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中,格律和意境,如何取舍?


格律是体裁形式,意境是思想内容,二者不可偏废。

替对粘韵是格律诗基本规则要求,是律绝和律诗与古体诗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是格律诗与古体诗的体裁分类客观标准,不受“三观”左右。

意境是各种诗歌体裁都追求的,是主观标准,受“三观”左右。

今人诗作意境比较李杜时,顾不了替对粘韵律绝和律诗基本规则,可标示为“古风”,名副其实,没有必要列举一大堆古体诗为借口,为今人失替、失对、失粘、出韵的诗作争夺格律诗头衔或标签!因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体诗不胜枚举!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文化领域创作者号“诗联创作审美”,有诗论文章及原创律绝和律诗供探讨交流!




碧水青松随笔


我自己也写诗词,在诗词创作中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

就拿我昨天下午填的一首词来阐述吧。

一剪梅·感怀

昨夜潇潇风叩门,灯也昏昏,我也昏昏。

梦中微雨怨清魂,何事伤神,衾枕才温。

纸上难分鹏与鲲,不是啼痕,又像啼痕。

醒时应有酒盈樽,遗笑经年,宣室承恩。

这首词一开始我只有了一句:灯也昏昏,我也昏昏。

那是前天晚上十二点准备睡觉的时候,外面忽然下起雨来,我想写点诗,但又实在困得不行,坚持了一会,就关掉了床头的夜灯。

昨天早上起来,坐在公交车上就马上有了那一句:灯也昏昏,我也昏昏。

接着我就郁闷死了,该死的十三元。

我为什么选择十三元呢?

同韵的字都很生僻,要写简直费劲极了。

但我又很舍不得灯也昏昏我也昏昏。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填了。

实话说,上阙我很满意,下阕不那么满意。

因为上阙填的时候很自然,我前天晚上确实睡不着,一开始外面风很大,让人心里很不平静,后来又开始下雨,我快睡着的时候还能听见雨水打在遮阳棚上的声音。

但下阕废了我一整天的功夫,我从早上坐在公交上开始琢磨,一直琢磨到我晚上回到家。

有那么一会我几乎想放弃这首词,我觉得上阙意境到了,已把我当时的情况描述出来了。

至于没有下阕就没有吧,我不能为了格律把上阙给破坏了。

可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有句话堵在心里,不吐不快,但又不能一吐为快。

我当时就想,我为什么不能用十三元的韵把这首词填完呢?

虽然其他字生僻,但总还有那么几个字可用啊。

那些字能不能诉说我心里想诉说的呢?

事实证明,基本可以。

我为什么睡不着,因为我心里不舒服。我不开心,我不高兴,我想哭。

我目前的处境很纠结,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的悲哀就是,他分明跟皇帝聊了半夜,但聊得都是鬼神之说。

在不知贾谊心事的人看来,贾谊多么牛逼啊,他和皇上聊了大半夜唉!还是坐的很近聊了半夜唉!

但贾谊很痛苦,他并不是想聊鬼神的。

我目前也差不离这个状况,外人看着光鲜,看着已经一脚踏进那圈子里了,可我什么都不是。

这种情况被大家称为矫情。

换句话说,就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失意潦倒。

于是十三元的韵也就有些意向可用了。

庄周的鲲,李白的金樽清酒,王实甫的新啼痕间旧啼痕,皎然的宣室恩。

鲲化为鹏需要的是时间,可是眼下却什么都看不出来,我很难过,很难过。

我虽然也有樽也有酒,但没人知道我四顾心茫然。

说起来已经在宣室承恩了,可是,真可笑,不是吗?

