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三瓜公社”何以成就“網紅打卡地”

探秘“三瓜公社”何以成就“网红打卡地”

半湯鄉學院(張俊 攝)

安徽巢湖半湯鎮有個“三瓜公社”,是由安徽巢湖經開區和安徽省淮商集團於2015年9月聯手打造的電商特色小鎮,首期建設了南瓜電商村、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三個特色村,未來將帶動周邊12個村莊的發展。

近兩年,“三瓜公社”火了。2018年,約720萬遊客湧入這裡,一堵“三瓜”風采;以“三瓜公社”為實踐基地的半湯鄉學院已開辦“互聯網+三農”相關主題研討培訓班60期,吸引全國各地同仁們前來“取經”。“三瓜公社”通過互聯網+農旅的深度融合,成為電商創業沃土和“網紅打卡地”。

探秘“三瓜公社”何以成就“网红打卡地”

遊客正在“三瓜公社”遊覽 (王初 攝)

電商進村,土裡“刨金”

“聽說家鄉變了樣,成了‘網紅’村。回來一看:寬敞的馬路、整潔的民宿、農特產店鋪,還有電商創業基地,心怦怦跳: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彭鵬,一名90後,土生土長的巢湖半湯人,20歲告別父母去異地求學,畢業後輾轉上海、合肥等地打工,5年後,他拖著行李箱,又回到家鄉,入駐“三瓜公社”電商創客中心,從一名離鄉“遊子”轉身為一名返鄉創客。

2017年7月,彭鵬在“三瓜公社”創立了一家電商公司,創業初期缺乏資金,“三瓜公社”為他減免房租、水、電費;沒有貨源,“三瓜公社”牽線農戶,為其供應鹹鴨蛋、葵瓜子、小麻花等當地農特產。

漸漸地,彭鵬的電商公司越做越大,從最初的2人到現在的近20人,從年售額幾萬元到如今的800多萬元。如今,“三瓜公社”天貓旗艦店也交由他來負責運營,分季節推出番茄、黃桃等農特產品,葵瓜子、小麻花等零食系列,以及手工藝品和文化旅遊紀念品等,貫穿一二三產業。

“電商駐進村,土裡刨出金。”一開始帶著質疑眼光的“三瓜”村民,現在主動送貨上門,很多農特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去,成了“網紅”。而“三瓜公社”也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引進郵樂農品、京東安徽扶貧館、傻瓜網等多家電商平臺,建設電商基地,開發當地農特產品,整合包裝名優特產資源,建立統一的電商分裝庫和物流中心。

同時,利用好本地自然稟賦和文化資源,“三瓜公社”還開闢出冷泉魚、溫泉雞、山泉花生等30餘個產業基地,開發了茶、泉、農特、文化四大系列一千餘種半湯特色產品和旅遊紀念品。

截至目前,山泉黃豆產量達135噸,溫泉花生產量達35噸,溫泉蛋產量達878萬個,冷泉魚產量達305噸,溫泉雞產量達7萬隻。不僅帶動了種養業,而且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加工、生產和物流,拓寬了村民們的增收渠道,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探秘“三瓜公社”何以成就“网红打卡地”

鬱金香高地(張俊 攝)

美了鄉村,火了旅遊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為“三瓜公社”發展鄉村旅遊打好了底子。尤其每年春季,油菜花、鬱金香、芍藥花競相開放,與傳統民居、特色村落交相呼應,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打卡”,今年清明小長假首日就有35萬人次。

“在‘三瓜公社’,能讓我找到小時候的回憶,下水捕田螺、田地放風箏,村頭樹上盪鞦韆……”來此遊玩的巢湖市民劉青說。

“三瓜公社”以“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為理念,在完善道路、水、電等設施的基礎上,對原有民居進行修復改造,不拆一間房、不砍一棵樹,“整舊如故,體驗其真”。

“這裡整體呈現的是江淮民居風貌,青磚灰瓦。建設中,我們把圍牆打通,讓遊客能直觀感受到傳統鄉村院落的美,一下子找回小時候的記憶。”“三瓜公社”執行社長張建斌說。

為守護好“鄉愁”,“三瓜公社”將半湯傳統的油坊、布坊、茶坊、酒坊、蔑坊、陶坊、烤茶等40餘個手工藝作坊和場景再現,並恢復部分民間手工藝,還原傳統農村的生活景象。

“三瓜公社”的農田、水塘、山地也都被合理利用起來。在品字形佈局的三個村落之間,打造3000餘畝主題農業帶,以前單一的水稻,現在換成了四季有景的油菜花、五彩水稻、向日葵等觀光、旅遊農業;不適宜種植莊稼一直閒置的丘陵,現在被打造成“鬱金香高地”,旺季時每天平均有五六萬遊客,雙休日會增至每天10餘萬人。旅遊的火爆,自然又帶動了農特產品銷售、民宿和餐飲等,促進了村民創業致富。

探秘“三瓜公社”何以成就“网红打卡地”

“三瓜公社”鄉創基地(張俊 攝)

村民轉型,家鄉振興

“以前這兒是個‘空心村’,年輕人幾乎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年人守著一畝三分地,種點水稻和蔬菜,談不上富裕。沒有‘三瓜公社’帶動的發展,我也不可能回到家門口就業。”“開心麻花”手工作坊的周維群對記者說,現在她既能照顧到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收入也比在外打工強很多。

“‘三瓜公社’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能夠在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最關鍵的就是吸引人、留住人。”安徽淮商集團董事長劉浩告訴記者,“三瓜公社”設立了電商、鄉創、農創中心,目前已吸引了400多名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生活力。

留住“彭鵬們”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這裡獨特的智庫服務,“三瓜公社”專門成立了半湯鄉學院,圍繞“農村電商、農旅結合、鄉村建設”等領域,經常性地邀請電商行家、農旅專家為創業者們“傳經送寶”。

“三瓜的產業、人文氛圍和生活環境促使外出打工者紛紛返鄉創業就業,更吸引了一批外地青年來此創業。不僅創業者獲得較快發展,當地村民也成功轉型,逐漸告別傳統的農作方式,成為新業態鏈條中的一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在走訪調研了“三瓜公社”後頗為感慨:“如今,三瓜村民無論是留守的,返鄉的,還是外來的,都充滿獲得感,齊心協力振興自己的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