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大師的書法名冠天下,但為什麼有些人還能指出不足之處呢?

星月齋主


啟功大師的書法名冠天下,還有人能指出不足之處,究其實,麓風軒認為有三種原因:

1、啟功先生是當代書法大師級人物無疑,但學海無涯,藝無止境,任何一個人對藝術的追求都是有限的,因為“吾身也有涯,而知無涯”,窮其一生也不可能達到完美的程度。即使是王羲之再世,也只是中華書法藝術史上聳立的一座高峰,誰又能否認他就不會有不完美之處呢?!


2、藝術欣賞,可以用蘇東坡的一句詩來說最恰當不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角度會有有不同看法,不同的眼光又能發現不同的美景,對一件藝術品或一位藝術家的成就,有不同的看法也實屬正常。

3、當然,也不排除還有一種情況:任何時代,任何事情,總也會有一小撮人,以所謂的藝術批評名義,以貶低別人為能事,藉以抬高自己。但這並不能損害偉人的偉大,只能襯托小人的渺小。

各位讀者朋友認為說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交流。

(附圖:啟功行書墨跡臨《米芾苕溪帖》)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書法藝術的欣賞和品評,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的審美能力,但由於每個人的趣味、觀點丶文藝修養、審美標準不同,對同一件作品以至同一個書家,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就連名動天下的書聖王羲之,著名書評家張懷瓘在《書議》中還說他的草書,“有女郎才,無丈夫氣”。

對於開雄強書風之先河的顏真卿,南唐後主李煜也曾批評其:顏書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叉手並腳田舍漢。


對於初唐名家虞世南和歐陽詢,張懷瓘也認為: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啟功先生,是大學問家、鑑定家,此外才是書畫家,相比前面提到的大家,顯然差了很多。

至於他的書法,有人讓為其特點是乾淨、安靜、有書卷氣,但同時,他的字筆法簡單,韻味稍差。此話不無道理。

所以,對待大家,我們要正確認識,既要看到其長處,更要認識其缺點,這樣方可揚長避短。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各自的審美觀不同,對書法作品的看法不一樣,修養不一樣,評論的目的不一樣,就出現這種說法。我認為,這很正常,無須對其指責。



網上,一些網友見到字,見到書法就評論一番,這已成為見怪不怪的事了。

昨天,我發出了幾幅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有網友一上去就說:“沒一幅真跡!” 就好像他很懂啟功的書法似的。後來,我到這個網友的主頁瀏覽了一下,他的帖子沒有一個是文化方面的,而且只有幾個評論,粉絲也只有幾個。



啟功先生的書法基本上是無可挑剔的!我的觀點是,既然有人要說他的書法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就讓他說去吧!嘴長在人家身上,別人又有什麼辦法不讓他說呢?沒辦法!只好讓他去說。



任何一個藝術家,都有被人指責的經歷,啟功先生也不例外。

說啟功先生的書法像一捆乾柴,且韻味不足,這是雞蛋裡挑骨頭。仔細看看歷史上的一些書法家的作品,有十全十美的嗎?沒有!一個也沒有啊!我們看問題,要全面,要客觀,不要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說:一生尤欠詩書債,萬事終須留有餘。我認為,南懷瑾大師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時,仍須“留餘”。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啟功先生是人而不是神!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州耕牛堂主


啟功大師書法造詣很深,啟功先生的書法,被公認的當代一流水平。

有人說,啟功大師書法是館閣體。但我要問,寫館閣體的,難道不能為書法大師。古人寫字,都有官方特色。啟功是愛新覺羅家族成員,那個時代練字,基本是傳承。因此,啟功有館閣體,很正常。

很多人認為,啟功的字,變化很少。尤其是豎,像木棍一樣,缺少變化。

實際上,豎要想有力,就必須要直。古人寫豎,有骨質感,兩頭粗,中間細,據說這樣更有勁。

個人認為,啟功老師的豎很短,因此無需太多變化。啟功老師的長豎,一般都用尖鋒。尖鋒也不可能出現變化。


秩和律師147753


啟功先生應該是當代一位公認的大師級人物,他在詩詞,鑑賞,繪畫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對於他的書法,他自己卻說只是他的業餘,他的正業是一名教師。

我們知道,啟功先生在青年時期就是得益於恩師陳垣的教導,在工作,學術方面是對他幫助最大的一個人,他的工作一直都是一名教師,他還用自己賣字賣畫換來的錢用來設計獎學金,命名為“勵耘書屋”,啟功先生是真正的無私!


啟功先生各方面的造詣都很深,然而我們知道得最多的卻是他的書法,這大概也是因為書法容易表現吧!

啟功先生的書法是公認的當代一流水平,但是也有一些人指出不足之處,那麼都有哪些不足之處呢?


第一,說啟功先生的書法如木棍,毫無美感。說這話的人是很多的,也最具代表性,認為啟功先生的字過於狹長,有的簡直像木棍一般,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啟功先生獨特的風格,很多人說他的字就是瘦金體,但是我覺得不完全是,他的字裡應該有皇家書體的那種雍容華貴,因為啟功先生本就是皇族,他小時候應該深受影響,啟功先生的字裡面固然有瘦金體,但是也有歐體。

第二,說啟功先生的書法結構鬆散,這樣評價啟功先生的字的人也很多,其實我覺得這裡面有個誤解,那就是很多人看到的啟功先生的書法都不是啟功先生的真跡,而是偽作,這就不難發現問題了,有些偽作簡直不能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於啟功先生書法的評價。


以上就是對於啟功先生的書法最為普遍的評價,我覺得不管怎樣評價都是正常的,先不說對錯,因為沒有一個人的書法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連王羲之都做不到!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第一、人的眼光不同!

