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一直向前的勇敢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倘若没有自省的精神、没有批评的意识、没有揭开疮疤的勇气,那么,这一定是一个虚假的国家,一个麻木的民族。鲁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将民族的劣根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将人性的软弱和卑劣公之于众,给虚假而伪善的做作一记闷棍,如同棒喝,将人从麻木不仁的沉睡中惊醒,这就是鲁迅对于中国的最可贵之处。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鲁迅是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鲁迅的文笔,有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其语言之精炼、句子之优美、思想之深邃,都是那个时代力压群雄而又独树一帜的,其作品至今让人爱不释手。

鲁迅的散文深沉,语言优美,无论是写童年的生活还是少年的伙伴,淡淡的情绪,悲悯的情怀,不虚假,不做作,将生活的沉重和生活的残酷,撕破给人看,有感动,有伤感,有悲凉。

鲁迅的杂文,逻辑性极严,节奏感极强,如投枪,如匕首,枪林弹雨中相搏,悬崖峭壁前力挺,孤军奋斗,背水一战。他是暗夜的明灯,以思想为光亮,照耀着贫瘠的土地和卑怯的人心;他是战士,以笔为弓,以文为箭,挑战的是国民的劣根性和文化的腐败处,让人不敢直视,却又那么震撼人心。

郁达夫热爱鲁迅,无以复加,一句:“鲁迅是中国唯一的美少年”惊天下,成为千古名言。主席有一句评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死前,遗言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所以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而我们这个民族,其精神中常常因为趋利避害而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奴性,强权来临,往往为自保而软弱,列强来临,为护家人而屈膝,外族入侵,当汉奸的每每可以比肩抵抗者。所以,鲁迅 “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可贵,也正在乎此。

当然,也有过对鲁迅批评的声音,不少,还很多。我觉得陈源的批评如鲁迅本人一样狠,他说鲁迅是一位做了十几年官的刑名师爷,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

李长之说:“鲁迅不是思想家。因为他没有深邃的哲学头脑,他所盘桓于心目中的,并没有幽远的问题。他似乎没有那样的趣味,以及那样的能力。”

批评人的,自然会招人非议,更会招人批评。有的可以听听,有的可以一笑置之。批评也是对的,能够批评和被批评,这才是思想的源头,不争论,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怎么会有思想的火花产生呢?这也是鲁迅的可贵之处。


帝国的脸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对鲁迅没太多好感,但有些东西还是要承认。

鲁迅伟大之处,在于看到中国人的很多劣根性以及文化中的问题,一一指出。

这很不容易。

以往的中国知识分子,多是抱残守缺,回避自己文化的问题。

在中国儒生的眼中,传统中国文化就是最好的,没有任何缺陷。中国人也是最好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民族。

其实,到了满清时期,无论中华文化还是中国人,都有很多问题。

必须要一场文化上的革命,才能扭转了,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鲁迅创造了很多含有劣根性的中国人形象。

关键在于,鲁迅又不是一味骂,也报有同情态度。

比如孔乙己。孔乙己的本性并不坏,通过他和孩子们的对话,就知道他心地还是善良的。

而他喝酒从不拖欠,说明他还是有做人的基本品质。

只是因为一心科举,导致没有什么生存能力,成为社会上的废物,底层的底层。

最终因为盗窃被打,双腿折断,活不下去,最终死亡。

再说阿Q,是被践踏的社会最底层,体力劳动者。

阿Q虽可怜,但也可恨。

他欺软怕硬。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不敢和这些人对抗,就欺负更弱小的小尼姑。可见,如果阿Q得势,和那些欺负他的人也会差不多。

再看,阿Q和所有人一样保守、怯懦。他对新事物根本的反对,害怕一切改变,乐于去观看杀革命党的头。虽然阿Q的生活几乎活不下去,他认为本能的维护封建统治。


还有,阿Q就厉害的,就是精神胜利法。

因为现实生活中,阿Q是被践踏欺压的最底层。

他在行动上不敢做什么,更不敢反抗,只能采用精神胜利法。

比如明明是他被别人打了,阿Q却精神胜利为“这次我被儿子打了”。

总之,这些鲁迅说的东西,直到今天也是存在的。

这就是鲁迅的意义。


萨沙


我最敬爱的鲁迅先生,这位伫立在清醒人群最前端的文化斗士;这位为国家民族兴亡而忧心忡忡的战士;这位深得后世人敬仰与爱戴的勇士,他老人家终于还是在暗夜的前行中缓缓倒下,做着一个冗长而温馨的梦。在他的梦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老水乡绍兴;是少年时单纯勇敢,套着银项圈亲切地喊着“迅哥儿”的闰土;是鸟语蝉鸣的百草园和窗明几净的三味书屋;是淳朴善良的长妈妈为你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是和儿时玩伴月夜行船,兴致盎然地欣赏着赵庄的社戏……

