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妈妈批评17岁男孩跳桥,现在的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金融进阶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分为几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从家庭教育来讲,最关键的的时期就是幼儿期。也就是三岁到六岁这段时间。

幼儿期的孩子,既是自我意识萌芽并急剧增强的时期,同时也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开始有意识观察社会的时期。我们也许都知道孩子到了青春少年期会进入一段叛逆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叛逆期并非仅仅一个,而幼儿期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在这时期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最为重要,对孩子未来成长方向也最为关键。

以本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幼儿期的孩子,我们首先就是要立规矩!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了时间必须做应该做的事,对人讲礼貌,不欺负别人等等,不胜枚举。总之,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怎么样的,在孩子幼儿期就必须全部灌输和教给他。这个时候的家长,必须要有家长的威严和威信,不能软弱,更不能娇宠。

其实,孩子幼儿期毕竟还是弱小,这个时期的管教,只要家长坚持原则,终将会事半功倍。而一旦孩子在幼儿期养成做人的规矩,就意味着孩子的是非观已初步成形,以后到了青少年期,只要不出意外,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就容易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正面引导,孩子的人格,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很容易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会轻易被其他事物所蛊惑被带歪。所以,俗话说,三岁知到老,说的也就是这意思了。

话到这里,我们回到回答问题的正题。

一个十七岁的孩子,面对妈妈的批评,选择了跳桥轻生。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也不管妈妈的批评对与错,本人认为这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做为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占据牢固的地位,我不知道这个家庭平时是不是缺爱的家庭,但亲情淡薄是一定的。第二,这孩子也许缺乏挫折教育,或者说从小听多了表扬而听不得批评。第三,小时候家长的教育不到位。在孩子是非观已经不正的情况下,17岁的孩子可能仍在青春叛逆期,这时候的家长越多教育往往就越是适得其反,导致了类似事件的发生。

归纳起来,我们无法评定这事件双方的对错,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个家庭教育孩子错过了最佳时期,导致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家长已无法掌控他的成长方向。


杭州匹夫


与其说,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不如说,家长先学会如何自我成长。

在教育这条路上,父母首先要学会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并教会孩子好好说话,好好沟通。


任何的纷争和殴斗,都是在不良的语言暴力下被扩大的。所以学会沟通,才是根本。

语言的暴力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1. 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即使她做错了,请你指出并告诉她,她应该,怎么去做才是对的,找出解决办法。

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他做错了什么,并且绝对不能羞辱或随意定义你的孩子。


2 .父母请控制好情绪

视频里,妈妈把车停在路中间。 她不曾想过,这种行为这会给社会,给交通带来什么影响。却任凭自己的情绪在马路上,在车里得以宣泄。 试问,作为父母,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却不停的指责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


其实对待这件事,也会有语言说孩子不够开朗,孩子太极端。

但是,真正的根源还是一个不会和父母沟通的孩子,和一对不会和孩子沟通的父母。哪个孩子不犯错,但是哪个犯错的孩子不怕被惩罚?不怕被批评?在语言的暴力下,没有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举措。

相信有良好的沟通,大家都不会发生这种让人后悔一生的悲剧。


食育秋千


怎样做好父母,怎样在孩子如白纸般心灵上绘出美丽的图画,是为人父母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没有固定模式和参考答案,也没有人告诉你对错,最怕当你知道错了的时候,已经一切无法挽回…

其实教育孩子的实质就是教育自己,最健康的成长方式就是家长在进行教育孩子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和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还是品德素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儿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观察和模仿是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

老威特曾经说过:所有的孩子都像我们大人一样。

父母对人的尊重,是孩子学习的内容;父母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是磨炼孩子意志的最佳手段;父母对事业的执着,对学习的热爱,是孩子努力学习的标榜;父母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培养孩子对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家长要运用好手中的画笔,学习良好的方法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一生。

首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正确影响孩子,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古语言: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父母的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如同火山底下积累的岩浆。岩浆越厚实,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

其次,家长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此,想要孩子品德高尚,家长首先要要求自己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文明礼貌,是非分明,乐于助人。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想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知识和信息量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家长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更新知识量,以便对孩子进行辅导和教育,还可以提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不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益友还是求知的良师。

第四,家长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来说,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因此,父母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情绪好,家庭氛围和缓,孩子会在开心快乐中成长;父母经常怒气冲冲,孩子会一直处于心惊胆战,不知所措的状态中,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作为父母,要经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成长。孩子的每个阶段成长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不同的,家长要从孩子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的成长,不能顾此失彼,只在单方面重视孩子的学习或者人际交往。

家庭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事塑造孩子的优秀品格,而孩子的优秀往往源于父母和他的生长环境影响。


程小Yao


其实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了,17年辛勤的养育与陪伴都化作了那几秒的陨落,孩子用自己的生命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母亲将用一生的痛苦警醒世人,就像一面镜子,世人都会从中找寻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