于是下阕就这样凑了出来。

但我对下阕不满意,因为下阕虽然符合格律,可那是我在有限的韵部里搜肠刮肚想来的意向,是强行将这些往我心里想的地方写。

所以这首词读着就不好,下阕总是不舒服。

这就是要格律而害了意境。

我还有两首词,我觉得写得很好的,但为了意境,背弃了格律,但总体上我觉得很舒服。

永遇乐·次韵稼轩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千世界,但凭一苇、何人能渡。便老莲台,长绳挽断、青春留不住。乘风归去,山岳茫茫,不知身在高处。想当年,狂歌纵酒,醉拥一座江湖。

浮生了了,过河之卒,天地不仁如故。二十三年,梦中仍是,潦倒长安路。不堪回首,长门旧恨,今宵又排郑舞。何必问:阿娇未死,中宫谁主?

永遇乐是四仄韵,醉拥一座江湖就出律了。有人建议我改掉,但我不想改,也没法改。因为那个境界到了,那是我想表达的。

所以我不改。

另一首是完全不合《声声慢》的格律,所以我连声声慢都不敢标注:

悼金庸先生

射雕狂客,屠龙圣手,今夕只有空楼。展眼天涯尽处,逝水东流。人生谁能不死,恐正值、暗夜深秋。三更后,怕武林旧梦,拚弃神州。

一旦骑鹤西去,沧海笑,地下文章徒留。风灭残灯,借酒如何消愁。昨日江湖已老,尘封了、恩怨情仇。华山事,待谁人、故地重游?

我要写他最出名最经典的作品,下笔就已定了型,我不能为了格律去改动我想表述的意思。

这就是我个人创作诗词的过程,有时候为了格律会很纠结,但迎合格律作诗填词,势必会束手束脚,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无法表达出来。

所以我更喜欢写诗,特别是歌行体,有时候字数也不用限制。

当时明月最多情,惯向春风拂罗裙。

京畿三千纨绔子,高歌东门美如云。

所见美人年十八,楚腰一簇谁不夸。

红粉骷髅杯中影,嬉笑怒骂负芳华。

美人非我愿,美酒非我情。

萍水相逢皆是恨,难诉平生与君听。

纵横捭阖无闲暇,不来虚此人间行。

豪门大族如粪土,山野村夫可留名。

是昔河阳金谷园,亦是邺下铜雀台。

可比睢园三百里,诗酒风流真玉山。

也有骚客伤禾黍,也有方士说鬼神。

少年提剑争义气,老叟阖眸卜星辰。

四月祸从天上来,大厦倾颓满啼痕。

不想人去楼空后,长街寥落锁灰尘。

悲夫!

一夕流落俗世上,才道应怜六国人。

我认为,作诗填词最重要的是境界,如果能力可及,就应该在保持境界的时候满足格律,但有时候真的无法兼得,这时候就需要舍弃格律。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格律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初心。

写诗是为了什么呢?单纯为了好看好听吗?

不,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为了一吐为快。

只有表达了你想表达的,诗才算是好诗,否则不过是雕琢得好看的玩意,仅仅好看而已,没有灵魂。

----------丸-----------


祁门小谢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瑰宝之一。她有着独特的韵味,使很多人在闲暇之余,都喜欢畅谈和欣赏它!但要掌握她的律韵,真的不是一日之功。所以很多人望而怯步,不愿创作。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就是有很多人对诗或词的格律不了解。而产生了为难情绪。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格律诗

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讲究平仄格律。对学者来说,相对较难。但就格律诗来说,只有高声低声之分,低声为“平声”,高声为“仄声”。如格律诗不按高声低声相互平衡交错。那就会出现律诗读不顺口而拗口。为了使诗易读易懂,顺口押韵,就采用了拗救。

所谓的拗救?就是前面字该用平声的确用了仄声,那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这就叫拗救,也叫拗平。但要注意补救的字要在指定的位置,更不能乱位或放在末尾。凡经过拗救的诗句,就算合律。

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律诗的规律,但也不是说所有句式中一三五的地方都要按律而论,可是在特定的律诗环境中,一三五还是要按律规创作。不然就会出现:三平尾或三仄尾,以及孤平现象。

所谓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句子中二四六字,不得随意出格。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即句中的第二个字,目前的律诗还是没有随意变动过。

