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艺术)文人为什么从古至今是对立面?谁也瞧不上谁?

慧颖图忧


我是文开石,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主要聊古代。

商人和文人,不能同病相怜,所以只能同类相残。

这两个职业在古代一直都是很尴尬的存在。

商人——用之不重之

中国古代一直处于重农抑商的观念中。对于商人,会用你,但是不会看重你。

秦始皇就实行的”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政策。虽然也有盐铁经营上的包商制,但是实际就是利用国家对资源的垄断,利用商人为国家谋求更大的利益,同时又干预商业活动的自由和对私利的谋求。

之后历代一直到清朝,大部分朝代都是这个思路,用而不重,包括从身份上、物品使用上的种种等级限制。

文人——重之不用之

以儒家为代表的文人。看似朝廷宣扬孔孟之道圣贤之书,一个个为了”学而优则仕“,苦读四书五经。

到头来,只是钻进了朝廷限制思想的囚笼。学了一肚子大道理,又不懂如何实行操作,稍微一指点江山,就被统治政权安上妄议朝政的罪名打得灰头土脸。

封建统治阶级真正用的是法家的思想。

是否还记得韩非子的《五蠹》?

学者(儒士)、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兵的人)、商工之民(工商企业),为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

同样被鄙视压抑的两个职业,自然更多的可能是想办法压下对方抬高自己,不可能团结起来。

再加上如家老祖宗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话不说明白自然容易被人各种曲解。

自比要读孔孟书做君子的儒家,和天生属性追求利益的商人,自然而然会在统治阶级的蛐蛐罐里互相咬的你死我活。


文开石


这是两种价值追求的矛盾,商人是最务实的一种价值追求,讲求效益,需要利益,甚至可以用利益和效益来衡量对与错,所以,商人号称利益至上,但这些都只是局限于他们在经商这一件事情上的态度,并不是他们整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艺人是最务虚(不是贬义)的价值最求,讲究精神最求,比如梵高等,精神的最求可以忽略了物质的享受。

本来并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生活和工作,生活和从事的事业之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开。两类人的矛盾,是源自于他们生活太少,事业和工作都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他们在追求一个“纯”字,纯粹的商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经商行为;纯粹的艺人文人,不带任何物质利益追求的文化文艺活动。所以两类人就有了这种相互看不起,商人瞧不上纯艺人文人的落魄,文艺人瞧不上商人的铜臭味。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两个行业似乎都没有创造价值。比如,农民生产,他们创造了社会价值,工人生产,他们也创造了社会价值。文艺人创造了什么?商人创造了什么?所以,两个行业都是依附于最原始价值而存在的,商人的社会价值创造直接接于无,文艺人价值创造作用于人,这也是他们的差别。

回到问题,其实,这就是两个业界的一种误解,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纯粹,有些名商大贾,艺术修养,文化格局并不低于某些专注的文艺人;某些有名的文艺人的物质追求和享受,也不见得有多差劲,不过是他更偏重于文艺罢了!


直言偏语


学艺术、玩艺术就是烧钱,就连艺术品的出名和好卖都要烧钱,梵高的话能卖到天价,可是当年的梵高还是靠哥哥的接济才活下来,穷的连作招待的女友都娶不起!


商人是什么赚钱炒什么,地皮、汽车、洋房、装修、名画,美其名曰发挥艺术品的最大价值,实际就是把产品炒高好从中牟利!


艺人没成名之前是费钱的,而且是老费钱了!商人的周围经常聚积着律师、办事员、教授、画家,结交他们都是有目的的!艺术家需要投资才会出名,而商人靠把商品推高得利,特别是艺术类商品,电影靠投资才能拍出好片,演员只有在有轰动效应的大片里才能拿到高分成。

可是两种人又是各自有各自的圈子,有自己的途径,好像平时老死不相往来,可是互相都惦记着对方,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上天的梯子,在需要赚钱的时候都离不开对方!


