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2019年一季度業績大逆轉,重磅交易事件再回視野

4月14日,泛海控股發佈了2019年一季度的業績預增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可知,泛海控股在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盈利18.5億元–23.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上升21.82%-54.7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為0.3560元/股-0.4523元/股,去年同期基本每股盈利為0.2923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泛海控股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3億元,同比減少67.81%。對比其2018年年報所公佈的數據,泛海在2019年一季度的盈利情況明顯反映出公司經營處於反轉狀態。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

泛海控股於公告中解釋,報告期內,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向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剝離資產後的100%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使得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

而該交易事件回顧:2019年1月21日,泛海控股(000046.SZ)及香港上市公司融創中國(01918.HK)均在當日公告消息稱,前者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以125.53億元擬向後者轉讓剝離協議資產後的泛海建設100%股權,交易標的主要擁有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的100%權益。

從公告內容可以看出,首先本次交易數額巨大,稱之為地產界2019年首單重磅交易事件並不為過。細緻研究雙方公告的內容可以得出結論,此單交易不論是對泛海控股還是對融創都將帶來利好,是名副其實的雙贏事件。

其次,需要看到的是,本次交易所指向的資產是十分稀缺的大體量優質項目。資料顯示,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位於北京朝陽區東四環,周邊商業配套成熟,自然景觀優越,總建築面積約66.85萬平方米,主要用作住宅、商業、寫字樓及酒店的開發;上海董家渡項目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核心位置,同樣是區位環境與配套資源十分優越,總建築面積約62.80萬平方米,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的開發。

此次重大交易,對融創來說,是為了獲得北京和上海核心位置的優質地塊,進一步鞏固提升其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和戰略優勢。而對泛海來說,則是為了降低負債規模,緩解資金壓力,快速實現去槓桿和推動公司轉型戰略的深化。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通過本次交易,可以獲得約126億元人民幣現金(其中50% 的款項在合同簽訂7天內支付,另外30%在2月28日前支付,剩下的20%在合同簽訂半年內付清)。此交易對泛海控股的2019年現金流量表修復起到顯著的作用。

最後,從雙方各自的公告中可以捕捉到更多重要細節信息。本次交易中出售的泛海建設控股所持有的京滬兩大項目,交易總對價為148.87億,融創將代目標公司向泛海武漢公司或其關聯方清償債務金額37.10億,根據“債隨資產走”會計原理,泛海控股通過此次交易,同時剝離了資產和債務。按2018年年報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泛海控股有息負債規模約為1182億,同時,我們經過進一步挖掘,在泛海控股發佈《關於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資產的公告》文件的第14-15頁找到相關數據,把本次交易資產的有息負債加起來約279億,預計成功交割後,泛海控股合併報表層面的有息負債金將大幅減少,減少幅度超過23.6%。加上現金交易對價125億,理論上本次交易給泛海控股帶來的實際降債規模將超400億。

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根據公告所顯示數據可知,泛海建設剝離有關資產後的淨資產賬面價值為89.59億,評估價值為110.48億,出售給融創的價格為125.53億元,以淨資產計算的溢價為40%,以評估價計算的溢價為23%。不同於一些媒體認為泛海“甩賣”資產的聲音,我們認為泛海控股通過該交易實現的是現金“回籠”和“贏利”(由交易溢價帶來),對於2019年的業績和財務狀況均將有正面的貢獻;同時,泛海通過此次交易可以實現業務結構調整、聚焦核心業務戰略的目標,將為公司未來長遠發展增長提供動力。

戰略轉型初見成效,金融板塊、戰略投資及城市運營的新佈局清晰

本次重磅交易標誌著泛海控股的戰略轉型初見成效,同時也是其全面優化旗下資產的實際行動體現。隨著與融創交易的交割,泛海控股地產板塊財務貢獻進一步下降。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泛海控股在金融板塊收入貢獻已經超過60%,資產貢獻達到約50%,公司比過往更加符合金控集團的屬性。泛海在2018年報中表述,未來公司將專注現有板塊業務的運營提效,夯實信用基本面,逐步提升信用評級。在本次年報中,“穩健”發展和“轉型”深化繼續成為關鍵詞,實際上與融創的交易也是這些宏觀的發展策略在公司實際運營中的體現。

“本次出售資產可有效優化公司的產業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是公司持續深化落實轉型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公司實現安全穩健發展的重要一步。”泛海控股在公告中的表述可以具體理解為,通過交易的順利落地,一方面可以令泛海的房地產業務比重大幅下降,產業結構大幅優化,另一方面也可有利於泛海控股在今後聚焦於自身優勢更為突出、發展空間更為廣闊且符合發展戰略的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並依託武漢中央商務區更好地促進公司金融、戰略投資、不動產運營和資產管理等各項金融業務的聯結,落實業務板塊間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經營理念,推動公司向綜合型控股公司深入轉型。

另一方面,通過回籠現金令到泛海控股的資產負債結構得到實質性改善,公司負債規模將有所下降,且獲得大額現金迴流,有效緩解公司現金流壓力,提升公司財務穩健性。就泛海控股層面的流動性管理而言,公司目前已經渡過了再融資壓力高峰期,隨著融創交易落地後的資金回收和債務剝離,流動性將進一步大幅改善。根據2018年公佈的現金流量表推算可得,現時泛海的非融資性現金流已經可以覆蓋到期償付額。

管理層表示,集團堅實履行降債的決心從未動搖,今年將持續加強存量債務管理,優化財務結構。與融創交易後,集團現金流增長規模約125億,對應的非金融板塊有息負債收縮下降約1/3,且此部分負債在未來有望進一步下降,付息壓力將逐漸緩解。