王羲之的字,歷史有人不是也能批“媚俗”嗎?連王羲之都不能倖免,啟功不能倖免也在意料之中!

大師,往往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書法,誰的能免俗?弘一法師的書法嗎?那誰敢臨一下弘一法師的書法?

如上圖,看下大家會不會批?

第二、人的出發點不同。

有的批評,純粹的學術性的,無利益之爭,應該說是交流更為合適!

而有的批評,卻是居心叵測,又或文人相輕,牽涉的有利益,嫉妒使然,還有道不同而憤然攻之!


總而言之,眾口難調!

誰能寫出一幅既妍美遒勁、又拙樸脫俗;既險峻挺拔,又規範實用;既能讓所有評論家說好,又能讓婦孺稱頌的作品呢?

沒有,也不會有!


這都不重要,啟功老爺子,註定在書法史上會留名的,我也喜歡啟功的字!


行書一點通


我覺得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雖然啟功先生的書法名冠天下,無論書法的技法、氣韻還是人品,都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的書法家,但是由於風格的差異,藝術主張的不同,有一些人提出批評和指責也是正常的。在當今時代,藝術的觀點還是很自由的,每一個人都有對於藝術的不同的理解和見解,即使大師級的藝術家也難免被質疑。

大師是經得起質疑的

真正的大師是經得起質疑的,歷史上也有很多書法家都質疑過“書聖”王羲之,但是王羲之的書法仍然被一代一代的人傳了下來,而那些質疑的人的書法則已經銷聲匿跡,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王羲之書法的過人之處,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和時間的沉澱。

包括到現代,還有很多人認為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假的,是後人偽造的,但是更多的人卻去學習和研究《蘭亭序》,並且承認它的價值。


宋代的書法家米芾曾經罵柳公權的書法是“醜怪惡札之祖”、可是柳公權的書法一樣可以名垂青史,成為“楷書四大家”之一,對於真正有水平的書法家來說,一些負面的評價並不一定影響它,反而正是他的影響力的體現。

藝術主張的不同,有利於書法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藝術本身就是自由的,有不同的聲音在藝術領域很正常,反而一言堂讓容易扼殺藝術家的創造力。


不同的藝術主張,更能夠促進藝術的繁榮。啟功先生作為名冠天下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風格肯定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有人喜歡碑學,有人喜歡帖學,一些人不喜歡他的書法風格很正常,但並不是說明這些人的欣賞水平有問題,只是審美取向不同而已。

你覺得呢?


不二齋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書法也是這樣,書法只能反應出一種境界。不可能同時反應各種境界。必然有不足的一面。

二田的字太工整了,就不可能再活潑,不活潑就是他的不足,二田的字太媚俗了,就不可能展現出高古的一面。

啟功先生的書法也不例外。

啟功的書法瘦勁不俗,也得古意,但是依舊略顯得生硬,筆畫變化不夠豐富多彩。

啟功先生的行書如此,草書也是如此。

但是這些並不妨礙他成為名至實歸的大書法家。

歷代大書法家的字都如此,王羲之的書法少了陽剛之氣,張旭、顏真卿的書法少了陰柔之美。

書法和所有藝術一樣,不怕誇張,不怕走極端,得其一面字美,再發揮的嫻熟極至,那你就成功了。


字畫娛樂圈


啟功大師是文學大家,以繪畫出身,晚年轉為書法,並一鳴驚人,廣受大眾歡迎,名冠天下!

那是誰還在批評啟功書法呢?一般是專業人士,或者在書法上造詣很高的人。

他們主要強調,啟功書法雖秀美漂亮,有書卷氣,層次分明,但是缺乏變化,程式化比較嚴重,不耐看,窺一字便知全貌!並且強調不要學他的字。

這樣的說法對麼?

這得看你對書法的理解層次了,不同層次的人對書法的理解完全不一樣。

這種理解很難用幾句話概括,啟功的基本問題就是上面的加粗文字部分的意思,不同意這種觀點是很正常的,我曾經也是非常喜歡啟功書法的,只是後來看法變了。可以看看《書法魅影》往期文章,裡面有很多是我對書法的看法。

當然啟功的書法仍然很好,畢竟啟功德高望重、文學泰斗,哪是我能說三道四的,我肯定不如他,只是覺得和那些古代名家相比差了很多。


書法魅影


啟功大師,不僅是一位書法大師,也是一位教育大家,是值得後輩,後世尊敬的大家。

首先其取得名望,成就不說了,以免偏離其題所問。就書法而言,有人對其不滿,很正常,因為,啟功大師只是做了一箇中國人的本份,一箇中國人,一個號稱中國大師的人,寫好自己民族的字,乃份內事。這就是一個純粹的的中國人應具備的。另外,也可說是眾口難調,個人欣賞鑑別水平不同,境界不同,所以有指責,有微詞,這太正常不過了。無良者文人以“文人相輕”充付其心,有為者文人以“文人相敬”作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