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連通兩岸

無數的人從這岸到那岸

無數的遊子從這裡離去

從這裡歸家

古橋

更是連接著餘江這片土地上

古往今來無數的人們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大橋村石拱橋

位於餘江區春濤鄉紅星村委會大橋自然村外,建於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古橋單拱如弓,用紅褐色長條麻石建成。

據說一對夫婦曾經留乾隆皇帝在此吃飯,乾隆聽完兩位老人的故事,特備寫下對聯來酬謝留飯之恩:

家有萬貫不算富;

五個兒子是絕戶。

橫批:寡人在此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紹武橋

位於餘江區馬荃鎮璜塘姜家村東南0.5公里處,建於明朝弘治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橋身為單拱,紅麻石材質,橋面石板縫中長出三個油鑿樹。橋下流水清淌,橋邊草色青青。

原是姜家村進士薑桂妻子崔氏為寄託對丈夫的思念,在山坡上修建而成,見證了夫妻恩愛,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愛情橋。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徐楊石板橋

位於中童鎮徐楊村委會港沿徐家,建於清初,是餘江區唯一的石板橋,對研究古代橋樑建築有一定的價值。全橋用麻石板建成,橋下有三個菱形橋墩。橋面由20塊,長條形麻石鋪成。石板橋有很深的車轍痕跡,這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更是一段歷史見證,見證著曾經這裡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橋東是信江河,西北是防洪堤壩。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張公橋

又名“彰公橋”位於餘江區城通往馬荃鎮的公路2.5公里處,1790年動工建造,橋長140米,高10米,是鷹潭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

此橋為聯拱橋,六墩七孔,橋墩用青石和麻石築成,迎水面為等邊尖三角形,便於排水。三角形尖頂上有一個石雕蜈蚣,昂首挺胸,似在同洪水搏鬥一般。

據說是一張姓財主為了給妻子治病,給窮人贈衣,變賣調田產修了這座橋,造福一方,據當地百姓說,張公橋自修建成後,無一人在橋上身亡,是一座愛心吉祥橋。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湯家畫橋

位於畫橋鎮湯源村前,橋身長6米,橫跨在萬年河上。畫橋是半圓形單拱橋,橋面有小坡。橋拱由青石和麻石砌成,橋面用青石板鋪就,橋兩側立麻石柱為杆,麻石板為欄,欄板上刻有精美的花邊紋飾,故名畫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著名的畫橋大捷就發生在這裡,紅十軍在此擊斃敵軍百十餘人,俘虜百餘人,繳獲豐富物資。

橋南頭有一根拴馬柱,高兩米,上圓下方,圓頂下方每面刻有一尊坐禪佛像。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黃溪橋

位於錦江鎮樂泉村委會樂泉村頭,清代建造,橫跨黃溪港上。黃溪橋是一座聯供石橋,三拱兩墩,全場47米,橋體用大塊青麻石,橋面中間鋪花崗岩行車道,兩側無欄杆。中間兩塊橋墩分別用大塊麻石在迎水面砌成稍上翹的尖狀,稱脊頭,以減少水流的衝擊力。

黃溪橋整體保護良好,至今仍是村民外出的重要通道。橋中間鋪花崗岩行車道,時光變換,一代又一代人從這裡走過,黃溪橋一直都默默的承載著,彷彿一個老母親,送人們出門,守望著人們歸來。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蘭橋

位於餘江縣錦江鎮西北方向通往餘干縣黃金埠的河堤口,因橫跨於藍溪之上,顧又名藍溪橋。元朝詩人、文學家揭徯斯曾多次到此遊玩,曾有詩寫到藍溪:

繞過浮石是藍溪,溪上青山復高低。

山中泉是溪中水,尋源直到華山西。

相傳,蘭橋是一個兒子為了母親過河方便而建造的。據說因為建橋師傅手藝不精,建成不久便被洪水沖垮,因此被稱為爛橋,隨後建橋師傅痛定思痛,虛心學習,手藝漸進,在原址上重新建了一座堅固的橋,一直保存至今。

蘭橋周圍樹木蔥鬱,景色優美,恰似天然水墨畫卷。清朝邑人、增貢毛獬有一首《蘭橋》詩讚曰:

溪環如帶水悠悠,瀉水錦江作合流。

柳樹堤邊系小艇,桃花浪裡泛群鷗。

長橋走馬春風暖,古寺鳴鐘夜月幽。

好景更宜城上看,詩情無限入譙樓。

幾經波折,現在蘭橋仍屹然雄跨在藍溪之上。

今天能留存下來的古代橋樑

承受了千百年風霜雨雪

洪濤地震和戰亂兵禍的考驗

已是彌足珍貴

餘江這些古橋的故事,哪些是你聽過的?

餘江那麼多的古橋又紀念著多少故事呢?

其實只要願意聆聽,

它一直在那裡傾訴著。

餘江水多,

橋也多,

故事更多,

就待你找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