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

春日里,福州人酷爱做的事有两件:一是出门踏青,二是逛菜市场。

先做哪件呢?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我定会选择不负好春光,出门踏青去。但整日须和柴米油盐为伴的恋家之人此时会跳出来反对说:“不趁早去趟菜市场,怎么买得到一等新鲜的食材?”

买菜这件事,操持家务的人总有绝对的话语权。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例如,生活在展进路、朝阳路和大坪路一带的人,总是在浸润着露水气息的春日清晨,早早攻占这里的便民菜市场。

对于他们而言,展进路菜市场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集市。毕竟,这里大大小小的摊位和店铺能排列出400余米的阵仗。每日的清晨的早市和傍晚的午市,是这里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最为热闹,也是出售的食材最新鲜的时间。

在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之间,这里一头连着乡间的雨露和泥土,另一头牵着福州人一日三餐和祭祀庆典里难以退却的温度。

「1」

三餐的正确姿势

四季的界限总是混沌不已,可是常混迹于菜市场中熟练杀价的福州人都知道,福州的四季,在菜市场里交替更迭得不能再真切了。

生活慢节奏的老福州们对饭菜的烹饪极为讲究,他们总是起个大早,一头扎进菜市场去,缓慢溜达,精心挑选,不逛满一个小时,不轻易结束“战斗”。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要准备一顿丰盛的餐食,必先解决每日的头等大事——吃肉。现杀的猪肉纹理清晰,泛着诱人的殷红光泽。

择一段新鲜的排骨,腌渍后裹上淀粉入锅炸至金黄,拌上糖、醋、酱油、蒜末、葱末制成的酱汁,一份上得了台面的醉排骨已然做成。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现杀的新鲜猪肉高高挂起,乍一看十分醒目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醉排骨

接着转战海鲜摊位。四月的福州,鱼是道上好的食材。它自带好吸收蛋白质的和嫩滑清鲜的口感,成为沿海城市人民的心头好。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福州人烹鱼好清蒸,以保留食物的原味。大火过后,晶亮的鱼油包裹住软嫩的鱼身,用筷子轻挑开鱼皮,粉嫩的鱼肉裸露出来,春天的下饭神器就是如此了。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在本地人的记忆中,春季不光是阴雨连绵和赏花踏青可以共存的时节,更是一年中尝遍河鲜、江鲜和海鲜的最佳时机。

展进路菜市场的海鲜早已上市,琳琅满目的虾、蟹和贝类,我已然不能挨个叫出姓名,不过不打紧,好吃就无妨。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肥硕的海虾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形态各异的……海鲜

挑完了荤菜,急需些植物纤维来给肠胃换口气。

在展进路菜市场里,色泽碧绿的菜心春菜芥菜苋菜茼蒿上海青小白菜油麦菜……弥漫着铺面而来的春天山野气息,成为整个春天菜市场最诗意盎然的部分,安抚着每一个安顿在福州的人的肠胃。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春末的福州人餐桌上,春菜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从菜市场上挑选好新鲜的生菜回家洗净,入锅汆至将熟后捞出,加入虾油、味精和蒜末,最后将热油淋上,便制成一份风味鲜美的拌春菜。

脆嫩的春菜气味清新,和虾油搭配起来,竟混着些许沿海城市的海风气息。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拌春菜,图源自网络

清明过后,这里的春笋正当时,鲜嫩的春笋在“食不可一日无笋”的福州人心里有着不可撼动的灵魂地位。

将春笋切片,与酸菜同炒,佐以适量酱油和砂糖,制成简约而不简单的下饭菜——酸菜炒笋。或制成笋干保存,凉拌、煎炒、做汤,无不美味。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酸菜炒笋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春笋制成的笋干

一餐用毕,大可再吃上一份水果。展进路菜市场永远不缺水果摊位,油光水滑的草莓和油桃任人挑选,清鲜的马蹄、火热的红毛丹,应有尽有。

水果摊的摊主们总是热络地跟往来的老邻居们打着招呼,或是大声叫卖着,奋力证明“我家的水果特别甜,不甜不要钱”。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鲜红的草莓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油光水滑的油桃