目前,泛海控股已從過去傳統的“地產板塊+金融板塊+戰略投資”經營方式,轉向 “金融板塊、戰略投資及城市運營” 新三大板塊驅動方式,當下的佈局和目標已經相當明晰。

在金融板塊方面,2018年報顯示,民生證券、民生信託等金融子公司持續穩步發展,經歷了2018年嚴峻的監管大環境洗禮,各子公司風控體系逐步完善,業績釋放可期,並預期將維持一貫的高分紅比例;同時,集團未來還將通過引入戰略性社會資本的形式夯實金融子公司的資本需求,平衡控股比例與子公司業務發展的 需要。數據顯示,泛海的金融板塊正穩定、持續正向發展,也說明了公司持續聚焦在金融板塊的戰略方向是相當正確的。

地產板塊逐漸縮減,業務模式將從探索地產輕資產化轉為城市運營服務,同時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從武漢項目試點取得的各方面成效來看,泛海目前正圍繞武漢中央商務區這個具備長期、廣闊且可持續性發展前景的項目,聯結併發揮公司金融板塊和戰略投資的優勢,推進地產板塊的模式轉變,城市運營服務商的定位更加匹配泛海控股多年以來所累積和儲備的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武漢中央商務區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資,其巨大商業價值亦需要挖掘,所以泛海計劃在武漢中央商務區的層面繼續引入戰略投資者來共同投資和開發,所以在未來,泛海的城市運營服務的獨立營運和發展相信不會給公司金融業務板塊帶來拖累,而是源源不斷的持續的經營性收入為金融和戰略投資板塊帶來現金流支持。

在戰略投資方面,泛海繼續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長租公寓、地方產業基金等方面進行佈局,持有WeWork、青雲Cloud、海徠長租等有較大影響力的投資項目股權。泛海在2018年的戰略投資板塊貢獻的投資收益為10.26億,成為金融板塊之後的重要補充。

泛海控股在業務結構調整(即與融創交易)後,正式進入以金融業務為核心、戰略投資為輔助,城市運營服務為支持的發展新紀元。預計公司未來還將持續聚焦在金融板塊,穩步做強做大,以綜合型控股公司為藍圖,進一步落實佈局。

有望同時受惠於金融供給側改革,及一季度金融形勢改善

新華社2月23日下午發佈了《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文章,金融供給側改革,這一專有名詞首次出現。

簡單而言,金融供給側改革,須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推動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在過去,間接融資之下形成了實體經濟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我們的確應該加快發展以權益融資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從源頭上減少企業對債務融資的依賴。同時,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將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擴展多元化、多層次的直接融資以服務相關企業的發展壯大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科創板就是這一環上的突破口,相比於主板、創業板以及中小板,科創板規則的優勢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將形成以科創板作為發令槍,以券商為重要工具,以資本市場為蓄水池的中小和創新型企業的直接融資格局。在科創板這種歷史機遇之下,國內券商必將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調整業務模式、創新業務工具、加強核心競爭力,而回歸到投資,預計券商將大概率成為改革的主要推動者和受益者,與此同時戰略投資機構也有機會受益於投資項目實現在科創板的上市,獲得增值和退出通道的增加。所以在轉型戰略取得初步成功,並聚焦於金融和戰略投資的泛海控股,有望受惠於這個歷史性機遇,業績增長有了良好的背景。

2019年一季度已經過去了,從金融形勢來看,今年的第一季度被證實是一個“暖春”,站在宏觀的層面,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季節因素疊加,央行發佈2019年一季度社融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8.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4萬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

因此帶來了股市不錯的表現,今年一季度期間,上證綜指大漲23.93%,深證成指大漲36.84%,創業板指數大漲35.43%,均遠超國際市場其他指數表現,在A股市場外,表現最好的納斯達克指數在一季度累計上漲15.58%,俄羅斯RTS指數累計上漲12.97%,而A股市場這樣的漲幅不但領跑全球,在歷年數據上也屬於排名靠前。以上證指數為例,2019年Q1的漲幅,在歷史上可排第五,上一次A股一季度具有如此凌厲的表現是2007年大牛市的開端。

在牛市共識的市場背景下,“證券+保險+信託”等非銀金融受益顯著,根據wind行情繫統顯示,2019年Q1的券商指數漲幅達到68%,信託指數(中信)的漲幅卻達到69%,保險指數漲幅為35.23%。而泛海控股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漲幅為56.96%,作為以金融板塊和戰略投資為戰略重點的泛海控股,在與融創交易後,溢價剝離泛海建設100%股權,回收約126億現金,業務結構及模式轉變,聚焦核心優勢打造金融集團平臺的做法,似乎讓市場認識得不夠透切,稍微落後的漲幅,說明了市場仍然顯示出對其的基本面全面好轉的暫時忽略。我們判斷泛海控股或已經進入估值和業績雙增長的“戴維斯雙擊”週期。

4月14日,公司的業績預增公告顯示,泛海控股在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同比上升21.82%-54.75%,我們認為過去的第一季度的漲幅反映出僅是業績上的改變,並沒有反映出因轉型成果初見成效,“去槓桿調結構穩增長”的戰略聚焦金融等一系列基本面因素轉折所帶來的估值上升因素,若考慮權益資產因風險偏好上升而帶來整體估值平均上升至少30%,泛海控股在尚未釋放的估值潛力保守估計至少還存在50%的修復空間。站在長期角度,經過2018年全面規範和整頓後,泛海是國內現存為數不多的在金融產業鏈全面佈局金融控股平臺,具有稀缺性,同時在經歷了新一輪轉型後,泛海控股必定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迎接經濟和股市的新週期。

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泛海控股:轉型與聚焦戰略初見成效,2019年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