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洪洞县,承源上古,缘起尧舜,有着五千年不曾间断的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很珍贵的文化遗产财富。著名的作家李存葆先生曾说:“洪洞,华夏的大半部古文明在你这里浓缩;临汾,你是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的地方。”


一、创世文化

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文化是人与动物告别的标志,创世文化则是人类文化的最早起源和萌芽。洪洞县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根深渊长。如果说文化就是人化,洪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能够回答人从哪里来,人怎样才从猴变成人,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从采摘文明走上了农耕文明。洪洞的地下文物,地上遗存以及口口相传的历史及古老典籍的记载,相互呼应,相互佐证,说明伏羲女娲的神话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史实,虽说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伏羲降牛伏马,一卦开天等故事不是很详细、很完整,但是几千年来一直活在洪洞民间的故事和传说,语言与风俗,则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传承了几千年的这种活的“创世神话”。

二、汾河文化

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洪洞从地域上讲属于典型的黄河文化,从行政隶属而言则应该是属于“晋文化”。但是洪洞文化又是比黄河文化和“晋文化”起源更早的一种文化,或者说它是“黄河文化”和“晋文化”的源头。因为洪洞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又很有特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历史上山西的河东、河南的河洛、陕西的关中,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黄土地、黄河水、黄皮肤是黄河文化的特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怒吼,无坚不摧,勇往直前,排山倒海气势,则是黄河文明的精、气、神。

洪洞不仅具备黄河文化的诸多特点,但是它又有别于整体的黄河文明,甚至比黄河文化更古老。洪洞位于汾河中游,是典型的汾河文化,无论从考古发掘还是历史记载,汾河流域的陶寺文化,汾河的治理远比黄河的治理要早,从氏族社会向国家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洪洞最早应属“沈实”地区,所以近几年不少学者都认为“汾河文化”才是中华文明更早的一个源头。

三、根祖文化

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谁?我的根祖在哪里,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经常思考的问题。“树有根,水有源”。根就是物体的基部,事物发生的本源。中华姓氏文化也像株参天大树,它延续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根”。寻根问祖,溯本思源,敬奉祖先,缅怀祖德乃中华民族的美德。姓氏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大发明。隋唐而上,官有簿壮,家有谱系;其后,国有史,家有谱。所以根祖文化无异于国史。“人而不知其家所自出,则涣若鳬雁”。寻根问祖就成为文化研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华夏姓氏起源于远古的神话时代,伏羲女娲是我们最早的祖先,风姓是中华第一古姓,炎黄二帝的后代及其诸位大臣的封国,则是中国最早的25个姓氏。之后不断分化繁衍,一姓一氏变成了多姓多氏,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内涵丰富、多元的华夏姓氏文化。如果说华夏同根,万姓同祖,其主根就在洪洞,洪洞丰富的根祖文化,是一种姓源的认同,是一种地缘的认同,更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根是草树花木的开始,也是一切植物的基石。我们说:洪洞——华人的老家,就是因为洪洞是雄厚、古老和旺盛的根祖文化的生命源,是因为洪洞这株老根,似山似石,深深地扎在了大地之下;是因为洪洞这根老根,有着女娲补天的勇气,有着伏羲开天的智慧,有着生机勃发,穿山扎石,吸取营养,传递水分,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因为洪洞这根老根,不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根祖,又是中华几个大姓的开姓始祖,又是几千万明代遗民后代唯一可以回望的家园。

四、乡土文化

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几千年来,洪洞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为主的乡土社会。不仅是我国史前农业发展的源头,而且是中国水利社会的源头。在洪洞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乡土文化。

比如,在建筑文化上至今仍然保留着人类最早的窑洞式房屋,以及地穴院落。在日常用品方面,仍然保留着红山文化中遗存的陶器文化。

“乡土文化”或者说“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是围绕着“农耕文化”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美国农业科学家金(F·H·KING)曾以土地为基础描述中国的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与“土”的循环。人从土里生,食物取之于土,泄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因此,中国农业不是与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协和农业。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乡土中国”的概念。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洪洞文化中“乡土文化”的特点非常明显。有史前农业发展初期的“舜耕历山”,有水井、有窑洞式的房屋,有维持了几千年的水利社会,有围绕水利的村民自治组织,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和农业文化遗产。在工业文明已经积累了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难,亟待向生态文明过度的今天,洪洞的乡土文化资源就显得更为珍贵,“乡土文化”的传承和记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农耕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

五、英雄文化

洪洞:华夏大半部古文明的浓缩,抓一把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汁液


英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最高标准,是人生的样板,洪洞文化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众多的英雄庙宇。不仅有十几处伏羲、女娲的庙宇和陵寝,还有众多的关帝庙,有分水英雄的好汉宫,有儿媳救公公的舍身崖。特别是在一个县里仍然保留着十几通烈士纪念碑。

洪洞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沃土,伏羲、女娲是历史上全民的英雄,尧舜是中国的圣人,皋陶、师旷又是有盖世之功的英雄人物。由于有着这种英雄文化的传承,所以洪洞人,不仅崇拜那些历史上的伟人、超人,而且尊敬那些不畏强暴、刚直不阿、品质优秀,为善乡里的普通人和凡人,并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内在的价值尺度和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