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相比较,谁的思想境界更高?理由是什么?

醉墨客林世伟


但凡比较某人比某人强,某个圣人比某个圣人更高之问都很让人纠结,因为一是很难对古人进行繁琐考证,所以无法作出比较;即使能考证出点儿什么,也难以进行比较。二是今人对古代圣贤说三道四都可能是对先圣先贤的不恭。只好比较说说儒家和道家的境界,看看谁更高一些。

儒家主张积极有为,以在天下推行仁义礼智信为已任;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循道而行,趋吉避凶,少做不做。虽然儒家的道家的处事态度有差异,但都希望统治者替人民着想,不坑害百姓,都希望人民生活安稳。从积极进取的角度看,儒家略胜一筹。


陈广逵


从思考的时间轴看,孔子只看到了周,而老子看到了人类早期、至少在氏族社会。

从天地人的空间看,孔子只关注人,而老子先研究天道、然后以天道规范人道,即德。

从思想的深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看,孔子远不及老子。

那为啥老子的知名度远不及孔子呢?

一是老子思想太大太理想化,与老子格局差太多的人不会认同。事实上,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奉老子思想的。说明还是有皇帝达到和认同老子的思想境界。

二是人为宣传上,几乎没有一个朝代明确宣传老子,而明确宣传孔子的为常态。

说的不完整。


太极拳玄机


当然是老子!有真人不露相的说法,老子是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写出五千文,他的作品是伪装者很难利用的,这就是老子的高度,而且常人也难做到的,这也是上层境界的难度,老子的思想是高层次的。也可以说差不多是古今中外的顶端学问,怪不得人们常说老子为大!

人怕出名猪怕壮,老子的思想几千年以来为什么没有受到世人的大力推广呢?老子本身就不主张张扬炫耀,他的思想和文章早就控制了骗子们的利用心,所以那些帝王将相和欺世盗名的骗子们都用不上他的作品,只有真诚做人的人才能领悟到老子的伟大之处,老子主张真者无需名,一个真心干事的人,他是为了干好这件事情为主,不是为了求名。名者无真,一个以名誉为重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求名而为的,这就是老子那穿梭时空的伟大眼光!我在这里只说了一点点老子的高明之处,因为他不愿出名,他只想干实事,所以,自古以来都没有得到当权者的推荐。

孔子曾经去拜访过老子为师的,孔子听过老子的教导之后,回家对学生说,今曰闻道,夕死可矣,崇拜得五体投地。孔子的学说是中层次的学问,实用性广,只要一个正常人都可以学到一点,就连盗贼也可利用仁义礼智信来骗人,当然,我们也不可能说孔子的学问是错的,只能说是中等级的,因为好使,历代的权利者们常常用它来骗取民众的信任,自己做的全是偷鸡摸狗之事。实在人用了孔子的思想就会成为君子,虚伪人用了就会求取功名,孔子的学说真的好做面具!所以很受欢迎,又实用。



莫要人夸好颜色


问这个问题的人即没有读通儒家的著作,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修过佛与道…… 事实上,每当看到儒佛道这三个字排列组合一起我就不想说什么了! 太不要脸了中国的所谓文人们!!!

应该是佛、释、道!这是三类不同的修行法门,有人会说,佛与释不是一家吆? 当然是一家!只不过释是禅法是佛祖的核心、是最上根器之人才能修的, 那么下根器的人就只能先老老实实地一步步走下去……念佛号、拜佛……法门无量……道修似乎都是以《道德经》为这个地球上的经典奉上……事实上,实修上还真不只是读读写写《道德经》或者练练太极等武功秘笈就是修道的。这些都暂不说,单说儒:人物、著作。它们都是围绕着人类的为人处事、道德文章、礼仪等等,一句话,它们是入世的。是外在的加入一些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们还未能达到精气神的领域。它们永远都只是在外围兜圈子。而禅,或释迦牟尼本身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净土念佛法门是先熏众生的个性、渐渐引导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然后是专心专注念佛……感应到念佛三昧再继续坚持下去,精进用功……修清净心不如说是除㾀妄念……拜佛也不只是拜佛:是要人们放弃虚妄的自我、放弃自以为是的心态、放空头脑中的杂念……于其说是拜佛,不如说是拜自己,自己做功!念力强大了功力深厚了又能帮助众生,这是功德!利人利己的功德,真心诚意地想修的人都会非常喜欢又虔诚的祈祷顶礼感恩回馈……又计较什么外在的得失呢?人有分别的,又不是修木头修呆子!但是功夫深的就会知道:是也罢非也罢、进也罢退也罢……都是因为在一楼外围兜圈子!一个强烈想上顶峰的人会一鼓作气地攀登着,不然洪水猛涨上来了……一个在无数次轮回受苦受累又无聊的人会勇敢抛下一切名利地位……清修苦修都会心甘如饴……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只要回头、只要实修、只要坚定净信!都有机会的,佛不打诳语的!否则也成不了佛!