鲁迅先生巧妙的利用“狂人”之口,一语道破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饱受欺凌压迫的阿Q,尚且用“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苟且偷生,却也难逃命丧屠刀的悲惨厄运。在《药》里,愚昧无知的华老栓用尽毕生积蓄去换取一个蘸满革命先烈鲜血的馒头,只求为儿子续命。
在《祝福》里,历经尘世间所有痛苦和伤害的祥林嫂,带着屈辱和卑贱,迎着漫天风雪,倒在新年夜的一片祝福声中;心地善良的穷书生孔乙己沦为被打断腿的“偷书贼”,最终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排挤嘲笑中无声无息的死去……而今天中华民族不仅觉醒,而且正在崛起,只可惜,先生走的太早了,没有看到中国已经繁荣富强,正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安慶雜談


鲁迅是投枪,是匕首。

这是伟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不过,鲁迅那时代,很多人不喜欢他,尤其是文化界。

而且,无论左翼右翼文化人,都不喜欢他。

鲁迅,是被文化主流排斥,并被边缘化的文化人。

所以,其实鲁迅基本就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且,鲁迅战斗的对象,除了旧文化外,就是他的同类,无论你姓袁姓蒋,无论你是右是左。这不好,这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所以,鲁迅没有朋友,无论文化界内或界外。直到晚年,鲁迅才搭讪上一个在上海开书店的日本老板内山,而且算不上朋友,算知己吧。

鲁迅孝顺,热爱家庭生活。但他的家庭生活也是失败的。其弟周作人,另一位著名作家,指他不交伙食费,不讲卫生。更不雅的是,其弟指他偷窥弟媳洗澡,而且屡指不改,导致兄弟彻底闹翻。

但是,鲁迅还是伟大的。他了解同情社会底层,尽力为他们呐喊。他明洞当时社会和文化劣根,并探索改造

路子。鲁迅创造了杂文这种文体,并把杂文发挥到了极至,也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投枪和匕首,非常坚硬至命。

可以说,在杂文的精彩上、特别是其战斗力上:

至今无人能及!


庆阳亲王


我们常说我国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文明的一塌糊涂。可到了近代,我们似乎遇到了极大的问题,漫长的封建社会加上外敌的入侵,整个国体已经羸弱不堪,“东亚病夫”了都!

那么请问中国近代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是穷吗?是弱吗?恐怕都不是,贫弱只是表象,整个中华民族到了近代站不起来最主要的根源还不是这个,而是整个民族的麻木不仁,患了“民族痴呆症”。

当其时也,上至民国大师,各路军阀总统总裁,下至民国三教九流、黎民百姓,大家都梦游似得,有权的拼命用权,没权的甘愿当牛做马;有钱的就醉死梦生,没钱的就半死不活,看看杀头,权当娱乐;蘸蘸人血馒头,权当良药。

而鲁迅的作用,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那一声震耳发聩的“呐喊”:“起来吧,我的国人!”

可是国人哪有那么好醒好起来?他们该玩弄权术的还是在玩弄权术,该风花雪月的还是在风花雪月,该看杀头的还是在看杀头,该蘸人血馒头的还是在蘸人血馒头!

于是鲁迅先生就挽挽袖子,亲自来当国医了,他用如椽之笔饱蘸浓墨,一针针《阿Q》、《狂人日记》、《孔乙己》向国人那已经僵硬的肌体扎去!

鲁迅是国人精神科的大国医,大国手,而且绝无仅有!

你说鲁迅先生对中国重不重要?可贵不可贵?


蛙眼看天下


鲁迅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什么地位?我们暂且放一放,凡是读过鲁迅文章的人,或许心里边都有感触,我也读过鲁迅的一些文章,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很多,给我的感觉,鲁迅的文章也很一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多人写的文章,和鲁迅的文章相比,也不比他差,但却没有鲁迅的名气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就一点,那就是政治因素,鲁迅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文坛上有名气,是因为他更多的是充当了政治喉舌。是靠政治出名的,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对鲁迅,有一个评价,说鲁迅的文章,是刺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匕首,是刺向敌人的一把匕首,他不是一把利剑,一把枪?在近代,一把匕首的威力是可想而知的,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很简单,鲁迅的文章,仅仅相当于一把匕首,威力并不大,毛泽东的潜台词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但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前面那几个字,刺向敌人的,这就有了政治的含义,正是因为鲁迅的文章里受到了政治上的支持,才让他这把匕首出了名,所以,鲁迅之所以有名气,关键是在于他有政治立场,这是鲁迅成名的主要因素,至于说鲁迅的文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一、鲁迅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于改造国民性思想。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是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鲁迅所揭露和解剖的国民性的弱点,正是中国国民的一种精神病症的深刻反映,因而具有尖锐的,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鲁迅具有丰富的中西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文化识见,正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活着的传统文化有着超出同代人的深刻的认识,才使得他取得了超越时代,创造非凡文化业绩。同时,鲁迅式的思维的特点,具有开放性,批叛性和斗争性。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着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

