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在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和嘉陵江之間,有一座美麗的小城——鹽亭。這裡自古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交匯點,是軒轅黃帝的元妃——嫘祖的出生和歸葬之地,有“華夏母親之都、嫘祖故里鹽亭”的美譽。

鹽亭歷史人化豐富,素來以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而聞名全川。千百年來,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後孕育了人文始祖嫘祖,中醫始祖歧伯,唐代宰相李義府和嚴震,韜略家趙蕤,宋代詩書畫大師文同, 佛學大師袁煥仙,國學大師蒙文通等一大批華夏英才。在嫘祖陵、鳳靈寺、蓮花湖、筆塔等多處名勝古蹟和舞蠶龍、水龍等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一段尋根問祖的旅行,追尋歷史的昨天,拜訪文化的起點……鹽亭,一座你不可錯過的古韻之城。

西部花都是鹽亭一道鮮豔美麗的屏障,在西部花都花千谷基地,溪流縱橫,村落棋佈,山丘橫臥,桃李點綴觀,可觀賞、採摘、騎遊、品美食 ....讓人花的海洋中感受春色如許,生機盎然的景色。

然而光有鮮花的錦色是單調的。位於嫘祖陵風景區旅遊交通樞紐線上,西部水產則給你帶來清風悠涼、塘田碧波的田野景緻。西部水產可觀花賞荷 ,休閒垂釣,稻田摸魚、清水捉蝌蚪、秋採蓮子、冬挖蓮藕,可也可品嚐特色野生大河魚。

嫘祖陵是鹽亭文化最龐大的根系代表。在這裡,每位到訪的遊客都會重新認識這位中華始母——嫘祖。嫘祖陵位於金雞鎮青龍山,顓頊始建,蠶叢補建,文翁擴築。整個建築分陵墓主體、祭祀廣場、陵道三部份。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在嫘祖湖邊,有《長短經》的作者、李白之師趙蕤親筆撰寫的《嫘祖聖地》碑文還原了歷史原貌,把嫘祖一生功績,嫘軒宮的地理形勝,宮裡人物塑像,描寫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表達了炎黃子孫的愛母深情,向人們述說著中華母親嫘祖不老的傳說和萬世功績。

古韻十足的鹽亭,也有現代的一面。燈光幻變的兩江廣場、鹽亭外灘、地標性的建築筆塔、行人如織的十字街步行街…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在這華燈初上的夜色裡,這些不可多得的好去處,迎著鹽亭悠悠然的晚風,散步放鬆,體味這座古城在霓虹燈下的別樣味道。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推薦路線:西部花都→西部水產→嫘祖陵→兩江廣場→鹽亭外灘→筆塔(文化之旅)

相傳,五千年前,嫘祖在此建了西陵部落第一個絲綢貿易市場。從此後,源源不斷的絲綢經這裡通往各地,甚至通過絲綢之路貿易輸送到西方國家,促進了各民族經濟與文化交流,於是人們就把這座山稱為“絲源山”。絲源山距高燈場約1.5公里,山勢綿延,與九個山峰連接,形為一條巨龍橫臥。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在鹽亭,最讓人心馳神往的還是這座玉龍山。玉龍山原名嫘宮山,因黃帝元妃嫘祖曾於此山結廬居住教民養蠶而得名,主峰高聳入雲,登臨遠眺,腳下的千百座小山如同鋼鐵衛士拱衛著玉龍山,自古便有“一峰獨秀群山拱”之美稱。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頂峰主廟復建於明代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清朝道光年間,嫘宮山被改名為玉龍山,五層七十餘間的廟宇,古色古香,掩映在森森的古柏林中,宛如瓊樓玉宇。 玉龍山,留下了許多黃帝與嫘祖的美談。“金馬流丹,龍蛇走馬”的故事至今家喻戶曉。 每年農曆二月初十(嫘祖誕辰),周圍十里八鄉的農民都扶老攜幼雲集玉龍山,人們或朝聖,或焚香,或跪拜,或燃放鞭炮……場面人山人海。

玉龍在上,自然也少不了鳳凰盤旋,鹽亭不愧為“龍鳳呈祥”的一塊寶地。鳳凰山景區位於縣城東彌江橋(即廊橋)東岸之側。鳳凰山像鳳凰展翅座落在潺水之濱,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明。嶺峻而草綠花香,林茂而松柏參天。神清氣爽,風和日麗。蟬鳴枝頭,蝶舞花間。“春有鮮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景色,各放異彩。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峰頂是紫雲繚繞的“董叔亭”,山腰是綠波掩映的佛教勝地“鳳靈寺”大雄寶殿、韋陀殿、觀音殿、圓通寶殿、天王殿、地藏殿、臥佛殿、講經堂、藏經樓、佛學家袁煥仙先生“靈骨塔”和他所創立的“維摩精舍”等景觀建築錯落有致分

布在景區內。整個景區仿明、清的傳統古典樣式建築構圖,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頗具宏輝高華、堂煌典麗、古色古香的風格。

推薦路線:絲源山→玉龍山→鳳凰山(山景之旅)


訪嫘祖故里,遊古韻鹽亭


古韻悠久的鹽亭,醞釀深深的歷史之酒,等待著你來啟壇開封,一品起源之韻味。華夏母親之都,世界絲綢之源,嫘祖故里鹽亭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