黄蜂二师兄


商人和文人并非对立,也并非瞧不起。

文人善于创作作品,商人善于经商和购物,两者都有着灵活的头脑,不过文人的艺术思想(思维)更胜一筹,商人也喜欢欣赏艺术,所以经常花钱购买文人创作的作品,并点评和欣赏文人的作品,可以说,一个是评艺术,一个则是作艺术,一商一文。

有时候,商人会在暗地里做不好的事情或买卖,这使得文人看不惯,并用言语辱骂商人,因此,商文发生了矛盾。有时,文人看不起钱财,因为文人讲究的是儒家思想两袖清风,这时,商人就会跑过去理论一番,因为经商的人特别爱惜钱财,看不得一分钱丢弃,因为思想、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商人和文人的矛盾。

文人看不起贪官污吏,总想着揭发他们的罪行,还世间一个清白,商人因为经商,不想坏了自己的招牌,则对贪官污吏们以礼相待,甚至和他们同流合污,共同赚自己心爱的钱,所以,官员和商人经常互相帮忙,这使得文人就看不惯了。

要说官员和商人有合作关系,其实不然,商人和文人更有合作价值,他们都爱艺术,文人负责创作,商人负责点评和推崇改进文人创作的不足。商人可以为文人施舍物资,文人为商人创作艺术。同时,有些商人更是讲究儒家的思想以礼相待,使得文人敬仰,关系更加深厚了。所以说,商人和文人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智者Ze


一种个别现象,并不普遍。

要说轻视,与人自视甚高有关系,主要是性格方面的原因。

与题目不同的是还有说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之类的,这种现象可能相对比较多一点,因为在同一个平台上求生存,利益自然有冲突。

文人相轻可能更多的是放在心里面,撕破脸面的事情大概也不太符合文人们的行事习惯。毕竟都读了那么多的书,在"众生"面前总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商人与文人之间有轻视,这是需要有一个前提的,比如:大文人与小商贩之间,大商人和小文青之间,这恐怕是地位差别太大的原因吧。

而大文人与大商人之间,除了社会地位大至相等以外,还有一种利益上的互补与交换。一个得到了利益,另一个粘上了文雅之气,这也算是各得其所。

至于题目中说到从古至今如何如何,那么今天的社会大至上面回答了一下,古代呢?其实在中国古代商人是完全没有社会地位的,所以也根本不存在题主所说的那样的问题。


双人鱼42891187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古代,文人是瞧不起商人。但商人却往往很尊敬文人。

孔孟之道成为主流价值观。商人成为社会地位最低的人群之一。

一个穷酸秀才,上公厅是可以不跪的,但商人就不行。

这里有社会身份的问题。但还有一个不能启齿的想法,文人看不上商人的身份,还忌妒商人富足的生活。恨得牙痒痒。

而商人却是很尊重文化人的,富足后,兴办私学,还是希望子孙能跻身仕途。


狗血熬鸡汤


倒也未必,你看现在的好多企业家都兼具了文人和商人的双重标签,比如首富马云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比如新奥燃气的王玉锁,吉利的李书福,他们不仅企业做的风生水起,而且也不忘时不时的做几首诗出来陶冶一下情操!而且还做的很好!所以我觉得商人跟文人根本就没有对立,只是个别文人还有一种自卑的清高而已吧


紫熊翻翻


我觉得,每个人的多事物的认知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商人善于求同存异,所以商人是为大众服务的,他们更愿意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艺术家以标新立异为己任,艺术家之所以异与大众主要是对事物的认知不同于常人,我们在影视作品中也经常看到,艺术家固执己见而商人要求改变,最后往往不欢而散,所以与其说商人和艺术家水火不容,不如说艺术家对事物的认知更难和大众达到相对统一所造成的。


沫沫生活派


没有听说过商人和文人是对立面。有商圣之称的范蠡,就是一文人道士。文人看不起商人一说,是以偏概全的说法,是不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古志杰6


披的文人的外衣,做的商人的行径,书画界很多,如中国美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