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啟動第三次國土調查健全科學準確自然資源新機制

黑龍江啟動第三次國土調查健全科學準確自然資源新機制

改革網哈爾濱訊(記者高寶玲) 4月18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三次國土調查新聞發佈會。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鄂忠齊做主旨發佈,向社會各界闡述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的重大意義、目的,通報了黑龍江省開展調查工作的情況。

據介紹,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由國務院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全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重要工作。它和全國人口普查、經濟普查一樣,是國家法定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黑龍江省在國家統一部署下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目的是,準確掌握全省國土利用現狀和自然資源變化情況,進一步健全完善自然資源變化信息的調查、統計制度和全天候、全覆蓋遙感監測與快速更新機制,強化自然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全面掌握各行各業用地的數量、質量、結構、分佈和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是合理確定土地供應總量、結構和時序,落實最嚴格節約用地制度的重要依據;是優先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用地,促進產業轉型和優化升級,服務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障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支撐。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系統掌握土地、森林、草原、水、溼地、礦產全要素資源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夯實自然資源調查基礎和推進統一確權登記的重要措施;是嚴守耕地底線,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重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前提;對推動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龍江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次國土調查第三次國土調查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在全省範圍內利用遙感、測繪、地理信息、互聯網等技術,統籌利用現有資料,實地調查土地的地類、面積和權屬,全面掌握黑龍江省各種地類的分佈及利用狀況;細化耕地調查,全面掌握耕地數量、質量、分佈和構成;開展低效閒置土地調查,全面摸清城鎮及開發區範圍內的土地利用狀況;同步推進相關自然資源專業調查,整合相關自然資源專業信息;建立互聯共享的集影像、地類、範圍、面積、權屬和相關自然資源信息為一體的國土調查數據庫,完善各級互聯共享的網絡化管理系統平臺;健全各類自然資源的調查、統計和監測與更新機制。

本次調查分準備啟動、全面開展、統一時點、成果發佈、後期工作五個階段進行。2019年,進入全面開展階段,全面完成地方調查任務,報送國家進行核查,各地對通過核查的調查成果進行整理,並以2019年12月31日為調查標準時點,統一進行調查數據更新;2020年,完成統一時點數據彙總,形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成果,經國務院審查同意後發佈。屆時龍江大地的最新樣貌將會通過“一張圖”、 “一套數據”、“一個平臺” 呈現給社會各界。“三調”工作完成後,我們將持續開展“三調”成果更新維護和逐年開展新一輪年度自然資源變更調查工作,為“數字龍江”建設,提供山、水、林、田、湖、草、礦等全方位自然資源數字支撐。

鄂忠齊強調,目前,黑龍江全省各地將國家統一製作下發的正射影像圖,與該省國土調查數據庫套合,疊加林業、草原、溼地、河湖等自然資源相關專業調查、管理數據,已經完成了各地類預判和內業圖斑勾繪工作,全面進入外業調查階段。外業調查期間,各地將由專業人員現場逐個圖斑核實確認地類及標註信息,調繪圖斑邊界,記錄土地權屬等相關信息;同時,將使用帶衛星定位和方向傳感器的手機,利用統一開發的國土調查雲軟件,拍攝包含圖斑實地衛星定位座標、拍攝方位角、拍攝時間、實地照片及舉證說明等綜合信息的加密舉證數據包,上傳至國家統一平臺。各地在加緊數據庫建設,爭取儘早將成果提交省級、國家級核查,早日完成調查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