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的方法是孔子的禮樂好?或是老子的無為好?還是韓非的法治好?為什麼?

玄牝中道


韓非子沒看過,不瞭解,不好去說,只是知道是法治,孔子、老子都是治國治要,不同的人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毛澤東在他的一生中,他很多的場所引用了儒家思想,小時候讀了七、八年的四書五經,到了第一師範受到了他的老師,也是他的岳父楊昌濟影響,楊昌濟常在課堂講論語,自己出了一本《論語類鈔》,在《毛澤東早期文稿》《講學堂》《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評論語》等都有過毛澤東對孔子的話句。孔子倡導了“仁德、禮節、誠信、大同世界、民本思想、孝道”等,也是最早提倡了“學而思、因材施教”的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開唐朝盛世、貞觀之治,也是儒家思想的執行者。

老子是全世界最早的真正平等的倡導者。民主的倡導者,也是反戰爭最早的意識者,同時也探討的世界運行的規律。老子講到了“治國以正、用兵以奇”、“治大國,烹小鮮”等。老子說的“無為”並非真的無為,老子說的不爭也並非真的不爭,也是要遵守“道”、遵守自然規律、世界運行規律、倡導了“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等,看的出老子還是一位善良之人。老子說的話往往是反話,需要好好理解,比如“至下”“至柔”等。

韓非子法家,法治社會,如果社會人們都真正堅行儒家、道家思想,其實法制也會失去了效治成為“擺舍”,但這也不現實,尤其是有多民族人口眾多的大國,人有不同的思想,習俗等,所以需要法治來約束等,所以,治大國,需要多個思想的精華治要。


國經音療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亂交戰,民不聊生的同時,道家、儒家、法家也相繼出謀劃策應如何治理國家,平息這可怕的戰爭。那到底治國的哪個方法好?下面小編與大家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孔子的禮樂。孔子的禮樂歸於一個“仁”字,而“仁”的作用就是個人與社會。孔子認為“仁”對個人能懲惡揚善;對社會能平息紛爭。孔子的“仁”思想是:“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孔子認為要治國首先要把人當人,在這基礎上再去“愛人”,再擴展到治國安邦上去。

二,老子的無為。老子的無為歸於一個“道”字,而“道”論自然法則。老子的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只要不違背“道”,遵循客觀規律就能治理國家。老子認為統治者不要多幹預民眾的自主性,會造成社會秩序紛亂。再者要有洞察能人、善人的慧眼,灌輸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再將賢才分配到各個能勝任的位置上,讓他們去做,只要大膽的去信任他們就行了。

三,韓非的法治。韓非的法治主要強調法、術、勢三者結合。“法”即法律法規政策;“術”即駕馭軍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勢”即維護統治者的地位,要親自獨掌軍政大權,以免奸臣謀朝篡位。韓非認為法無論善惡,只要規定出來,人人都要遵守。在法家看來國家的利益高過一切,法高於人,守法就是最高的道德。


結論:結合三位偉大思想家的治國方法,小編個人認為,孔子的“禮樂”太過於仁慈,不利於治國;老子的“無為”要君、臣、民互相產生共鳴才行,有一方違背,皆輸;韓非的“法治”雖好,但他所論的法高於民主、民權、民生,而且他還禁錮百家思想文化的發展,這是很不好的。所以,如果能把這三種治國思想理念貫穿一起,才是最理想的治國之道。大家覺得如何呢?


詩驀1


選誰好?

毫無疑問是老子。

老子的思想是辯證的,是動態的,是符合全世界的發展規律的。

如果用黃老之說。就應該在地方讓鄉里的民眾自己推舉,出人來處理政事。

那麼這些人是賢德者嗎?不是。他們只是民眾利益的代表者,必須經常根據民眾的需求而進行更換,或者會為了不同的利益而爭得頭破血流。但因為他們代表的就是民眾的訴求,所以最後他們爭出來的結果或者善,或者不善,都代表著不同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暫時妥協,就好像太極的暫時穩定,讓各方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實利。

這是符合道的。

而孔子的思想是階級的,是固化的,是東方特有的。他的一切都是從上而下的,都是虛的。

比如一開始的公僕,現在還有人提嗎?相反古代各地的行政長官被尊稱為百姓的父母官!或者又稱之為州牧。

什麼是父母官?父母官意思就是百姓都是他養的?百姓都賴他生存?

可是糧食是誰種的?衣服是誰織成?是這些州牧,父母官?沒了百姓,他們只能餓死凍死,但偏偏他們視百姓魚肉,視那些白丁為愚民!這不是上下顛倒,恬不知恥嗎?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官都不是民眾自己推舉的。他們是君主指定的,他們的任免權都在君王手裡。所以這些官員必須讓君王滿意,他們代表的是君主的利益,和百姓無關。

因為官好還是不好,不是百姓說了算,是皇帝說了算。皇帝說你好,那就是好,就算你貪汙腐化,照樣給你升官發財。說你不好,那就不好!就算老百姓說你是清官,但再怎麼求情,上面一樣把你拿下甚至滿門抄斬!

