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2016年,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96个,14541户64102人已全部搬迁入住。

2017年,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31个,计划安置25262户113463人,2018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2018年,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17个,计划安置26278户115750人,预计2019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结合区域实际稳抓落实,紧扣搬迁群众幸福感,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月10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融得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群众搬得出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统筹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公共教育和卫生资源。“以前,孩子们去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现在方便多了,只要走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以前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好的生活。”2017年,袁新芝一家搬迁到碧江区响塘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孩子们顺利进入到安置点附近的公立学校学习,告别了以前一个多小时的上学路。搬离原居住地,孩子的教育保障是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市易地搬迁工作充分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编制《铜仁市中心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安置方案》,规划安置学校(园)55所,目前新建学校已有8所投入使用,同时简化转学手续,实现有意愿在安置地就读的随迁子女100%入学。要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各项惠民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基础设施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市规划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站、室)102个,已投入使用87个,从迁出地调配医疗服务人员50名到迁入地工作,其余15个正在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整合服务资源,大力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我市对搬迁人口较大的安置点,设置专门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35个,提供上门服务;搬迁人口较少的,由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在社区治理、民政、社保、治安等领域推行大数据“一站式”办事服务。目前,全市在安置区已建立3个智慧社区,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了服务质量。

落实参保工作,强化社会保障服务。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目前已有2201户6878人享受城市低保,10763户45962人享受临时救助;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群众可自主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带动群众选择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年满60周岁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养老保险金按政策进行减免。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要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提高群众致富能力是关键。我市积极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积极动员群众参加就业培训。我市通过就业服务协理员入户走访、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精准掌握劳动力培训和就业需求,现已实现安置点就业创业帮扶台账全覆盖。全市2016至2017年度项目搬迁户中,有劳动力家庭38679户,已稳定就业37825户68775人,“1户1人以上就业”落实率为97.79%。全市计划从201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市7.2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现已完成培训19114人,培训后实现就业8179人,培训后初次就业率为67.28%。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多措并举,确保群众充分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各类扶持政策向搬迁群众倾斜,优先享受“雁归工程”“小额创业贷款”“3个15万元”等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其中,大龙开发区已成功实现305人自主创业,年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探索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积极引导企业结对帮扶搬迁群众。引导贵州新联爆破集团公司等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就学资助;成立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提供相关服务。通过在安置点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发公益性岗位,聘请109名搬迁群众为协管员,服务搬迁群众;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已累计发布市内外岗位信息54.29万个;引进扶贫车间进安置点,认定和扶持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我市已成立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产业园)16个、引进就业扶贫车间14个。其中万山区引进景航制衣厂和三红枫制鞋厂,已吸纳300余名搬迁群众在车间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由地方政府或部门出资,有针对性地开发“五员”(保洁员、护路员、护河员、护林员、调解员)等岗位,专门用于安置搬迁劳动力。碧江区开发保洁员1100个,玉屏自治县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护河员、护林员、调解员2021个,重点保障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盘活迁出地资源,做好安置点产业配套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贫困户参与、企业化管理和保本微利”的原则,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后续扶持发展有限公司15个,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家庭农(林)场315亩,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群众“融得入”

要实现搬迁群众“融得入”,加强思想引导是关键。我市全力推进搬迁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构建完备的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社区公共阵地建设。我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安置点设置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46个、文化广场106个、书屋51个,配备健身器材52套、灯光音响设备64套,电视广播“户户用”已实现全覆盖。

铜仁:建设“五个体系”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施送文化进安置点活动,以感恩奋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把国家惠民政策、感恩教育、社会美德、城市生活规范等内容融入文艺节目中,把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送进安置点。截至目前,已为搬迁群众进行文艺演出400余场次,公益电影放映600余场次;实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开展公共文化延伸服务。利用流动图书车开展图书延伸服务等,定期选派文化工作者到安置点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2018年共开展辅导800余次,开展图书延伸服务300余次。同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文体娱乐活动,通过在安置点挑选文艺骨干、组建文艺队伍、安排文化志愿者为搬迁群众提供文娱项目培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

建好组织构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我市根据安置点人口规模,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安置人口规模较大的安置点,适当调整安置点周边乡镇(街道)行政区划,新建基层党委(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同时,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对搬迁人口规模不大的安置点,成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搬迁人口较少、不具备单独成立社区的安置点,纳入所在村(社区)统一管理。截至目前。我市新成立社区23个,覆盖39个安置点。

统筹党群一体建设。成立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其中大龙开发区从玉屏自治县、德江县、石阡县及开发区选派年轻优秀干部90余名组建联合工作组,入驻安置区全脱产开展后续工作。

完善治安防控机制。为保障搬迁群众生活环境安全稳定,我市对30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警务室,目前已建成社区警务室11个,配备民警30人、警务辅助人员56人,送证上门服务群众7399人,另有19个警务室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此外,还通过织密巡逻防控网、视频监控技防网、格式防控网、重点行业和单位内部安全网、治安防护网等“五张网”,有效防范化解安置区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完善基层党建体系,筑牢战斗堡垒

建立健全党组织体系。我市积极构建“新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功能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成立党总支,党总支下设社区党支部,支部下设管理服务型、创新创业型、劳务输出型、文化发展型、道德模范型5个功能党小组,重点做好社区治理、纠纷调解、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服务,加强党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内在保障。

规范社区党组织运行。按照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全面推进社区党务公开。大力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推进“民心党建+X”服务。我市紧紧围绕公共卫生、邻里互助、勤俭节约等,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倡导和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规范行为,同时定期举办法律讲座、放映法治电影、开展法治文艺节目表演等,增强搬迁群众法治意识,引导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