三、学习鲁迅的新时代意义:(1)鲁迅精神首先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走着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因而张扬实事求是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也是鲁迅精神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的大地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对于现实中的中国人来说也是有着积极的精神导向作用的。(3)鲁迅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诸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严于剖析自己,往往胜于解剖别人与民族共忏悔的自我批判精神,时时想到的是中国,想到中国的未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内容,这些精神,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着长久的精神财富,发扬鲁迅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尊心,对于重铸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有着深远历史意义。(4)至于鲁迅在各个具体精神文化领域中对中国,中华民族文化所作的深刻反省,则更是直接为当今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思想材料…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不变的追求(文章摘选,后续提炼完善)


逐日风云74


鲁迅是先生。

少年时读鲁迅,许多人喜欢;青年时读鲁迅,许多人看法不一;人过中年,三读鲁迅,感慨万千,唏嘘不已。鲁迅先生!

上个月,刚读完周海婴著《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七十年》。这是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对父亲及周氏家族的回忆录。附录之六《鲁迅是谁》,我认为写的很好。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

首先是立人为本的思想。“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只有当具有个体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被确立起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

其次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鲁迅的骨髓,它使“立人为本”这个灵魂获得了支持。体现为一个人如何把“立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在自己身上。意味着能够把批判精神体现出来。鲁迅是自觉地把批判的重担放在了自己身上。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斗士。他对那些丑恶的、腐败的、麻木的、落后的现象怀抱如此深刻的愤怒。同时,独立思考也意味着文化与观念的创新精神。

三是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就好像是鲁迅精神与人格的眼睛,体现的是他的气度、视野和眼光。他的《拿来主义》文章体现了他积极主动的态度。一切拿来的东西都是为了我们自身的自强和壮大。

四是韧性的坚守。这是鲁迅精神的手和足。他从来没有被暴力和权力屈服过,更没有被软暴力所腐化和动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人敢说自己完美无缺,除了“朕即天下”的封建皇帝。读鲁迅先生,正是要读他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

附近的书店里,摆了新出的鲁迅先生著作《呐喊》、《彷徨》。这是鲁迅先生最好的作品。

鲁迅,是真正的先生!


刘易宁的一片大海


如果说鲁迅的可贵在于让中华民族认识自己,那么他对民族太严苛。

他只看见中华民族的丑陋。

其实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加上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鲁迅看见中国人全部的恶,沈从文看见中国人全部的善。

浙江的阿Q和孔乙己,湘西的船工和翠翠,都是真实的,谁才是中国人的代表?

愚昧、麻木是他们遭受的,不是他们的罪;富于人性与善良,才是中国人的魂。

鲁迅并不是要证明中国人都是阿Q、读书人都是孔乙己。

有的人却喜出望外,大喊大叫,快看快看,鲁迅揭示了中国人灵魂!

其实,中国底层,善良勤劳,“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又有什么不对?也值得讽刺?不觉悟?那么他革命去了,革命又不对,死得很滑稽(很解气?)——对笔下人物,可以这么穷凶极恶么?

后来——后来穷凶极恶成为很多中国人人生的关键词!

其实,中国读书人,历朝历代担当,虽坐牢杀头不惧,怎么孔乙己?善良、害羞,有什么不好,自鲁迅以后,很多中国人这两点失去,凶恶、无耻,以致玩今日头条的人们成天探讨怎么对付小人!

我不知鲁迅当年为何如此憎恨中国人!

鲁迅的可贵,自然是有的。

他的非凡的文学天赋和巨大的文学成就是可贵的。

他晚年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已经无师自通,先锋于世界,戏拟、恶搞,虚无、价值解构,到今天,全世界的无厘头文学和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才达到他那后现代的水准。

而在全世界,许多自命为作家的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不知道后现代为何物!

他们还在不停地告诉读者,有唯一终极价值有系统认识有绝对真理!

鲁迅早就不以为然!




大悔忆智冰


鲁迅的伟大是无可置疑的。鲁迅的知名度是由于毛主席的正面评价而极大提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鲁迅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作为一个大文豪大杂文巨匠,鲁迅的笔锋无论过去或今天看来都是极为犀利的。时代不同了,理解程度亦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尤其是对特殊人物的评价方面,这不奇怪,亦无可厚非。鲁迅依然是鲁迅,他刻划的小说人物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形象如此鲜活,如此令人痛心疾首,其艺术水平所达至的巅峰,是鲁迅之后中国文坛上至今无一人可以攀及,而其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引发的精神力量是震撼式的巨大。鲁迅留给中国文坛的遗产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虽然会有质疑的某些方面,但絲毫影响不了他的正能量的長期存在。任何伟大人物的身上都有瑕疵的存在,但不影响他(她)作为伟大的人物形象的光辉迸射。抓住一些非本质的小事作大去议论和加以评价历史人物,是今天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的一种令人无法摒除的讨厌之现象。且让它出现罢,风过处,尘埃歿,大地会一片清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