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功劳最大的不是范蠡,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有三点。一是勾践本人能够忍辱负重,既可以吃吴王的大便,又可以给我吴王当马仔;二是文种的“灭吴七术”,奠定了灭吴的理论基础;三是范蠡的美人计,把心爱的姑娘西施送给了吴王当小妾;四是逢同的反间计,铲除了吴王的智囊伍子胥。

但这些都是勾践己方的努力。一个人能不能成功,除了必不可少的内在努力,还有一个因素是少不了的,那就是势,天下大势。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这都是在说,势的重要性。勾践能够灭吴,少不了顺势而为。

而这个势,是怎么来的呢?其中有一个故事。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政主要掌握在田常、高固、国佐、鲍叔牙、晏婴等五大家族手里。而这个田常他想要造反,但是呢又很忌惮其它四大家族的势力。他想了个办法,来扩充自己的势力和名望,那就是战争。通过对外战争,打个胜仗,那样就证明了自己牛逼。只要自己牛逼,那大家就得听我的。

而鲁国,就是田常想要攻打的那个菜鸟。论势力,鲁国兵车千乘,齐国兵车万乘,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齐国要灭鲁国,简单不费劲,轻轻松松,几个回合就可以搞定。

但有人不乐意啊。这个人就是孔子。因为他的母国是鲁国,他就出生在鲁国的曲阜,他父亲母亲的坟墓也都在曲阜。正所谓,桑梓之地,父母之邦。孔子作为一个仁人君子,他怎么可能眼看着母国被灭了。

孔子招来众位弟子,说道:“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理念,也都想实现这个政治理念,如果能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拯救鲁国,那无疑可以挣得大名,方便以后从政实现理想。所以大家争先恐后,纷纷请缨,孔子拒绝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确定,拯救鲁国这件重要任务,就交给子贡了。

可见,众位弟子当中,孔子非常信任子贡这个人,也非常信任子贡的能力。那么,子贡到底如何才能不辜负老师的重托,完成拯救鲁国的大业呢?

勾践灭吴,功劳最大的不是范蠡,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鲁国就是一个菜鸟,势力相差太大,不管怎么整治,那也不是齐国的对手。所以,子贡出使的第一站,选择了齐国。而齐国的国君,管不了太大的事,这个事是由田常发动的,想要解决这件事,那必须从田常下手。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子贡对田常说:“您攻打鲁国,这是不对的。鲁国城墙又薄又矮,国土狭小,国君愚蠢,大臣无能,人民善良,不好打仗,所以很难攻打喔!依我看,您还是攻打吴国好。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国土辽阔,兵甲坚固,将士精选,还有人才守卫,这很好攻打喔!”

田常一听子贡这么说,顿时火气上涌,铁青着脸沉沉地说:“你所说的难,别人都觉得很容易;你所说的容易,别人都觉得很难。而你对我这么说,有什么道理!”

子贡不急不慢,说道:“据我所知,忧患在国内的,就要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就要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没有封成,是因为有其它大臣反对。假如您打了胜仗,灭了鲁国,扩大了齐国疆土,那么您的国君就会更加骄纵,您国的臣子就会更加尊贵,而功劳并不能算您的,您与国君的关系也会日渐疏远,这样的情形下,您想要成就大事,那就太难了。国君骄纵就会无所顾忌,臣子骄纵就会争权夺利,这样的情形下,您上与国君会产生嫌隙,下与群臣会互相争斗,那您在齐国可就危险了。”

田常的脸色不再铁青,眉头皱起。子贡接着说:“所以嘛,要我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失败,人民死在了外头,大臣在外带兵,这样的话,国内就没有其他大臣可以与您抗衡,也不会有人民非难您,孤立国君掌握齐国的也就只有您了。

子贡的话,田常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战争的机器已启动了, 齐国的军队已奔赴鲁国,现在要撤军,然后再转而去攻打吴国,那其他的大臣岂不怀疑他田常,是不是另有阴谋?田常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子贡,问子贡有什么办法。

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我请求您允许我出使吴国面见吴王,好说动他救鲁伐齐,您到时举兵迎战就好。”

子贡就这样,踏上了去吴国的道路。不知他有何奇思妙想,能够说服吴王。

当时天下形势,吴国打败了楚国,打败了越国。吴王夫差,也想效法齐桓公,过一过霸主的瘾。

子贡知道吴王的心思,所以对吴王说道:“我听说,真正的王者不会断了人家的香火,真正的霸主没有强大的敌人。现在齐国要灭了鲁国,万乘兵车的齐国加上千乘兵车的鲁国,要与吴国一争高低,我为您感到忧虑喔!挽救鲁国,这是扬名的,攻伐齐国,这是有大利的。安抚泗水以北的各路诸侯,讨伐强暴的齐国,以之来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获利更大的了。名义上保全了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遏制了齐国的扩张,智者都不会怀疑的。”

吴王说:“好。只是我曾与越国作战,越王退到会稽山上栖身。现在他宁愿让自己受苦,也要有待将士,这是有报复我的决心啊。你且等我彻底灭了越国,再按你说的做。”

