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2012年9月25日,遼寧號航空母艦正式服役,報道一出,舉國歡慶,中國從此告別了沒有航母的時代。遼寧號購於烏克蘭,前身是俄海軍“瓦良格號”,不知您是否知道瓦良格是什麼意思?“瓦良格”在俄語中就是維京人的意思,跟很多影視作品中的維京海盜是一家人。

從北歐斯堪的那維納出發的維京人可以分為三路,不過這三路大軍的行事風格可是完全不同。

東路的出發者主要為瑞典人,他們行至基輔,進入斯拉夫人居住的腹地,然後南下渡過黑海,抵達君士坦丁堡。這支維京人沒有抵擋住東羅馬銀彈的攻擊,成為了帝國的僱傭兵。更在公元9到10世紀領導和建設了基輔羅斯,就是俄羅斯的前身。2013年,普京大帝指示重編歷史教材,學者們提出31個歷史難題請普京定奪,排在首位的便是俄羅斯國家起源問題。普京給出一個很巧妙的意見,“領導早期東斯拉夫人部落的雖是外族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斯拉夫人沒有能力獨立建國。”普京所說的外族人就是來自瑞典的維京人。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另外兩路維京人均向西進發,這兩路又可分為北線和南線,北線維京人抵達蘇格蘭高地、愛爾蘭、格陵蘭,在11世紀時甚至到了北美洲,當時的北美還比較荒涼,沒有東西可搶,維京人沒看上。這隊人馬以挪威人為主,他們佔據了現在英國皇家自治領地的曼島(Isle of Man)作為據點,從爾控制了整個愛爾蘭海,愛爾蘭的都柏林、科爾克、利默里克、沃特福德均在這一時期建城。1100年,都柏林被諾曼人接管,而諾曼人則是南路維京人在法蘭西的後裔。

南線維京人大多來自於丹麥,他們侵掠歐洲北岸及英格蘭的東岸和南岸,向南甚至一直航行到地中海西班牙,對英國曆史進程影響最大的正是這支維京人。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北歐冬季長夏季短,筆者曾於5月初去挪威旅行,結果遇到大雪封山。對於古代人來說,這樣的生存環境過於惡劣。現在大家覺得去北歐看極光是件很浪漫的事情,但您換個角度想想,一天看不到幾個小時太陽,再加上沒完沒了的雨雪天氣,是讓人非常抑鬱的事情。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北歐都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地區。如今北歐經濟極度繁榮,民眾的幸福指數非常高,很令人羨慕。要是尋找幸福根源,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沒熬過冬天的人都自殺了,剩下的都是樂天派。

惡劣的環境使得北歐人天生壞脾氣,對世界充滿了悲觀情緒,所以北歐神話的終篇正是電影《雷神3》的片名——“諸神的黃昏”,世界完全被毀滅,包括奧丁和索爾最終都要戰死。

在跟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維京人打造了野蠻強健的體魄,當生存壓力驟增時,一大批維京人載著琥珀、毛皮、海象象牙,帶著他們的惡劣態度開始了史詩般的遠航和征服。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作為海盜,船隻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維京人的船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維京人的一切都與他們的船有密切聯繫。維京船形瘦長,吃水淺,靈活輕便,不但可以在海上航行,還可以深入內河航道,圍困巴黎的維京人便是駕船順著塞納河來到巴黎的。挪威首都奧斯陸博物館陳列著一艘出土的維京戰船戈科斯塔號,就是建於這一時期。當時的維京人已經掌握了潮汐的漲落,考古發現的指南針日晷在大西洋上指北精度在正負5度之內。但定位技術尚沒有準確的考證,傳說維京人可以通過一種類似水晶的太陽石的顏色變化來確定太陽方位,即使是陰天也不影響使用,這種說法實在過於玄妙,超出筆者的航海經驗,不敢妄加評論。不過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海盜船長都是獨眼了,因為他們不時地觀測太陽來定位。現在船上觀測太陽的六分儀上有好幾層鏡片保護眼睛,古代沒這樣的技術,久而久之常用的那隻眼視力必然嚴重受損。當然更靠譜的解釋是,海上光線很強,而船艙內缺少照明,海盜為了適應環境的快速切換從而發明了眼罩。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進入電影院的時候,眼前要漆黑好幾分鐘,要是在戰鬥狀態,這幾分鐘可是要命的哦。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儘管維京人的航海技術很厲害,但古代船隻畢竟依靠人力推進,速度很慢,維京戰船甲板又是露天的,無法擋風遮雨,凍死或者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見的事。有一次巨浪將120多隻海盜船撞上斯溫那治(Swanage)的懸崖上,人和船全部覆沒。維京人在征服之前便已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對勝利的渴望更加強烈。

8世紀末,維京人來到英格蘭西南部的多切斯特,當時的地方官員前往接待,受到了維京人一斧子劈在臉上的回報。初次施搶的海盜滿載而歸,消息不脛而走,風傳西方的修道院如何富有,防衛如同虛設,搶劫成了最快的致富手段,維京人視不列顛為狩獵場。劫掠成為固定職業,教堂是海盜們永不匱竭的目標,蘇格蘭歷任國王安葬之所——具有200年曆史的愛奧那島修道院——被維京人洗劫了三次,基爾代爾的修道院受難不下十四次。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維京人發現英倫諸島比他們的老家更宜居,便開始在蘇格蘭定居,但在英格蘭還沒有佔領足夠的地盤,直到海盜頭子“毛馬褲”的意外之死促使了維京人新的征戰。公元865年,曾經領兵包圍了巴黎,收取禿頭查理大筆贖金的“毛馬褲”拉格納·洛德布洛克(Ragnar Lodbrok)遭遇海難,漂流至諾森布里亞王國領地後被俘,遭受酷刑而死,他的兒子紛紛起兵為其復仇,其中最狠的是號稱“無骨人”的伊瓦爾(Ivar)。伊瓦爾自幼骨骼發育不健全,無法獨立行走,需要人抬著,但頭腦精明,有勇有謀,維京大軍在他的帶領之下,已經改變了當初瀕海作戰、搶了就跑的戰鬥策略,此時他們適應了平原戰,擁有了自己的騎兵,沿著羅馬古道一路向北,包圍了諾森布里亞王國首都約克,用計全殲了敵軍,以“血鷹”之刑殺死了國王。

歐洲列國035:英國(2)維京人,維京人來了

伊瓦爾佔領約克當作貿易站,接著向默西亞和韋塞克斯進軍,同時發動政治攻勢,與默西亞國王簽署合約,確立了伊瓦爾對諾丁漢的宗主地方。雙方暫時休兵,伊瓦爾回到約克第一次在英格蘭過冬。這種休兵對峙只是一種策略,一待軍隊完成休整,伊瓦爾便破壞諾丁漢條約,進攻東盎格利亞王國。國王埃德蒙抵抗失敗後被俘,在他拒絕放棄基督信仰之後,被伊瓦爾命人綁在樹上用亂箭射死。不久之後,伊瓦爾也死在了新的定居地愛爾蘭。編年史家稱他“沉睡在了基督的懷抱裡”,看來無論是北歐人還是英格蘭人,都對伊瓦爾尊崇有加。

殘暴的行為必然會引起被壓迫者的全面反彈,在英格蘭慘遭維京人蹂躪的之時,歷史上第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自稱且名副其實之人,被後人尊稱為大帝的阿爾弗雷德走上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