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前兩天有讀者私信我,說自己在二線城市鬧市區開了家自助餐,月租2萬,客單價正常市場價。開業以來,餐廳的月營業額已達到50多萬,仔細一算卻沒賺到什麼錢。

嗯?還有這操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問題一:毛利低於40%無利潤可言!

自助餐看似圈錢,其實自助餐毛利低是常態。一般想要多賺錢,老闆會嘗試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毛利,比如大家常見的降低菜品質量(食材不新鮮,味道不好)、衛生環境不好等,然而消費者不是傻子,菜品質量一降或是環境衛生不過關,門店營業額便會以肉眼可見下降,這無疑是在自尋死路。但高品質意味著高成本,除非有一定的資本做支撐,不然提升品質後不僅會失去平價客戶且真的沒什麼利潤可言。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問題二:毫無特色,跟其他自助餐相比沒啥優勢

一般自助餐都是自助火鍋+燒烤,裝修、菜品都大抵跟市面上其他自助餐相同,毫無特色可言。此外還有很自助餐品牌名過於普通,且毫無記憶點,難以激發消費者的傳播慾望。可以根據消費群體不同制定不同的價位,如兒童價與成人價。推出特色食材,更好推廣及吸引食客。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如何提高毛利增長10%?

1. 從細節裡摳利潤

質變不能那就量變,細節里扣成本從減小盤子的大小開始。

自助餐的特性是勤拿少夾,但大多消費者都是勤拿多夾恨不得把盤子搬空。當他們開始夾菜時,他們有一個習慣,就是儘可能多地夾菜,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最終會導致原本只吃八分飽的人,為了不被扣除浪費的錢,硬生生的吃了十二分飽。愣是空肚進扶牆出。所以盤具太大,表面上看是方便了顧客,實際上卻大大增加了餐飲店的隱形浪費成本。

一旦桌臺上擺放的食物清空,店家就會一直上菜品。人性都是自私貪婪的,而自助餐這個品類放大了人類的慾望和貪婪。所以換盤子可以減少看不見的浪費。這種看似無意識的細節直接決定了利潤,並影響到餐飲店自身的生存。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2、增加小成本但又飽腹的產品

自助餐,本質上是由二等的食材,做出一流的品相,通過視覺上的豐富感和美感,滿足消費者。

你有一兩百個種類,這些低成本、容易飽的產品少吃100克,其他產品就要多吃200克,這些飽腹的產品線無法提供,顧客不得不夾其他菜,這也是低毛利的根本原因。

價值產品線品種要多,但可以限量更替。例如,添加一些小鮑魚、魚翅、海參和其他似乎有很高價值感和強烈儀式感但實際上很便宜的產品。小吃甜點多準備些,無限量暢飲。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3. 人員分佈調整,飽腹產品線不能空

同時,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加菜流程。

自助餐市場調查中我們發現,在餐廳用餐高峰期,壽司、蛋糕、薯條等飽腹產品盤子是被拿的最多的。往往很容易空,但後續又不能及時補貨到位,以至於顧客不得不夾其他菜。說明營業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完善。解決辦法是調整加菜的過程,即無論有多少顧客,飽腹的產品都不能空,定崗定責,責任到人。

自助餐老闆月入50萬,卻依舊是個窮光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