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廣西祕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一、基本情況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立於2006年3月,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個地級市組成(包括玉林、崇左兩個地級市的交通和物流),面積4.25萬平方公里,佔廣西的18%。2013年,經濟區總人口1305萬人,佔廣西的26%;GDP4817.43億元,佔廣西的33.5%;財政收入782.64億元,佔廣西的39.1%。

北部灣沿海在我國對外交往與對外貿易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西漢時期的合浦(現為北海市屬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一百多年前,北海被開闢為通商口岸。8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在欽州建立南方第二大港。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北部灣沿海的開發建設進入了新時期。1984年,北海(含防城港市)獲得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沿海14個開放城市之一。1992年中央下發6號文件,要求“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大通道”的作用。

你不知道的廣西秘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進入21世紀,北部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自治區黨委、政府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要求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總結北部灣沿海地區的發展歷程,借鑑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於2006年3月作出了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把廣西沿海地區作為一個經濟區來統籌加快發展,廣西沿海地區發展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二、戰略機遇

(一)上升為國家戰略。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部灣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明確其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充分發揮連接多區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橋樑和合作平臺作用,以開放合作促開發建設,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你不知道的廣西秘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二)打造“新的戰略支點”。2013年7月,總理提出要發揮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沿邊的獨特優勢,把廣西打造成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廣西將圍繞打造六大支撐體系: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現代開放合作體系、新型城鎮體系、綠色生態安全體系,強化戰略支點功能。

(三)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3年10月,主席提出中國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廣西將充分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獨特優勢和“南寧渠道”的戰略優勢,堅持海陸統籌、內外結合、優勢互補、共建共贏,以開放合作為動力,以海陸大通道建設為基礎,以經濟合作為支撐,以創新和完善合作機制為保障,著力推動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商貿物流、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平臺建設,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門戶新樞紐。

三、獨特優勢

(一)區位優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南端,地處我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沿海、沿邊、沿江,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地區,是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也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經濟區,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前沿地帶和重要門戶。

你不知道的廣西秘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二)資源優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1629公里的海岸線,規劃港口岸線267公里,目前開發不到10%。還擁有豐富的海洋、礦產、旅遊、淡水、農林等資源,是我國適宜佈局現代化港口群、重化產業群的重要區域。

(三)環境優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22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49%,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均達到95%以上。近海功能區達標率年平均為89.2%,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北部灣依然是中國目前最潔淨的海灣,始終保持優良水平。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我國最適宜人居的區域之一。

你不知道的廣西秘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四)產業優勢。

隨著中石油千萬噸、中石化異地改造、防城港千萬噸精品鋼鐵基地、林漿紙一體化、中電等項目的開工和投產,以及其巨大的上下游產業鏈帶動效應為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有影響力的石化、鋼鐵、林漿紙、冶金、新材料、電子等產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五)政策優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沿海開放、少數民族自治、邊境地區開放等政策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的一系列政策。廣西自治區政府也專門出臺包括稅收、土地、產業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多重優惠政策疊加在我國少見,是我國目前政策最優惠的地區之一。

四、建設成效

(一)產業發展方面。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一批東西部產業轉移項目紛紛進駐,逐步形成石化、電子信息、林漿紙一體化、冶金、新材料、輕紡、機械裝備製造、磷化、保稅物流等為特色的產業體系。重點規劃建設了14個重點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742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超過200平方公里。2013年底,完成工業產值(含貿易值)4111.46億元。有10個園區工業產值或貿易額超過100億元,成為北部灣經濟區增長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經濟增長亮點。

(二)港口建設方面。廣西北部灣港已建成泊位234個,萬噸級以上63個,擁有集裝箱班輪航線30多條,每週50多個班次,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海運物流網絡已伸向全球。201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87億噸,其中集裝箱100.33萬TEU。

(三)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方面。北部灣經濟區海關特殊監管區體系基本建成,服務華南、西南、中南,面向東南亞的北部灣供應鏈日漸成型。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相繼建成並全部投入運營,北海出口加工區擴建B區也已基本建成即將通過驗收。

你不知道的廣西秘密——帶你認識一個真正的廣西

(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出省通邊”交通網絡初步建成,通往越南、雲南、貴州、湖南、廣東的6條高速公路已全部打通,往廣東、湖南、雲南的高速鐵路在加快建設,通往雲南、貴州的鐵路擴能改造已經完成。經濟區內的高速公路正加快推進,高鐵已經開通運行,通往經濟區各市一小時、通往廣西各主要城市兩小時的經濟圈正在加速成型。南寧和北海機場已開通國內外空中航線100多條。

(五)區域合作方面。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基本成型,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和南新走廊建設加快推進,中馬欽州產業園、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加快建設,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加快規劃佈局,中韓產業園、中泰產業園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廣西與雲南、四川省正在通過“飛地經濟”模式合作建設臨海產業園和出海通道。

另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機制體制創新、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等各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