五言律诗的格律规定: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的格律规定: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当格律诗中出现平仄声不平衡交错时,就会出现拗口,为了使句子流畅易读,就采用了“拗救”。四连平或四连仄,即连续四个平声的字或四个仄声的字,持续高声或持续低声都是对律诗有妨害的。

格律诗的规则: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八句以上叫“长律”(也叫排律)。各句字要相等。

七言要平起平收,五言则仄起平收。“起”——是指首句的第一个字,“收”——是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

律诗律韵,不管怎么变动,但万变都在其中。根律而动,为韵而行,大众喜欢,就是好诗。








俊波2494777000894


1,这个原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当时以贺敬之等诗人面对简化汉字和应用推广英文字母拼音,又结合中国诗词优秀传统,提出这个原则。守住韵就是守住韵律在诗词中的使用,中国数千年的诗词流传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押韵,不押韵不称之为诗词。现在有人受西方文化和翻译外国诗文影响,放弃使用汉语韵律,这是错误的,你若从事中国诗词写作,就应该保持并使用韵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2,追求意境是诗词创作的必然。诗无意境就是顺口溜,不称之为诗。意境的深浅需要追求,意境越深越好。但不能因追求高深意境让人看不懂。古时流传长远的诗词在意境都很简单的。意境是以物拟人还是以人化物状,由诗作者自己考虑表达。

当意境与韵律发生冲突时,要在保证意境前提下调整韵律,但不能放弃韵律。

3,放弃平仄是由两个因素促成。一是五四后白话文推广,还有加之历史变化等原因,一些字的读音也变化了。比如“斜”,在唐宋时期读为"xia",明清后读为“xie”。二是西洋音乐引进中国,对诗词冲击的结果。中国历史上流行的是戏曲,清末西方音乐在中国流行起来。而平仄是古时候对朗诵诗词的不可缺少的。平仄有五个音节,当朗读出诗的平仄后,如同歌一般,不同于戏曲。因此诗被称之为“诗歌”,写词要有词牌,词牌也是对该词平仄的规范。当西方音乐进入中国后,西方音节为七个(增加两个半音),唱起来比平仄好听的多,迫使中国诗词放弃平仄。现在有人还在诗上标明平仄,我请你按平仄音节读一下,会难听的。




辽海醉仙


诗词创作中,如果是写古风,那就按意境来。 如果是写近体诗词,不管是绝句、律诗或者宋词,都要按平仄格式去写。

至于说意境,我们只能找更接近意境的字句去填入。 可能楼主会说,很多唐诗就不符合平仄格式。为什么可以。

那我们就要先去了解当时的环境,以及后人总结出的规律。 在唐初,大部分写的是古风古绝,包括在盛唐时期,还有很多作品都是符合格式的。


只是当时还没有这些拘束,再加上当时的环境所造成。

如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平平仄仄仄,仄仄中平仄;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仄平平仄平,平仄中平仄”



以及 诗仙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所以如果我们写近体诗呢,就要按平仄格式去写。如果古风就随意。



下面分享几首自己平时的诗词。

西江月.骤雨打翻春色

骤雨打翻春色,狂风吹乱閒愁。

飞红残落奈何留,多少销魂人瘦。

世路如今未了,浮生自古难休。

一湾碧水泛兰舟,醉看青山岸柳。

五律.秋归

落叶知秋至,千山尽染霜。

枫林红似火,芦雪白成墙。

水映半江赤,船开两岸香。

孤舟有归客,早晚到家乡。


醉清风zyj1202


格律与意境,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为有意境,才叫诗词。又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所以意境优先。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格律。格律主要的也就4个:用韵、对仗、句式、平仄。在处理与意境的关系时,格律的把握要点如下:1、用韵不能出错。一是同一首诗词里边的韵字必须是同一韵部的字,二是所选择的韵部必须与意境相符,比如意境是凄楚的,韵部就不能是“东”“江”,意境是豪放的,韵部就不能是“鱼”。2、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3、句式可以不管。4、平仄出格的频率,仅限于个别地方,不能太多。必须强调:作为初学者,格律优先为好。