所以官員的好壞和百姓無關,只和皇帝有關。皇帝喜歡吹牛,他們就吹牛。皇帝喜歡雞的屁,他們也都喜歡雞的屁。皇帝喜歡裸奔,他們也都裸奔。總之必須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

所以在古代的中國,民不可以告官,下不可以克上。在一個天天講忠孝,講民為重,君為輕的儒家家天下之中,還有比這更虛偽的嗎?這不是最大的諷刺嗎?

同理。在現代的中國,在可以把人造衛星送上月球背面的時代。各種專家卻可以堂而皇之的說出各種毫無科學依據的法令和政策,根本不顧百姓的怨恨?這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並不是為民眾服務的。

甚至百姓說官員的壞話都要犯誹謗罪,這就好像父母罵孩子,都要被人拖進來行刑。這還有天理嗎?

所以儒家之人,口中說著如何愛民愛民,手上卻一點動作都沒有,這一點都不用奇怪。因為他們最是虛偽。

而且古代做官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異地為官原則。就是官員被皇帝指派到別的地方去做官。為什麼?就是皇帝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做大,得到民眾的支持,獲得聲望,超過自己有坐反的可能。

異地為官,官員往往不瞭解情況,使得官不知民,民不知官。兩隻腳就好像是懸空的。

而且議會制推舉出來的本地為官,雙方都知根知底。民眾對官員缺乏敬畏,官員也不敢對民眾胡作非為。不然說不定就被三姑六婆給罵個狗血淋頭。百姓對官員不滿可以通過議會制把官員換下去。官員受百姓的影響很大,任免權在民眾的手裡。

而異地為官者就更不一樣了。這些官僚對外地的百姓用起手中的權力那是肆無忌憚,反正天高皇帝遠,天大地大我最大。為非作歹也沒人知道。只是苦了地方的老百姓。

所以以老子的思想治國,民眾是得利的,更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而以孔子的儒家思想治國,民眾是被壓迫的,他們只是跪舔君主的奴才而已。國家的禍事也不遠了。是必然被淘汰的!


繁花若雪風自搖


都好都不好,我很奇怪,為什麼一定要選一而用呢?為什麼不能都用呢?不但這三者可以共用,有其他的也可以用。



老子無為,與佛家無念之念是相通的。這是根本道,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儒家也不僅僅是禮樂,也提倡法治的。而且,儒家的法治與韓非子不大相同。

韓非子提倡法治,歷朝以來,也都是有實行的,只是,講到法治,論及經驗,的確西方國家或者更多一些。然而,無用!國情不同,西方經驗對於中國來說,不能照搬。



僅就這三者來說治國,當以無為統,禮樂正,法治糾。

無為是道,無論做人做事,都應該確立這樣的原則。無為,可以簡單理解為無私心。然而,現代社會,最大的弊病,恰恰是有私心。貪汙腐敗,都是因為私心而成。這是國家不講無為嗎?單純講無為有用嗎?所以,必須用法治,重典治理這些極度的私心。

禮樂,我們為什麼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樂在古代,孔夫子是專門集錄了樂經的。音樂,我們現代人可以擴展到藝術。體育可以歸入六藝其他門類。其實也可以歸入藝術類。因為,對於現代人來說,音樂,美術,體育都是可以孕養人的情感,審美修養的。人的審美提升了,素質會自然的提高。這三者與語言文字,文以載道,文字傳達的信息對人的孕養不同。所以,我一直提,現代教育,義務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音體美不能正確開展。



法治,說起來,真的與無為是一對的。你仔細看看,法治其實就是去除人的私心的。

有句話叫,清靜以為天下正。佛家修行,以此為最終目標。但是,他提出戒定慧的修行層級,或者說次第。戒,可以理解為法治。戒乎其所不能!這是為了最終目標,最簡單易行,最普適的方法。

西方人講契約精神,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提倡。在我看來,所謂契約精神,真不是好東西。所謂鑽法律漏洞的,大概是最明白契約精神,最講究契約精神的。



許多人詬病中國人沒有契約精神,需要嗎?中國人有符合道的戒法精神,大道修養。許多人詬病說,這個基於自我修養的社會要求,沒用!嚯嚯!說到底,就是自己不能自律就是了!找那些原因!當然,就是有這樣的人存在,所以必須要有法律!


