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下阳明堡

夜袭阳明堡使雁门关下这个千年商贸古镇声名远扬。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有慈禧“避难”时借宿的“和府”,誉满三晋的“代县熬鱼”也出自这里。


雁门关下阳明堡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


阳明堡位于代县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西与原平市崞阳镇接壤。国道108线和208线在此交汇,京原铁路由此经过。阳明堡一般是指阳明堡镇的堡内、南关和东关3个行政村,本地人称“阳明堡三关”;阳明堡又特指堡内行政村,即历史上最古老的阳明堡。

阳明堡最早称羊头城。相传,春秋时期晋大夫羊舌叔向押解一批犯人经过此地时,适逢阳明堡一带久旱无雨。羊舌叔向即令犯人停留祈雨,并宣布:如祈雨成功,就地免罪释放。犯人们在炎炎烈日下烧香敬裱、伏地叩求。不日,果真连降透雨。龟裂的田地吸饱了乳汁,草木焕发出生机,百姓奔走相告。羊舌叔向诚而有信,释放了所有犯人,但他最终因此被晋侯处死。当地百姓为纪念他,起土筑城为“羊头城”。后来,当地一位官员将羊头城改为羊明堡。宋平治二年(1065年),又改为阳明堡。在明代,阳明堡为王朝的雁门军事防御体系“十二联城”之一。

阳明堡人为纪念羊舌叔向,在村内建了羊舌祠。千百年来,羊舌祠屡毁屡建,香火不断。据祠内现有碑文记载,羊舌祠在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修,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屡有修葺。2014年,在国家和当地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羊舌祠进行了全面大修和复建。阳明堡堡内庙宇众多,从东往西有五道庙、普渡寺、龙王庙(下野庙)、羊舌祠(大庙)、文昌寺、老爷庙、奶奶庙等。

历史上,阳明堡是雁门古道的起点或终点,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经商通贸的重要枢纽,也是茶马古道、晋商驼队和走西口的商贾云集之地。明清时期,阳明堡堡内商铺门店40余家,商号有兴胜永、庆元德、兴隆合、义和永、恒义久、万盛源等。贾家、刘家是名门望族。南关王理道街的刘氏家族在土默川以种高粱、酿酒为主业,他们酿造的“刘缸坊酒”誉满内蒙古草原。在阳明堡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十二南关一柳沟,顶不住王里道一圪嘟。”意思是说南关和柳沟两地的人家加起来也没有刘家财产多。王理道街的刘氏宅院至今仍显示着当年的风骨和辉煌。

雁门关下阳明堡

羊舌祠


雁门关下阳明堡

阳明堡王理道街刘氏宅院


雁门关下阳明堡

和府老屋

“和府”是阳明堡堡内贾家大院的俗称。相传和府的始建人贾秉衡当年是清议叙员外郎,阳明堡贾氏第十六代传人。贾秉衡在京城开了个商铺称“天福楼”,专门销售香火蜡烛,是皇家御用祭祀用品的供应商。贾家与朝廷内务府总管和珅府是一墙之隔。和珅被嘉庆皇帝抄家之前,他的家人为减轻主人的罪责,也出于与邻居的交好,把一大批金银财宝隔墙扔到了贾家院内。贾秉衡既不敢报官,也不敢私藏,就把这些金银财宝秘密运回代县,在老家阳明堡建了一座豪宅,为表示此院乃用和珅银钱所建,遂将宅院称之为“和府”。

和府当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六座相连的四进院组成,是典型的清代民居。“水流传席”是和府的一大特色。传说,当年和府内有一条宽0.8米、深1米的石条砌成的人工循环水渠,这股水是从数里之外的崔庄引入的。贾家夏天在凉亭宴请宾客时,厨房的人员就把做好的菜肴盛入盘中再放在特制木盘内,然后把木盘放入水中。木盘顺流而下,自动传送到凉亭下,再由家人从水中将盘子端出送至亭上。至今还能从和府的废墟下看到当年水渠的遗迹。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北京逃往西安,途经阳明堡时,就住在和府。光绪皇帝看到和府中堂的一幅“五世同堂,一心念佛”的条幅后,即兴补成“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慈禧驾临的次日,适逢贾秉衡小女百日庆典。慈禧将此女揽入怀中,一番称赞喝彩。相传,和府的珍宝无数,最有名的是玉白菜、玉炕沿和珍珠翡翠帘子。尽管没有人见过,但对代县人来说,却是妇孺皆知。



雁门关下阳明堡

和府“水流传席”渠道遗存


从古至今,阳明堡人始终聪明勤快,敢闯敢干,开饭店、跑运输、办煤台、搞发运,他们都敢去试。改革开放初期,阳明堡在晋北一带便有“小香港”之称。在阳明堡,人人身怀好厨艺,家家都能开饭馆,即便是普通的蔬菜和五谷杂粮,阳明堡人都会做成美味佳肴。过去,村民大多数以餐饮业为主要收入来源。阳明堡的饭菜粗粮细做,清爽可口,价廉物美,具有地方特色。誉满三晋的“贾五熬鱼”(外地人称“代县熬鱼”),就出自阳明堡。红面鱼鱼儿、酸菜火烧、驴肉碗饦儿、豆面捞饭、粉浆稀饭等,都是阳明堡饭店的招牌菜。外地人经常开着车专门到阳明堡美餐一顿。大运高速公路未通车前,108国道阳明堡沿线的饭店最多的时候有470多家,高速公路通车后客流量小了,现在的饭店也有六七十家。

抗战初期,为配合忻口保卫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三营于1937年10月19日夜,突袭了日军占领的阳明堡机场,击毁敌机20余架。此次战斗,取得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开赴抗日前线的首次胜利,削弱了日军进攻忻口的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持了忻口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作战,成为抗战史上的经典战例,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地位和影响。从此,阳明堡声名再次远扬。

2006年,阳明堡镇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雁门关下阳明堡

杂草丛生的阳明堡机场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