「2」

懒人的幸福感

即使是懒得经历择菜杀鱼调汤的繁琐过程,也仍然想备出一桌饭菜的人,同样能从展进路菜市场衍生出的各色小吃中,获得幸福感。

高高挂起的油光四溢的卤鸭,占去了来往行人的目光。鸭皮卤得红亮油润,吃前切成块,浇上热腾腾的卤汁,无论是下酒或下饭,都能感受到各种层次鲜明的味道在口中翻涌。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展进路菜市场的卤味摊点随处可见,每家自成一派,拥有各自的“忠实粉丝”。

身在其中,偶尔也能听见路人对于各家卤味的讨论。谁家的卤猪舌太过软烂,谁家的鸭肉不够入味,谁家的卤汁咸甜适中,“粉丝”们总有一套接地气的评判标准。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有些卤味摊还出售自制的荔枝肉

迎着春光走到热火朝天的春饼摊,看摊饼师傅手中操控着一份极为听话的面团,在铁板上快速抹好后拎起,全程不过3分钟,便成功揭出一张轻薄的春饼皮来。

在家中,一沓春饼皮裹上清炒豆芽,就能混过一餐。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面团在师傅手中极为听话

过节时,用春饼裹上事先炒制好的圆白菜木耳香菇馅,下锅炸成春卷,咬下去的时候得当心,滚烫的菜汁定会飙进口腔。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炸好的春卷

热爱汤羹的福州人必然不会忘记由山珍海味衍生出的半成品,于是出售鱼丸、肉燕、鱼滑的摊子也成了菜市场热点。

在沿海城市,要找一份既鲜美又不用反复吐骨头和贝壳的汤品实属不易,这些鲜嫩弹牙的半成品,无论从烹饪角度还是从食用角度来说,都大大满足了懒人的需要。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已经蒸熟的海鲜半成品

虽说不剩几日便是谷雨,可福州人心心念念的菠菠粿却还未下市。浑圆嫩绿的菠菠粿用保鲜膜挨个包好,萝卜丝馅的撒上黑芝麻,以便于和红豆沙馅的区分开来。

展进路菜市场中出售手工制作的菠菠粿的摊主通常也会蒸些马蹄糕、菜头粿、白糖粿、肉丸、芋泥和八宝饭一同出售。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和年糕、八宝饭、芋泥一同出售的菠菠粿

每逢福州的传统佳节或祭祀庆典,福州人总会备一份经典的“餐后甜点”。买回甜糯的八宝饭和芋泥,泼上糖油蒸好,端上桌时,滚烫的甜味被看似清冷的油光覆盖,一勺子挖下去,立刻冒出甜蜜的热气,光是这样的仪式感,就足以成为大餐之后的精致收尾了。

或者端出一份猛火蒸熟的马蹄糕,糕体色泽金黄通透,富有弹性。用筷子夹起时,糕体在筷头颤个不停。一口咬下,顿时泄了大半心头之火。冰马蹄糕清甜爽滑,热马蹄糕软嫩温香,冷热皆宜。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展进路菜市场中出售的马蹄糕

「3」

有趣的灵魂

在这样商品琳琅满目,热闹得如同赶集的菜市场,遇见些有趣的灵魂,也不算什么大开眼界的事。

比如老蒋,他的卖菜摊子在展进路菜市场已经摆了十年。

我走到他的摊位前喊了他一声“叔”,他摆摆手:“不用叫叔,叫老蒋。我儿子、女儿都这么叫。”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作为这里的资深菜贩子,老蒋的365天都在过同一种生活:无论晴雨,在凌晨四点前把新进的蔬菜运到菜市场自己的摊位前码好,忙碌到下午两点回家。下午三点半之后,他摆好午市,直到晚上七点,这是老蒋一天的固定时间表。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老蒋的摊位不乏这样的大个头蔬菜

