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村級“零接待”變成“另接待”

4月16日,談起村級公務“零接待”,江西省玉山縣四股橋鄉皇珠村黨支部書記毛傳軍滿臉笑容:“‘零接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縣紀委監委強力推動下,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4月22日人民網)

近年來,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斷深入,有很多農村地區實行了村級“零接待”制度,不可否認,這一舉措在多數農村地區確實收到了較好效果,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幹部廉潔自律,還維護了黨群幹群關係和形象,有效鞏固了農村穩定發展的大局。同時,也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吃大喝、揮霍浪費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舌尖上腐敗”的滋生和蔓延。

村級“零接待”制度的出臺,旨在減少村級集體經濟壓力、減少農民負擔,整治腐敗問題,和諧幹群黨群關係。但從近些年來所查處的農村腐敗案件中可以看出,村級“零接待”制度的落實情況在一些地方還有點“水土不服”。上級檢查仍然免不了吃吃喝喝,迎來送往。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巧立名目“賬外賬”,虛列開支“挪一挪”,政策執行“變又變”的行事風格,導致了“舌尖上的腐敗”仍得不到根本性扭轉。所以,當前要時時刻刻注重分析村級“零接待”制度執行現狀,警惕村級“零接待”變成“另接待”。

警惕村級“零接待”,首先要強化思想認識。思想偏頗就會導致認識偏頗。村級黨員幹部來自基層、面向基層、服務基層,其個體本身理論、文化程度和個人素質較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所差距,同時基層幹部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多多少少都會夾雜點面子觀念,這就為慷公家之慨、做自己人情、飽客人口福埋下了隱患。因此,對村級黨員幹部的人文背景塑造和理論素養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開展針對性典型教育、經常性政策宣傳、連續性理論學習,不斷增強村級黨員幹部的自律意識。

警惕村級“零接待”,其次要完善相關制度。受吃喝文化影響,很多基層幹部都還存在“不貪不佔、吃喝無罪”的錯誤觀念,認為“吃點”無所謂,只要不往口袋裡裝,就是不犯法,所以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錯誤觀念仍舊馳騁基層,說明相關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村級“零接待”制度在執行上還停留在僅看有無餐飲費票據,其賬目真實性還需要打個問號。因此,探索和完善一套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開制度前門,以制度規範黨員幹部的具體行為。分等級、統管理、勤公開、強監督才是村級“零接待”制度實施和落實的關鍵所在。

警惕村級“零接待”,最後要強化監督處理。上級要求村級賬務中不能出現接待費,但是絕對的“零接待”可能只存在理論上,實際層面的操作不太容易。因此,針對村級“零接待”制度在執行中出現各種問題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依據審計、財政、監察、紀檢等部門職能,對村級經濟活動中的各環節和關鍵人要採取多種方式的常態化監督檢查,一旦發現違反相關規定,就需要嚴格處罰、大曝其光、公之於眾。讓各級黨員幹部不敢吃、不敢拿,讓村官不敢請、不敢送。只有這樣,村級接待監管制度才不至於落空。

新時代當有新氣象,而新氣象當有新作為。希望各級黨員幹部以“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目標,嚴格落實好村級公務“零接待”制度,與群眾“零距離”,與群眾心換心,與群眾一起締造充滿希望和絢麗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