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1.22 楊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錘骨 丹麥文化中心

12.17-1.22 楊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錘骨 丹麥文化中心

阿斯巴甜

展覽開幕:2016年12月17日 下午三點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 北京798藝術區706北一街 丹麥文化中心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亞努斯的詩篇

此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楊英吉近期創作的5組18件作品,其中包括攝影、攝影裝置以及藝術裝置。藝術家擅長通過使用傳統的黑白膠片影像以及具有現代感的透光材料,使作品間構建起強烈的矛盾關係,形成超越時空的對話。她運用黑白膠片、玻璃、古銀鏡和糖等元素進行混合創作。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羽毛,裝置

“藝術透露著我周圍的變化,與我內心記憶的呼喚,我從糖果中嗅出了辛味。”英吉創作的靈感經常源自她的個人記憶,其作品中透露出強烈的個體情感和直覺。觀者可以從中體驗到某種神秘不安的詩意以及宗教意味,以及藝術家對於這個時代所表達出的憂慮與不安。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朋友,細節

作為一個視覺藝術家,她常使用視覺藝術的形式來表達抽象的概念與想法,在過去也常常專注於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在媒介上她選用影像和攝影媒介,嘗試了有關生與死的主題,這些創作都起源於她的個人生活經歷和回憶。

但隨著她看到日益增加的關於人類故難的報道,她對自己藝術的創作產生了懷疑。

我開始問自己:“我用藝術可以為此創造些什麼?” 我開始尋找答案,看到的事件漸漸讓我可以把我的藝術和我們周圍的世界連接起來。我嘗試使用強烈的對比:年輕男孩的身體,扭曲、肢解的四肢,年輕女孩的身體與死昆蟲等充滿矛盾情緒的畫面,希望在傳達給觀眾病態的美感和劇烈的疼痛感的同時,呼應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諷刺:生活是美好的,但人類似乎正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關於藝術家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楊英吉

1989年出生於上海,201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系,獲得學士學位。目前就讀於慕尼黑造型藝術學院觀念攝影專業碩士。她的作品曾在亞洲和歐洲多地展出,2014 年,她憑藉“孩提的囚徒”(Prisoner of Childhood)作品系列,成為唯一一位入選哥本哈根夏洛特堡宮美術館春季展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同年,她的系列作品“春的臨終”在柏林鯤鯉(Kunst. Licht. Gallery)畫廊展出,展覽策展人為大衛·艾略特。同年,她的同名個展由北京亦安畫廊和家裡畫廊呈現。2015 年,英吉參加北京攝影雙年展與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第二屆實驗展。2016年參與上海影像博覽會“洞見”版塊以及慕尼黑Platform藝術中心群展等。藝術家曾獲得Fischer收藏基金德國斯圖加特藝術家獎、法國巴黎Prix Pictet 大獎賽全球攝影藝術家提名以及德國DAAD藝術家獎學金等。

12.17-1.22 楊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錘骨 丹麥文化中心

錘骨

藝術家:艾恩(Arnd Christian Müller)

展覽開幕:2016年12月17日 週六 下午三點

展覽地點:北京798藝術區706北一街 丹麥文化中心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人們總是不斷去探索和開拓,也同時不斷遺忘和丟棄。作為一名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德國藝術家,艾恩曾目睹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在這裡用記憶收藏逝去的時光。1969年生於德國的他在慕尼黑時曾學習木工和室內設計,自2000年移居中國,他常在工作之餘行走於不同城市的建築施工現場,並被那些由工人們自己製造的粗糙而又實用的錘子深深吸引。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它們往往獨一無二,因為工人們會因為某項特殊的工作需求在現場製作適用的錘子,他們提前想好錘子的形狀及重量然後就地取材,有的在廢棄的錘頭上焊一個新的把手,有的是把多餘的廢料組裝起來,一邊使用一邊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人體工學。這些在城市化進程中無論是拆除還是重建都會用到的錘子,既扮演著“毀滅者”的角色,又蘊涵著“造物與新生”的力量。它們每一把都曾被工人使用過,並記錄著城市和國家的歷史。

12.17-1.22 杨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锤骨 丹麦文化中心

本次展覽的入口,艾恩將呈現用113把錘子構成的裝置作品《鐵錘豎琴》(Hammer Harp)。被掛在脆弱細繩上的錘子,排成一排,懸於空中,看上去像是精緻的樂器。輕輕一碰,或是一陣氣流都會使錘子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噹聲。因為場景的重置,它們的內在與外在相脫離,並處於一種失重、懸浮的狀態。艾恩希望到場的觀眾通過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的多重體驗,來探索和思考“價值”作為“無差別人類勞動”的相對性,以及所謂“創造”這一行為的當代意涵。這種激烈與平和、流動與靜止之間轉瞬即逝的不穩定性,也貫穿於艾恩的諸多其他作品之中。

12.17-1.22 楊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錘骨 丹麥文化中心

同時展出的還有艾恩於2016年最新拍攝的錄像及攝影作品《鐵錘工人》(Hammerer),它記錄了來自北京、博山和溫州的十七位將自己的鐵錘貢獻給藝術家的工人。這些攝影作品將以半透明材質的裝置展出,位於丹麥文化中心三層陽光充沛的空間。艾恩認為,在他所有的項目中,很多靈感都有賴於物品收集的過程,而最終的裝置又往往使物品脫離其原有功能。然而,他並不希望觀眾僅僅看到作品,而忽略這些材料和它們曾經的所有者之間的關係。《鐵錘工人》為他所有的鐵錘系列作品提供了有價值的背景信息,讓我們將每一個鐵錘與一張張面孔和一個個故事聯繫起來,並通過艾恩的作品看到生活的模樣。

12.17-1.22 楊英吉:阿斯巴甜|艾恩:錘骨 丹麥文化中心

elvita威的生活便籤

北京文藝活動分享平臺

訂閱完整版文藝活動 請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