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192212115
好玩的國學的回答,好玩有趣又有料!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政治家,主持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雖然變法失敗,但也給中國的變革史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或者說是教訓。總之這是一個對歷史作出過重大影響的人。
王安石是強烈的功利主義者,只要是他認為有用的事情,他就去做。包括寫文章,王安石很忙,沒有時間去搞什麼風花雪月,他的文章或詩歌,要麼是闡明他的思想,要麼是表明自己的胸襟懷抱,你什麼時候見過王安石去寫那些卿卿我我的小情歌?
所以,這首寫梅花的詩,絕非是王安石心血來潮觀賞梅花,寫的一首寫景的詩,這首詩完全是寫王安石的心情,王安石的性格,寫出了王安石一生的孤獨。
寫這首詩的時候,王安石已經是第二次罷相了。王安石變法的過程,伴隨著殘酷的黨爭,王安石為了推行變法打擊別人,反過來,以司馬光為核心的舊黨,也不遺餘力地打擊王安石。王安石在宋神宗熙熙寧七年,也就是1074年,第一次罷相,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1076年,王安石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到南京的鐘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政治上的對手蘇東坡還曾經專門去南京看過王安石。王安石此時的情緒達到了最低點。因為他所有的改革措施,都被司馬光廢棄的一乾二淨。
這是時代背景。
我們再來看看王安石的性格背景。王安石是一個很特別的人,蘇東坡曾經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拗相公,意思是說他的性格固執,一旦認準了的事情,絕不回頭。王安石在做人上,有道德上的潔癖,他不喜歡錢財,不近女色,一心一意撲在自己的改革事業上。另外,王安石有著堅韌不拔的性格。他認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然後再問結果。他在一篇文章裡說過: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認為,做任何事情,必須有一個不畏艱險,一往直前的堅強意志,這同他後來在變法革新中所表現的不怕圍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
現在我們可以看看這首詩了: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這很顯然就是王安石借梅花,來寫自己。梅花的意象歷來就有高潔、獨立堅貞不屈的內涵。梅花的勇敢不屈,越是在嚴寒是的時候,越是在環境艱難的時候,越是要開放,沒有人能阻擋,就像王安石變法一樣,縱然是無數人反對,王安石還是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和勇敢。
“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凌寒獨自開”,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我們i,王安石還說過,“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這句話就表達了王安石的價值觀,做什麼事情,就要全力以赴,至於結果,任憑別人去怎麼說吧,只要自己無怨無悔就行。
接下來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讀者朋友可以與上文的引文做一下對照。王安石就是那棵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衝破嚴寒靜靜開放的寒梅,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是否有人知道,是否有人聞到,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所以說,這首詩就是王安石的心聲,就是王安石自我的寫照。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或者說殘酷一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處可走。這就是王安石的寒梅性格!
好玩的國學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我們看王荊公的這些頭銜,跟詩有關的只是一個文學家。
唐詩宋詞,所以北宋的詩人不行?王荊公的詩不行?錯得遠了。其實宋詩的成就非常高,只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盛唐詩頂峰已具,宋詞大興,才給人宋詩默默無聞的感覺。宋代理學的發展,讓宋詩的哲理性已經完全超越了以前的時代,不過相對於更受普羅大眾喜歡的詞牌,宋詩天生具有的性冷淡面孔讓它沒有競爭能力,所以宋代的文學形象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詞牌問鼎。
如果當時的人稱王安石為詩人,估計他是不喜歡的。他是一個影響巨大的政治家,一個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他的詩文創作,都是為政治、思想服務的。
北宋年年歲貢,文人帶兵,部隊長期換防,軍費開支巨大,而由於宋朝開國後的重文輕武,文官系統龐大臃腫,國庫空虛,積弱難醫,軍隊戰鬥力差,對外戰爭屢戰屢敗。
王安石几次拜相,推動變法。他的改革具有超前的遠見,充盈了皇家國庫,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但是由於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和推動得過於激進引起了普遍的反對,最終在宋神宗去世之後,新法全廢,變法失敗。他退居鐘山,鬱鬱而終。
王安石對經學的闡發也是走在最前面的,二程一朱,陸九淵都只能算是他的後來人。這樣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詩詞對於他來說,只是服務政治和學問的末技而已。
政治、思想上的成就也不能掩蓋他在詩歌、散文上的巨大成就。