愚木居士


道家無為而治,儒家以德治國,法家依法治國均強調治國手段的某一方面。其實治國的手段有很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優點,也同樣有缺點。治國,必須用綜合的辦法,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道家無為而治,並不是治國者什麼都不做。而是自己按照道的要求,做好榜樣,引導民眾自治。治國者管大事,不過多幹涉民眾的小事。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但是民眾自覺性不可能都會很高,沒有嚴格的法來制約和高尚的德來引領,肯定會出現惡人當道,社會混亂。胡適說過: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顯然,單靠以德治國也是不行的。因為民眾不是聖人,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社會文明需要德來引領,需要法來維持秩序,需要無為來防止干涉太多。無為和德都是必須的,但法是最重要的


望江一亭


就目前來看,法治比較靠譜,直接,比較受現代熱捧。現在講禮樂?恐怕要被人笑掉大牙,提都不敢提,也只有那些上了年紀比較成熟的人偏向鴿派愛好和平的人會講這個東西,還有少數上流社會的年輕一代可能會講,其它的基本不講了,老子的那一套那就更不用說了,能夠認同老子的基本都是社會的頂尖者,至少精神上就是,至於普通大眾就免了,那不適合,談無為,無慾,不爭,可能嗎?都是逆人性的東西,順其自然大家倒是很認同,不過你可能拿它讓你成為弱者的理由,這就大錯特錯了,順其自然是讓你順應規律,順應規律你得知規律,知道規律你基本就是強者了,至少精神上是的,老子的話基本都是讓你成為至強者的,所以你要跟上老子的步伐,你的境界得高。因為他的話是把極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以它的本質還是複雜的,只有當你有了一定的境界才會發現他的簡單


e海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開放包容。不能肯定一種文化而排斥另一種文化,不能獨尊儒家而打擊消滅法家等等。對待中華文化,要去其糟粕延續和繼承其精華,現代人有責任建立比古文明更加文明的社會。儒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讓中華民族曾經很強大很繁榮,但同樣也將中華民族帶向了腐敗沒落,並數次經歷亡國滅種的命運,備受野蠻民族的屠殺和壓迫。是社會主義天下大同的思想,重新喚醒了民族的自信和自尊,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用祖先傳下來的先進智慧,打敗了籠罩中國千年的腐朽勢力,打敗了世界各國強盜的剝削壓榨,解放了中華民族。因此,那一種先進的文化能讓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就信奉和傳承那一種文化。在人類進化的歷史上,一種文化消滅另一種文化的威脅還客觀存在,一個民族消滅另一個民族的災難依然存在。搶奪生存空間和捍衛生存空間的戰爭及矛盾在不斷升級,中華民族要捍衛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機會,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能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勢文化。它不一定是獨尊儒家,它也不是排斥法家,更不是拋棄祖先留下來的各類優秀文化。


孤獨的黃巖島


三者應結合,與時俱進:

①孔子的禮樂就是現在的政府

孔子儒家代表易經的乾卦,即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禮樂本質就是社會秩序,相當於現在的政府。無政府主義顯然不合適,現在人類還沒到不需要政府的地步。關鍵是大政府還是小政府。

②老子的無為就是現在的市場

老子的無為就是希望市場興旺發達,讓商業文明發展,權力盡量少干預,做好市場服務即可。老子是企業家精神的推動者。

③韓非的法治就是依法治國,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

人類任何國家均需法來保障社會正常運行。現在的法以憲法為根本,構建一套體系,支持社會運轉。當下中國正依法治國,重在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當下,市場是決定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


全息領導力


韓非子的法家治國可行,老子的無為而治只是美好願望,永遠無法實現,因為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在目前的人類社會應該是無法實現的。為便於理解咱們先把自然一詞擬人化一下,自然是先有規律,建立自然規律在先,世間萬物在自然規律下生息繁衍,自然只負責推動自然規律運轉就不用再做什麼了,世間萬物遵照執行就行了。而人類不同,人類目前還在處在研究探索階段,研究探索人類如何發展治理,還沒有形成一個一成不變的規律,誰都不服誰,人類社會一個推翻一個。所以就不可能實現無為而治。

換個角度看,自然就是個暴君,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它定的制度即自然規律不允許世間萬物反抗,必須遵照執行,所以可以實現無為而治。人類如果要想實現無為而治就需要暴君,但因為人類的暴君沒有自然那麼強大,屢屢被推翻,所以也就無法實現無為而治了。人永遠無法長期治理人,同類也永遠無法管理同類,因為自然不是人。要想實現無為而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就不能平等,管理者要實現絕對的統治,你和自然平等了嗎?

小到一個企業管理大到一個國家治理都需要強制,都需要法制。

古代皇帝不是人,是龍的傳人,真龍天子,是異類,可以。


漂78526257


都好。也不是都全好!孔子的話偏道德層面,太過迂腐,有道德綁架之意。所以時下很多人反儒家學說,罵孔子虛的那一套。老子講道法自然,道非道非常道,順天意,無為而治。也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也還有片面性,不可足取。治國理政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創造,要改革,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執政,不是聽天由命!韓非子法治就是鬥爭。過去是動殺罰,刑治也過於嚴酷,說起來也不是很全面。鬥來鬥去鬥了幾千年,還是用魯迅的兩個字吃人!歸根結底,他們都對中國的發展進程起過重要作用,都有可借鑑的治國理政進步的一面,應該發揚光大!從中國的實情出發,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治國之本,才會實現復興中國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