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縣石硐鎮推進全市蔬菜保供基地建設見聞

“第一年每畝地流轉費500元,還沒有我種莊稼划算。”夏子云說。

“估算土地畝產玉米700斤、產值700元。但刨除種子、農藥、化肥等費用以及大概10天勞力投入成本,種一畝包穀基本沒有多少純收益。”楊德學掰起指頭算了一筆“細帳”,又補充道“發展傳統農業是‘靠天吃飯’,簡直是‘賠本生意’。”

“一輩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突然叫我不做土地了,放不下啊。今後靠什麼維持生計?”夏子云還是猶豫不決。

“市農投集團入駐後,大家不僅可以坐收土地入股費,還將結合實際安排就近務工。村集體也會開發相應公益性崗位,優先考慮土地入股戶就業。”楊德學展望道,“現在農村都是老人留守在家,再過幾年大家沒勞動力了,許多土地面臨要丟荒!”

年近70歲的夏子云是息烽縣石硐鎮前豐村村民,當地有名種植能手;而楊德學則是前豐村支部書記。時值春耕春播時節,連日來,圍繞動員群眾出讓土地入股公司發展種植蔬菜,像這樣的“算帳場景”在石硐鎮前豐村等地頻繁上演。

息烽县石硐镇推进全市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见闻

前豐村基地建設中

4月初,貴陽市2.5萬畝高準標設施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園區一期項目在石硐鎮動工開建。前豐村作為石硐鎮“500畝產業壩區”之一,納入園區重要組成版塊推進。

前豐村距鎮政府駐地2公里,種植蔬菜已有20餘年歷史。該村先後組建成立前豐村番茄協會、大地農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息烽縣捷發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引領下,常年種植西紅柿300餘畝,蓮花白等葉菜1000餘畝次。

在前豐村 雖說村民們有著發展蔬菜特色種植的傳統習慣,但在更大規模推廣蔬菜種植的時候,因存在青苗補償費、土地入股金存在偏差等問題,不少群眾在出讓土地上還是有所顧慮。

園區涉及土地面積大,建設時間緊,牽涉群眾多且群眾思維轉變難。為打消村民疑慮,楊德學在給群眾算好眼前“經濟帳”的基礎上,還會向大家算一筆“隱形”的長遠“發展帳”。“大企業入駐帶動,建設標準規格高,道路、水利、大棚等設施配備更完善,市場銷售更有保障。有了蔬菜產業根基,扶貧攻堅、鄉村振興也就順風順水了。”楊德學舉例說,遠的不說,就拿前豐村臨近的省級農業示範園區石硐中康獼猴桃園區核心區涉及到的中壩、大洪村,以前窮得叮噹響。如今家家戶戶房屋立面、庭院建設等渙然一新,每家都開上了小轎車。“這都得益於園區輻射拉動,注入產業發展強大動力。”

從家庭經濟收入到全村鄉村振興,小帳連著大帳。在“算帳”過程中,群眾思想很快做通,個別“刁難戶”也各個擊破,大家普遍感受幸福生活大有奔頭。一來二去,陸續與村集體公司簽定入股合同,積極出讓土地支持蔬菜園區建設。

“僅用10天左右的時間,快速把園區涉及到的4000餘畝土地全部測量並簽訂合同。”石硐鎮黨委副書記張孟碧介紹,為配合抓好貴陽市保供蔬菜基地建設,石硐組建了由鎮黨員幹部,駐村幹部,村支部書記、主任等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同時抽調班子成員、中層幹部、一般職工組成8個工作隊,全面推開土地測量、矛盾糾紛調解、合同簽定等前期工作。截至4月11日,基地一期建設所需土地全部移交市農投集團經營,接下來,市農投集團將陸續跟進土地平整、大棚建設、蔬菜種植等階段工作。“激活閒置土地資源、解決就業、改善生態。”石硐鎮黨委副書記張孟碧信心滿懷,藉助市保供蔬菜基地落戶石硐,全鎮決戰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息烽县石硐镇推进全市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见闻

貓場村基地正在建設中

據介紹,貴陽市2.5萬畝高準標設施蔬菜保供基地息烽園區項目總規劃建設面積1萬畝。其中一期建設面積4130畝,覆蓋石硐鎮前豐、龍坪、玉龍等7個村31個村民組。今年10月將建成投用。二期計劃建設面積5870畝,主要分佈在息烽石硐鎮石硐村、新寨村,九莊鎮雞場村、魯力衙村。

主辦:息烽縣融媒體中心

融媒記者:羅建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