佛魔由我


大家都是明白人,写诗是一门高深的文学艺术,言简意赅。用词造句需精雕细琢。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所用词汇都要服合主题意境。所用物象要贴近现实,遣词恰当。词性平仄理所当然地必须考究。如果乱性,放弃格律,抑仰顿挫的效果将会哑然失色。本人认为,写诗若挂牌某某律、绝的话,必须严守格律为前提,然后融入情感意境,增加色彩。(词性拟声对仗得好的,本身就能增强色彩),突出主题。没有所谓的因"意境"而舍弃格律之说!要么不挂牌子,写古风好了。古风照就出精华!这是自由的选择!别格律没弄明白,心里又想着哪种似乎"高大上"的牌子!至于意境的追求,哪就要看个人的天斌和功底了!


益龙民


为什么总有人说为了意境可以舍弃格律,我认为意境比格律更难掌握。格律可以可以通过查书学习到。意境可以么?不可以。意境只有不断的体验生活,反复的锤炼,大量的阅读古诗词才可以获得。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速成的。初学者是不大可能一上来就写出众口称赞的好诗来。

而所谓意境只是成为好诗的要素要素之一而不是全部。浪漫主义诗词当然要有好的意境,那么现实主义诗词就不是特别要求意境。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通篇只是描述卖炭翁的一天生活,没有典故,没有华丽的词语,全是白描一样可以永垂千古。杜甫的三吏三别也属于这样的范畴,只是描写的贫苦大众的真实生活状况。

再说,李白杜甫的诗还是符合格律的占大多数,那些不符合的只是一部分。不能因为李杜写过不合格律的诗,就说格律是糟粕,是束缚。这样是以偏概全,是狭隘的。

既然想写诗词,就要认真的学习格律,不要因为掌握驾驭不了格律而说格律是不重要的。


海浮山顽石


这个问题,提出不止一次了。回荅么,也是见仁见智,各样的见解都有。但归纳一下,“押韵是前提,意境为上,平仄次之”的主张还是占上风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大概是“援古以鉴今”得出的结论罢。看看《唐诗三百首》中选录的绝句和律诗,如果严格地用格律来要求,中规中矩的不到一半。典型的例子,七律《黄鹤楼》、七绝《江南春》就很能说明问题。词的例子就不举了。可见,古人作诗填词,也是把意境放在对仗、平仄、粘等格律之上的。打这样个比方吧,一首诗或词就好比一个人,格律是人的外表,而意境是人的买魂。外表与灵魂比,当然是灵魂重要了。否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又有什么可取的呢!


山民s


格律者是谓格式和韵律,不同于民歌,散曲,词的长短句。在句式,对仗,平仄方面要求极严,唐代诗人们,把格律诗创作,推到巅峰状态,成为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可以说,格律诗成就了唐诗的辉煌,也造就了唐诗孤独求败式的悲哀。后代文士再怎么努力,也难以突破唐诗的境界,使人们自惭形秽,严重锉伤了脆弱的成就感,这就是唐代格律诗日渐式微,宋词长短句兴起的根本原因。

格律诗作为一种文紧体裁,有它的独特性,但重要的是,同其它文学体裁共通的,都是为内容服务。而内容即表现为意境。一个好的意境,无论用何种体裁表达出来,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一个缺乏意境的格律诗,写得再工整,对仗,平仄押韵,也会让人味同嚼蜡。

写到此,我的主张也出来了,即:在写格律诗时,当意境,格式,音律发生矛盾,需要你做出取舍时,我宁可放弃后者,也要力求意境的完美。

格律诗回温的现象,说明许多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在推动,是一个好兆头,值得肯定。但是我们毕竟是今人,不可能回到唐代去写格律诗,现代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辞汇,生存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即使写格律诗,也一定不同程度打上时代烙印。因此,突破古格律的框范,是必然趋势,否则,格律诗将走入死胡同!

本人因学识所限,仅代表一已陋见,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