他的詩風分為兩個階段,以變法失敗、退居鐘山為轉折點。前期他是極其反對晚唐體、香山體(白體)、西昆體的,他認為詩以致用,所有的都該為了思想、政治服務,既有反映民間疾苦的《河北民》,也有對漢家提出批判的《明妃曲》,視野遼闊、大氣磅礴。罷相賦閒後的王安石,詩風突變,一反自己早期的詩論,寫就了一手美妙絕倫的詩篇。
這種特殊的美妙詩篇,被稱為“荊公體”或“半山體”,成為宋詩的一個特別的品種。
《梅花》就是這一時期經典小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韻的五絕,平仄為: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北宋格律詩早已圓熟,只是“梅”、“開”、“來”三字作為韻腳在平水韻中同屬於“十灰”部,所以當時是押韻的,我們在賞析的時候注意即可。
詩意字面直白,這就是寫牆角幾隻似雪白梅的暗香浮動,沒有必要逐字解詩。我們把它和其他同時期的作品一起來看,就可以看出王荊公此時的心態,更好的瞭解詩人詩風突變後的特色。《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饒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梅花、杏花,孤獨牆角,春風化雪,暗香幽送,勝過碾塵。王荊公對變法的執著,執拗,雖萬千人詆譭吾往矣,孤高自潔,粉身碎骨的無悔就在這些淡泊、白描的筆下忽隱忽現。
這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淡泊,字句中透露著曾經的波瀾壯闊,絕不是一眾小情調、小確幸文人才子的文藝腔。歷經風雨飄搖,無奈歸隱半山,王安石的詩歌作品雖然看起來畫風突轉,其實和他前期所痛恨的宋代文藝腔還是有著天地雲泥的差別的。
熙寧變法曾經有機會中興北宋,卻以失敗告終。
王安石因此被黑了上千年,甚至被醜化成獾子精轉世,是禍害北宋的妖人。但在詩文上,即便是他的政治對手,也是佩服的。
王安石,是宋詩中的最高峰。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問題: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前言
最早在詩經中就有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開始出現大量的詠梅詩。王安石的這首詠梅詩就是從南北朝的一首詩化用而來。
一、南北朝詠梅詩 格律詩的雛形
《梅花落》(樂府詩集)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這首《梅花落》來自於《樂府詩集》,這本書記錄了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的精華作品。從這首詩的體式來看,五言八句,講究平仄四聲,應該是南北朝齊永明早期的格律詩。
二、王安石的化用
其中“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被王安石化用為: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被化用為: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日本空海和尚寫過一本《文鏡秘府論》,記載了不少唐朝的詩歌理論。其中說唐朝詩人有個好習慣,隨身帶有前人詩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詩的時候如果苦思不得,就打開“錦囊”看一看:
不僅唐人如此,歷朝歷代的詩人因為熟讀古人詩書,自己創作時不免會有前人的影子。
南宋文學家周紫芝說 :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北宋的黃庭堅也表達過同樣的意思: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三、點鐵成金
宋代黃庭堅《答洪駒父書》中還說過這樣一段話:
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從王安石的化用來看,他捨棄了《梅花落》的後面畫蛇添足的四句: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僅僅留下了前面四句,確實如同黃庭堅所說:
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結束語
古人詠物,常常藉此一發胸中鬱悶。寫這首詩時 ,據說是王安石第二次罷相, 心灰意冷, 退居鐘山。此時王安石一定是讀到南北朝的這首《梅花落》,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詠梅詩。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答: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梅花》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王安石當時寫《梅花》詩的靈感來自唐代詩人齊己的《早梅》,全詩如下:《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這首詩的意思是寫萬棵樹凍的都要折斷枝條,而唯有梅樹暖洋洋獨自歡樂,村前厚厚積雪裡面,昨夜競然開出了一枝梅花。凌晨的寒風傳送著淡淡的幽香,飛鳥也飛來偷看這一枝豔梅。明年如合曆象,應先發京城。望春臺喻指京城!看完上面這首詩我們再回過頭來讀王安石的《梅花》
檣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這首詩非常好理解,在檣角里數枝梅花迎風綻放,不畏嚴冬凌寒獨自開放。老遠看去如雪但我心裡知道那不是雪,只覺得一股淡淡的幽香被晨風傳遞而來。雪以梅見神,梅因雪見格,梅飄香而送暖,雪皎潔而知春,王安石把梅想象成雪就有“知春”之意隱含其中,那麼“檣角”是否梅開的不是個地方那?我們通過上面唐代詩人齊己的《早梅》就明白了,梅花開在檣角,的確不是個地方!它最應該開在京城。這就是王安石寫《梅花》的真實含意,這與當時作者的政治境遇有密切關係。這裡的梅花就是作者自喻,也就是說王安石把自已當成了孤獨與牆角,但它確正向世人送暖遞香,知時報春,不懼嚴寒迎風怒放的梅花!完畢。
翠蜻蜓
《梅花》唐、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一個“牆角”把一個孤獨悽涼的境地寫的淋瀝盡致,而在這種境地裡,能夠戰勝困難,並綻放美麗的不是國姿天香的牡丹,也不嬌豔欲滴的芙蓉,而是"數枝梅″!