子贡说:“越国的兵力还不如鲁国,吴国的疆土还没有齐国大,等到大王您灭了越国,齐国早就灭了鲁国。况且大王您正打着使灭亡之国复存、使断绝之嗣得续的名义,为自己积攒霸主的名声,而现在您要灭亡弱小的越国,而害怕强暴的齐国,也不救危亡的鲁国,这与您想要的名声相矛盾啊,这也不是勇敢的表现。勇敢的人不避艰险,仁慈的人不会让别人陷入险境,智者不会错失时机,王者不会断绝别人的香火,凭借这些方能树立自己的道义。”

吴王微微抬了抬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子贡说:“如今保存越国显示大王的仁德,挽救鲁国,讨伐齐国,给晋国施加威力,那么各国诸侯就会竞相来吴国朝见您,您的霸业也就大功告成了。大王您既然担心越国,我请求您允许我去会见越王,我会让越王出兵来跟随您,这样越国国内也就空虚了,您也就放心了。”

吴王非常高兴。

勾践灭吴,功劳最大的不是范蠡,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得知子贡要来越国,勾践清扫了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并请他到了下榻之地,说道:“我越国蛮夷之地,大夫你怎么屈辱自己而光临鄙地呢?”

子贡说:“如今我说服吴王去挽救鲁国,攻伐齐国,他非常愿意,只是担心您。他对我说要先灭了越国,然后再照我说的去做。如果这样,越国必亡。哎,您有报复人家的决心,却让人家怀疑您,这有些拙劣;您有报复人家的决心,却让人家知道了,那就不安全了。事情还没有发动,就让人家知道了,这就危险了。这都是您要举事的最大祸患。”

勾践听罢,叩头便拜,说道:“我曾经不自量力,与吴国交战,导致被困会稽山。我对夫差恨之入骨,日夜口干舌燥,只想与他一起死。这是我的最大心愿。还请大夫您指点我。”

面对勾践如此恭敬,子贡连忙扶起勾践,说道:“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吴国接连打仗,士兵也不能忍受;百姓埋怨国君,大臣内部有变乱;伍子胥上言劝谏,结果被杀,现在太宰嚭当权,为了自己的私利,顺应着国君的过失。这都是败国的表现。如今大王您只要派出士兵去跟随吴王,献上宝货让他开心,言辞谦卑,对他恭恭敬敬,他必定会去讨伐齐国。如果此战不胜,那就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此战胜利,他必定会继续攻打晋国。我请求北上,会见晋国国君,一定让他一起攻打吴国,削弱吴国。吴王的精锐消耗在齐国,重兵又会被晋国牵制,大王您趁着这个时机去攻打吴国,吴国一定灭亡。”

勾践高兴极了,送给子贡百镒金子,宝剑一柄,良矛两把。子贡没有接受,告辞而去。

子贡回报吴王:“我讲您的意思,郑重的告诉了越王,他非常害怕,对我说,他是不幸的,小时候就死了爹妈,又自不量力,得罪了吴国,打了败仗,深受屈辱,现在蜗居在这会稽山上,国都已经荒废,到处长满了野草。还好,仰赖大王您的恩德,才能够继续祭祀祖宗。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啊,怎么还敢有其它心思?”

过了五天,越国的大夫文种来到吴国,面对吴王叩头拜道:“东海役使之臣勾践派遣使臣文种,来修好大王的属下近臣,托他们向您问候。如今我私下听说,您要锄强扶弱,攻伐暴齐,匡救周室,勾践请求出动越国境内所有的士兵,共三千人,并愿披上铠甲拿上武器,冲锋陷阵。因此派遣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前来,献上祖先珍藏的宝货,十二件铠甲,屈卢矛,步光剑,来作为贺礼。”

吴王非常高兴,问子贡:“越王勾践想要亲自跟随寡人讨伐齐国,您看怎么样?”

子贡回答道:“不可以的。使人家国内空虚,调动人家所有的兵马,还让人家国君随行,这是没有道义的。您可接受越王的贺礼,允许他派送军队跟从,至于越王,那还是算了吧。”

吴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开始调动九郡的兵力,准备讨伐齐国。

子贡也就离开了,悄悄赶往晋国。

勾践灭吴,功劳最大的不是范蠡,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子贡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先不考虑好对策,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化;先不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打胜仗。如今齐国和吴国将要开战,如果吴国失败了,越国一定会趁火打劫;如果吴国胜利了,一定会兵临晋国。”

晋国国君非常恐慌,问子贡道:“那又什么办法吗?”

子贡回答:“休养士兵,整治武器,做好准备。”

晋国国君表示没毛病,照着去做了。

正如子贡所料。齐国战败,鲁国得以保存,吴国又于晋国开战,越国趁火打劫,最终吴国被灭,越国称霸。

现在回头看来,要是没有子贡,吴国不会攻打齐国,那就不会给越国趁火打劫的机会;要是没有子贡,吴国即使攻打齐国,那在之前也会先灭了越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越国称霸;要是没有子贡,勾践这个人在历史上,也会像那些小国的诸侯君主,没有人记得他们;要是没有子贡,范蠡也不能与西施归隐,也不会成为富豪,成为财神爷;要是没有子贡,世上也不会有卧薪尝胆这个成语。

所以,勾践灭吴,第一功劳,应该是子贡。

勾践灭吴,功劳最大的不是范蠡,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