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中小学生读书?

傅天信老师


現在,有不少中小学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侵占了大部分课外读书时间。而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則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的让孩子离开网络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读书活动中去。但是,究竟应该如何指导孩子们读书呢?

一、广泛涉猎

今天的孩子们,家长和老师如果圈定了书目,给孩子说,你必须读这些书,你必须读那些书,孩子一般会很反感。根据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他们一定不会认真去读。倒不如让孩子直接放开,带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去流览。允许一目十行,允许不求甚解,就象带着小羊在草原上找它爱吃的草一样,搜寻他所爱读的书。读过的书只要能简述出故事梗概或者说出文章中所阐明的道理即可,不可过高要求。这样,一是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游戏转移到读书上来,并使其逐渐形成兴趣。二是扩大孩子知识面,让其开卷有益,让其更广泛的吸收书中的知识营养。使孩子们不致于象現在的一部分大学生或研究生一样,连中国四大名著都沒通读过,做为有文化的中国人而没有点中国文化而贻笑大方。

二、情有独钟

孩子通过广泛的涉猎、流览,自然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门类的书藉。同时,也就找到了孩子的兴趣之所在。说不定,这就是孩子今后的攻读方向呢!对于孩子特别喜欢的书籍,要引导孩子精读。让孩子细细嚼、慢慢咽。一章一节,一字一句一絲不苟,不明白的地方,让孩子自己上网查资料。感到重要的知识点要做笔录,要写读书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孩子通过对自己情有独钟的书籍的精读,使他找到了攻读方向,锻炼了自学能力。在孩子具备了自学能力后,他在他喜欢的知识领域,就能够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


傅天信老师


读书是为了分数吗?不是。是为了个人“荣华富贵”吗?更不是!读书是为了中华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虽然中国今天富了、强了,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祖国的统一大业有待完成,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敌人利用西方朽文化使一部分高官“落马”……

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指导中小学生的读书目的,而且教给他们读书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我在23年毕业班主任工作中,结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实际,总结出“自学语文三步法”,收获颇大。

一,初读课文。审题、了解文章历史背景。范读课文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或自己入情入境,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学生利用工具书,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词、句、段、篇;按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抓重点词句归纳段意、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老师或家长可指导之……

三,再读课文。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后,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结合学生或孩子的生活实际,半命题或自命题作文。

根据中小学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根据中小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要“有的放矢”地教给他们自学方法并指导之。防止填鸭式指导,防止死记硬背指导。要以读为主,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强国梦培养栋梁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