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員工不滿意薪酬,績效激勵不夠大,怎麼辦?

員工關注的績效模式,才是老闆真正想要的模式!

點擊右上角【關注】”“創新薪酬績效落地”頭條號,私信回覆“學習”,贈送您價值9800元的學習視頻、資料一份,掌握豐富、創新的薪酬績效激勵技巧。

我們知道,阿里巴巴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領頭羊,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後起之秀小米的掌門人雷軍卻是馬雲和馬化騰的前輩。在雷軍出色的投資行為中,他曾成功的與阿里巴巴、騰訊QQ擦肩而過,做出了讓他抱憾終身的兩次選擇。

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早在90年代初,雷軍已經是享譽全國的人物了,在創辦小米之前,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雷軍曾成功投資了UC瀏覽器和YY語音這樣的上市公司,雷軍也從此變成億萬富豪。在其投資名單上,還有很多成功的企業。

而彼時,馬雲和馬化騰事業才剛剛起步。創業初期,為了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兩人都曾找雷軍投資過,但是都被他給拒絕了。

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據瞭解,馬雲在初創阿里巴巴後,曾找雷軍投資。雷軍當時並看不上他,覺得馬雲說話時吹得太狠,動不動就是幾百億、幾千億的生意。雷軍當時就被嚇到了,據一些媒體報道,其手下人告訴他:“這人獐頭鼠目的,滿嘴跑火車,是不是做過傳銷?”,“他說自己項目這麼大,怎麼看都覺得是騙子”!最終,雷軍婉拒了馬雲的融資請求。

雷軍做事一向穩重、謹慎,他在對媒體的採訪中曾表示,自己選項目的原則有兩個:項目不熟不投;人不熟不投,要儘量把風險降到最低。如此看來,拒絕馬雲在情理之中。

不過,有意思的是,多年後,雷軍創辦小米,卻獲得了阿里的雲峰基金投資,曾將阿里拒之門外的雷軍,不知在接受阿里投資時是何樣心情?

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雷軍說:他做VC的旗幟很鮮明,就是告訴大家我只投熟人!如果有像當年馬化騰讓他購買QQ的情況,他也不會投資,因為首先他和馬化騰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來圈錢,其二,他對當時QQ的前景表示堪憂,所以,也放棄了。

1、現在大部分的老闆都是盡願每年換車換房,口袋中有錢也不願給工人加工資,也不願每月把工人工資發清,老闆的心有多黑,只有他自已知道,所以找不到工人,活該。

2、工廠無工會,沒有人替工人說話,累了,苦了,貢獻了,自己一無所有,最後只有虧工資走人,天生一人,必有一路,東方不亮,西方亮,健康人生,輕鬆工作,加班必有合理的加班費,不然,枉活一生。

3、社會正在進步,打工仔已經換了幾代人,新一代的打工仔已經不像老一輩的打工仔那些容易糊弄了,沒有誠信的老闆沒有人性的工廠最終會被淘汰的。

我們都明白,工廠裡面大部分都是傳統的薪酬模式——固定薪酬,再者就是加績效工資。

在固定工資模式下:

員工幹多幹少都一樣,怎麼可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1、人是自私的,只有自己為自己乾的時候,動力才是最強的。企業又不是自己的,沒必要拼命。

2、人的行為要得到及時反饋,才會有持續下去的東西。面對枯燥的工作,隨便做認真做還不是一樣,對收入沒有影響。

3、人是懶惰的,無利不起早,利益在哪裡,著力點就在那裡。

4、人的每個行為,都是有目的,不存在無意義的行為。

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要激發員工積極性,該如何更合理的設計薪酬呢?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工資

3、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4、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什麼樣的薪酬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 給員工增加加薪的渠道,讓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高薪
  • 將員工的薪酬與價值結合起來,員工獲得高薪資,企業獲得高績效,實現員工和企業的互利共贏

推薦高激勵KSF薪酬全績效增值加薪模式

雷軍=馬化騰+馬雲雷軍憑什麼這麼牛?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模式,要求員工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KSF的操作方法:

  • (1)提升薪酬的彈性,彈性部分佔80%以上:越有彈性的部分越具有創造性和激勵性。
  • (2)將員工的價值進行明確指引,將價值分類定價,創造多少價值獲取相應的薪酬回報。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多創造多回報。
  • (3)將產值量化與價值量化相結合,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深入分析價值模式與產值關係,讓兩者相得益彰。

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1、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獲得高薪,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2、員工的薪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結合,你只有乾的多,你才拿的多

3、公司整體會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員工幹活的動力更強

總結:

對於員工,企業的激勵性一定是需要豐富化!只有利益趨同,利益分配合理到位,企業才能真正打造一支狼性團隊!老闆也不再為目標達成而苦惱!

未來不再有公司,而是講平臺!如何留住優秀的人才,共同搭建一個生存的平臺,是每個企業老闆的應該努力的方向!老闆的思維沒給改變,企業績效管理不能升級,你永遠只是一位幫別人家公司培養人才的“好人”!用好的機制,讓你的員工員工一起分享成果、一起創業,一起共贏發展吧!

  •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 更多行業案例內容,歡迎關注“老闆與員工共贏”,持續分享更多幹貨!
  • 如您正面臨企業識人用人、薪酬績效以及合夥人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和我私信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