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让你心安就去做……总有一天会回头的,急不来的。这就是说佛不渡无缘之人。你求了开口了,上帝、佛、菩萨、道都会显示出途径来的。因为它就围绕着你充满着你,光明正大的隐藏在你自己的内在……就等着你发现哩!是不是很好玩很好笑?是不是会让你又哭又笑的?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曾经那么的愚蠢至极、荒唐可笑…… 真的,开悟成道真的是很好玩的哦……


15872376568


中国儒释道三位创始人,论境界应如下分析和定位:

①释迦牟尼佛是精神大师

释迦牟尼佛本是锦衣玉食的太子,却抛弃一切,为救众生而选择修行道路,终于在普提树下顿悟,创建佛教,成为世界连锁的最大慈善组织,功莫大焉,堪为精神大师。

②老子是战略大师

老子是春秋周朝图书馆馆长,博览群书,视野前瞻,实为战略大师。他为社会统治者提供社会治理的无为而治方法,是当今国家乃至企业战略管理的鼻祖。

③孔子是人力大师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显然是理想派和复古派,但抱有对社会秩序的期待,并且提供了一套可行解决方案,孔子显然是跨时代的人力资源大师。和老子比起来,境界当然不如。


全息领导力


如果你看过了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读过了老子自己撰写的《道德经》,谁高谁低,高下立现。

再看各种文献记载,包括孔子弟子的记述,孔子几次问道于老子,你就知道到底是谁的思想境界更高!老子讲道可,道非,道常,……众妙之门,玄之又玄,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为天道;孔子讲性善,性忍,中庸,是为人治,也就是人道(人治之道)。

再看历史,孔子是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终生不得其志。是其弟子与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而老子是被拦于函谷关,留下千古绝唱《道德经》,而后西出函谷。再看没有儒学的大秦帝国是纵横驰骋打的匈奴屁滚尿流闻风丧胆。汉朝是以道家立国,讲求无为而治,到武帝一举击溃匈奴,永绝后患。而后,启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再后来,再有游牧民族(号称蛮族)来犯,朝廷懵逼,大臣愚忠,亡国叛国,亡种灭种,再也没有了大汉族的血性与霸气!楚虽十户,可以灭秦的传奇历史被永久的尘封于记忆之中。

道法自然,中国思想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科技水品是蒸蒸日上一路领先。道法人治,中国是思想禁锢,中庸而圆滑,面善而心恶,科技水品是一路下滑,再无长进,百姓是血性尽失再无抵抗外族入侵之拔刀相向的勇气!

所以,道有道不足,儒有儒弊端,道为上,儒为下。然,其儒道只差,差之千里,不是一星半点。现如今都在提回归国学,而国学千万不敢囚困于儒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国学,法墨儒释道,兵家带杂家,一个不能少,兼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才是回归正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唯此,中华可兴,未来可期。


行云流水


老子是道家人物,长于宗教管理事务。

孔子是儒家人物,长于世俗管理事务。

老子是孔子之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就是对老子等道家人物说的,这句话就是反映中国人🇨🇳人上三个如何实现团结的奥秘。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人,三个以上,就要形成一个首领,这叫道生一,这个首领要选帮手,就要选一个道家代表,就是一生二,首领在道家代表协助下产生一个儒家代表,这就叫二生三,儒家代表对这个人群进行管理,就叫三生万物。

中国社会是儒为中心的社会,正是道家学说提倡的,因为他们是儒家的领导,是首领和儒家代表存在的灵魂,而首领,是整个体系存在的意义,儒家代表,则是整个体系存在的基础。


河东来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又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孔子没闻到道,老子可以道却非常道。

名,孔子非常重视名,老子可以名却非常名。

据《史记》,孔子适周,问礼老子。老子毫不客气:子所言者,其人及骨皆已朽矣,,。

挨了老子一顿批评,孔子回去之后,对学生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由此可见,孔子还是很谦虚的。

司马迁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司马迁引的是孔子曰。

由此可见,尽管孔子赞老子如龙,却对老子不以为然。

老子与孔子,谁的思想境界更高呢?

彼此彼此,半斤八两。


赵日金141


老子思想的道德境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天合一“”!只有这样人生路上的各种关拤才能顺利渡过!老子对“”道“”的理解是整体性的!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和各种事物的性质变化的始末过程!是全面性的总纲!而孔子主要侧重其中的人道,而重点研究人性论或人类社会和对人类社会的治理方法或对人性的理解制定秩序控制人性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孔子只是老子抽像泛指范围中具体特指对人类社会人性的研究!老子《道德经》中已经清楚的叙述说明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法不离其中~一正一反,阴阳和合!孔子的“”儒“”也确实重点显示了人之所需的各种需求竞争的程度!贪婪的人性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尽显无疑!


空观道人12345


道、儒先圣境界没有差别,差别在践行的路径。用王凤仪的话理解道、儒甚至世界主要宗教比较中正。王风仪说,道教修心炼性,抱元守一。儒教存心养性,执中贯一。佛教明心见性,万法归一。耶教洗心移性,默祷亲一。回教坚心定性,清真理一。五教的起源宗旨一也。“一”者何?乃是独一无二的真理,天道也。万物万类万数,皆不能离一,离一则不成。一者,道也,则常而不变的真理也,天道也。

有人崇老子贬孔子。一是说《道德经》比《论语》抽象有哲学性。二是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但是,《道德经》比《论语》本身是个错误比法,因为儒家最高经典是《易经》,理论集中体现在《易传》,道家则《道德经》为理论集中体现。所以,要比应该是《易传》与《道德经》比,你看过《易传》吗?比《道德经》差?

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不足以说老子就高于孔子,因为本来老子年长二十岁,身在周守藏史之职。孔子无常师,不能说因为问礼老子就成了孔子老师,孔子就好象是老子弟子。而孔子自谓尊仰周公,继文王之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