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平】慢半拍的維權機制更需“維權”

【朔風平】慢半拍的維權機制更需“維權”

​ 近期,一段“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立即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一時間奔馳轎車的服務和產品質量問題也被推到風口浪尖。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避重就輕,態度傲慢,逃避問題。央視探訪西安利之星4s店,交涉3小時對方不接受採訪。

一次個人維權,演變成了公共輿論事件,事件本身反映的問題觸痛每一個想追求公平正義的人。一輛問題車扯出整個賣車行業的黑幕,金融服務費、PDI檢測費、裝潢費、制定保險等等,這僅僅是汽車售後亂象的“冰山一角”,這些存在多年的問題讓4S點嚐盡了甜頭,為什麼車主們都隱忍不發,姑息遷就。又是誰給了4S店如此大的權利?究竟是什麼理由或力量,使他們敢拒絕國家級新聞媒體的監督?

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是理所應當的,每次都需要“撒潑”跳樓製造熱點這樣把事情鬧大嗎?有時候即便如此,也爭取不到自己的正當權益。不只是奔馳,不只是汽車銷售行業,生活中的其他消費領域都存在這種欺客宰客問題,交款前是大爺,交完就變孫子。售後形同虛設,反映問題推諉扯皮,一拖再拖,拖過質保期,消費者還能找誰,問題根本得不到解決。沒有足夠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和執法部門,這種事情靠著媒體曝光出一件處理一件,治標不治本。普通消費者該怎麼樣維權,這已經是很嚴肅的社會問題了。

這次事件需要政府部門調查清楚、公正裁決、嚴肅處理,不僅要給相關女車主一個滿意的答覆,也要向全國車主、社會各界以及廣大人民群眾一個交代,真正通過實際行動進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這起維權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線,要舉一反三,以此次問題為契機,深入發掘問題背後的具體原因,全面瞭解汽車銷售行業中的各類不合理現象,進一步加強汽車銷售行業監管,重點對汽車銷售的亂收費現象立案查處,嚴厲打擊巧立名目,變相加價的經營行為,真正通過個案推動整個行業亂收費現象、維權難現象的整治以及相關懲處制度服務措施的完善,不斷建立健全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有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力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只有監管力度加大,讓監管成為普通消費者真正的靠山,不讓這樣的鬧劇再次發生。我們相信,通過政府的主動作為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諸如此類問題將永遠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