鹤岗市官网以及一些宣传资料写着,2017年该市人口只有100万左右,近20年间总户籍人口减少了近10万人,人口在持续净流出。2012年,鹤岗当地小学生人数为42035人,2017年仅为26285人,5年时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37%,小学生减少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整体的“消失”。


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生产效率的降低,做事的少了,地方GDP肯定也受到影响。从2012年到2017年,五年时间,鹤岗的GDP总量减少了21%。长期排在黑龙江末尾。当地的财政收入在2012年至2015年也连续四年负增长,-0.4%、-17.0%、-16.7%和-14.6%。


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意味着对当地的投入也会减少,这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环境。


房地产,其实不是一个什么很玄乎的行业。它如火如荼成立的前提是,有人卖,得有人买。买的人比卖的多,这个地方房地产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买的人比卖的人少,就算修成豪宅,可能也没有人来愿意接盘。因为大家要考虑,买了之后,这里的工作成长性,经济成长性,能否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


鹤岗会是一个特例吗?我想每个三四线城市,可能都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未来不是每个城市的人口都会一路上涨。反而,现在已经出现了端倪,不少城市都面临着较大的人口流出压力。


三四线城市对房地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一些三四成城市人均月收入在3000人民币左右,当地房价却已经涨到了5000-10000左右。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房子留给市民的,到底是美好还是会变成不值钱的钢筋水泥,值得深思。

对于鹤岗而言,现在市长可能最头疼的就是要思考如何振兴当地经济了。尤其是传统的采掘业已经走到头的情况下。据说,那里风光如画,山水不错,或许也可以像北海道东川町那样来一场摄影大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