进菜的地方是距离老蒋家约有十公里路程的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凌晨时间人声鼎沸极为热闹。

于是,把当天进的蔬菜当天买完第二天再进,或是少卖些以减少奔波,在收入和精力之间做选择,老蒋的确有些矛盾。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老蒋的一双儿女都各自在异地创业成功,但他却并不想过早体验闲云野鹤的老年生活。除了卖菜,还研究八卦占卜类的玄学。提到这些,他很骄傲地说自己已经收了徒弟。

老蒋见我好奇,便问我:“你是初几生的?我给你算算啊。”

“廿八。”

“是农历吧,要跟我说农历的才行啊。”

“嗯,是农历。”

听罢,他翻了翻手机,便在装蔬菜的泡沫箱子上写了几笔,神神秘秘地翻给我看。我一看,上边写着“急躁”二字。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老蒋在手机翻找他的玄学“秘籍”

老蒋问:“你是不是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准不准?准不准?是不是很准?”

我说:“不是。我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准,您是不是玩儿砸了!”

老蒋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起来,解释说,大部分时候都是准的,但也有偶尔出现意外的时候,比如碰见我。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除了老蒋这样的传统“卖菜大户”,在活色生香的菜市场,也有着略带西式风情的江南糕点,以比摊位更“高大上”的店面形式呈现。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江南糕点”的掌柜是李姐夫妇俩,二人来自江西。

李姐很好看,见人总是笑魇如花,年轻貌美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她的女儿已经17岁了。丈夫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后厨烤制糕点。他们来此地经营这家店铺已有两年,每日凌晨三点就开始忙碌。

新鲜的糕点保质期很短,为了争取当天尽量卖完,店铺会营业到夜间11:00。深夜里睡眠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夫妇俩只在午间轮流小憩。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这些形态各异的糕点都得当天做出当天卖完

江南糕点每日出品的西点有二十多种,刷新了我对菜市场的认知。

烤得金黄酥脆的红豆饼、绿豆饼、紫薯饼、蛋黄酥,样式多得我叫不上名字,均价1~3元,酥得掉渣。馅料各异的三明治和面包冒着喷香扑鼻的黄油味,弥漫在店前。挤出花儿的奶油点缀着不同造型的面包。还有5元的披萨、汉堡,排列整齐的香葱面包,都成为装点嘈杂菜市场的一抹新奇景色。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各种不同馅料的传统糕点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价格实惠的汉堡和三明治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很有童年记忆的面包造型

坚持现做现卖,随时研究新产品是李姐将自家糕点定义成街头小吃的诠释方法。

她和先生悄悄计划过,等女儿上了大学,便要去北京、上海看看,尝尝那里的糕点,和自家做的有何分别。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展进路菜市场有不少坚持用古法腌渍手工酱菜和果脯的摊主,即使他们深知在讲究饮食健康的现代社会,少盐少油的食物更为畅销。

更有时髦创新的掌柜,出售散装的手工芋圆,即使每日去到摊前的老福州并不完全理解和接受。可菜市场中活蹦乱跳的鸡鸭鱼虾,争彩斗艳的瓜果蔬菜,配上熙攘的人群声,一年四季湿漉漉的地面,烟火气总是浓得让人不舍看破红尘。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冰糖腌渍的山楂和余甘,摊主说卖得并不好,因此卖完这两盆就不再制作了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自制芋圆

去菜市场,就像进了澡堂,赤条条一丝不挂,毫无遮掩,也不装腔作势。街头巷尾阵阵熟食飘香,质朴的展进路里,再也没有比菜市场更加人声鼎沸的地方了。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作为“本土气息”的最后抵抗之地,菜市场保留了大量原始而直接的买卖方式,如同深藏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江湖。只需打开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食材的原始气息,去购买自己的生存所需。那些夹杂着生食和熟食的气息,总会让生活接地气。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接地气,的确是最稳妥的生活方式。

-END-

和我在展进路菜市场走一走,直到吃撑了也不停留 | 暴走福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