接下來,凌寒獨自開,進一步強調了梅花無論窮鄉僻壤,還是山野田埂,都能隨遇而安的高尚境界。而一個"寒”一個"獨”加之下句的"雪″使梅花在白雪皚皚,朔風洌冽中高傲典雅獨自搖曳倩姿的情景,自然而然映入讀者之眼簾,揮之不去,難於忘懷,還總是歷歷在目,又如身臨其境!
嚴寒冬季,是一個漫山遍野都是雪的季節,遠遠看去,那靜僻的牆角幾點粉嘟嘟的精靈,難道也是雪嗎?而一陣朔風吹過,一種奇異的馨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啊!那不是雪,那是梅花,那是隻有寒冷的冬天裡才能給人帶來希望和生機的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喑香來!僅僅二十個字。不僅道盡了梅花超凡脫俗,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者自身所處的境地。詩言志,詩明志!儘管作者幾度被貶,改革受措!但為了國家的興旺,百姓的幸福,依然如梅花般堅貞不屈,失志不渝!
我早在上小學的時侯就學過這首詩,而直至5年前的一個下雪的冬天,我遇到了她,一個叫梅花的女子,我對此詩的理解才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她並不算太美麗,但高佻的身材,清純的臉龐,溫重的氣質,尤其是困難面前總能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和智慧,說話辦事那種不亢不卑又不失理智的風格,儼然就是梅花在人世間的再現!自此,她和梅花便一起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自此,我便成了梅痴,自此,在我的生命裡便永遠都有一束梅花在默默開放美麗,散發清香!
湛藍天空依舊是我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這詩中有二點隱喻1,梅花顏色有紅、粉、黃、白等,詩人單寫白色,表達了自己心地高潔,幽幽的暗香帶給世人以愛和關心,這點較“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有更高的意境。2,梅花開牆角,為什麼不是庭院或山坡,春林等處,這隱喻了作者當時的情況,變法不成,受排擠。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太陽神大地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前人曾改"數枝梅"為"一枝梅"。認為"一枝梅"開,更能表現梅開之早,以突出梅之不畏寒冷。
"牆角"、"獨自",又表現了梅花不與(或沒有)它芳為伍,甘於(或無奈)寂寞之情。
"不是雪"、"暗香來",說明其色平常,其香久遠。用以表明"梅"之不以色悅人,而以"香"傳世。
全詩寫"梅"之早,之孤,之色,之香。似有隱喻
"詩眼"或在"凌寒"二字。言梅雖孤,但不畏寒冷,有"敢為天下先"之魄力。此魄力來源於對其內在之"香"的自信。
老馬識途183228897
位置:詩人為什麼要把梅花放在牆角,而不是大庭廣眾之下?
時間:梅花開在最寒冷的季節,一天中最寒冷的時間,作者為什麼選擇梅花開放的時間?
人物:作者為什麼要把梅花描寫得那麼孤苦無助,數枝而不是漫山遍野?
結論:梅花和雪花形似而神異,作者抓住了梅花的特徵:暗香,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王安石作為政治家,曾兩度為相兩度罷相,新法不僅受到反對派的詰責圍攻,而且改革派內部也裂變分歧。天災加上新法執行上出的問題,兒子的弄巧成拙,皇帝的動搖,讓王安石這個宰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無助。再也沒有了“人言不足畏”的霸氣,沒有了“不是白雲浮日月,站在高樓望九州”的豪氣。但他堅信新法是利國強兵的,並不是為了自己和特權階層的,就象梅花有一股清香一樣,會沁人心脾。雖然變法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堅信一定會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詩言志,我們就不難理解王安石的這首作品了。
淡定秋菊
這首詩八個字有意思:牆角,凌寒,獨開,暗香。
510106194211259816周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曉有特色的佳作,是吟的早春之梅。開頭的兩句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豔色。神在“牆角“獨自“與枝梅“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更是描寫梅有不畏嚴寒的精神。
後兩句中的“遙知"是遠望,明知不是雪,話語一轉“為有暗香來“通篇就更加傳神,起到畫龍點睛之功。
謝謝評說不周海涵莫怪
天谷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