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養肝保肝,日常生活中的調養非常重要,順應自然、順應養生之道便能預防肝臟問題與疾病的產生。如果連養生的規律都不願意遵循,吃再多的藥也無法讓你的肝臟健康。下面就讓中醫教你從生活起居如何“調養”肝臟。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春氣通於肝,肝在五行屬木,所以春天是養肝的最好季節。

從生活起居 找回健康

春季起居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每天晚上最好在11點前就準備上床睡覺,因11點至1點經絡循行至膽經。1點至3點循行肝經,肝膽之氣最旺,正好把一天累集的毒素清除,此時你好好的休息,使肝膽的功能好好發揮。因為<臥血則歸肝>,所以晚上睡眠就非常重要。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春天萬物生髮。”應該早起,穿著寬鬆的衣物,頭髮不耍束緊,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在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裡漫步,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律動、蓬勃的生機!使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適應春天升發之氣。運動也不宜過於劇烈。大汗、大勞均可傷人陽氣和陰液。

飲食方面 吃對食物可以養肝

古書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米麵團餅(指發酵過的餅乾、麵包、饅頭等食物)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中醫認為“木克土”。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禁食熱物。要少吃過於辛溫燥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食大棗性味甘平,補中益氣,健脾生津,另外蜂蜜性味甘,亦有補脾之功效。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平時飲食要均衡,“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春天肝色青,宜食甘,如粳米飯、牛肉、棗、葵皆甘。

●如肝有病,宜食麻(指芝麻)、犬肉、李、韭[ 酸味入肝 ]。肝病禁辛[ 金克木 ],少吃蔥蒜之類的辛燥食物。

養肝明目茶飲保健法

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建議平時可常飲用菊花、枸杞子加紅棗泡茶。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的藥效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久飲菊花茶,能夠利血氣,使身體輕盈,能耐老而延壽”;又說:白菊花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

《神農本草經》和《本草備要》記載枸杞子的藥效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枸杞子其性平、味甘,入肝、腎二經,有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去風明目、利大小腸、補益氣血、聰耳明目、抗衰防老、益壽延年之功效。

《本草備要》記載紅棗的藥效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紅棗性甘,味溫,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每星期喝3至4次,用菊花、枸杞子加紅棗泡茶 (量隨你抓,但煮過會比用泡的效果好! 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煮15分鐘!)。確實可達到散風熱、平肝明目,補益氣血、聰耳明目、抗衰防老、益壽延年之功效。

按摩養眼穴道法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按睛明穴(眼之內角),太陽穴(眼之外角旁邊),合谷穴(食指近虎口處),光明穴(足外踝直上5吋)。但最重要的保肝明目方法,就是晚上睡覺一定要在子時至丑時(23點至3點),此時肝膽須努力工作排除一天的毒素。很多熬夜的人時間久了,感覺眼睛不行了,腸胃也不行了,就去看眼科、腸胃科都無法改善。其實是你的肝出問題。

養肝湯及敲膽經保健法

肝藏血,血能養筋,所以說其合在筋。而肝血的盛裹表現在指甲,即其榮在爪。人容易抽筋與肝血和陰液不足有關,平時常有抽筋現象的人,可用芍藥甘草湯緩解。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芍藥甘草湯的功效:調和氣血、鎮攣止痛。可治療肝陰不足、克犯脾土、腹拘急而痛。陰液不足、筋脈失養、手足攣急。常抽筋的人服用芍藥甘草湯得到改善後,不再抽筋就不需再服用。肝血的盛衰表現在指甲,即其榮在爪。肝血不足指甲蒼白,可常敲膽經(大腿兩側,由臀部兩側往下敲至膝蓋兩旁。握拳敲約5分鐘)。

情志方面 舒暢情緒可以養肝

肝膽之氣以條達、舒暢為主,春天為肝膽之氣升發之時,故在精神調養方面,要使自己的思想開闊,肝氣舒暢,不要使肝氣鬱結,思想沉悶。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要保肝必需先管好自己的情緒,凡事要想得開,一切順其自然。瞭解“謀事在己,成事在天”的天機。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有了情緒就在當下舒解。這就不會造成肝氣鬱結。

如何舒解肝氣鬱結?

有的人在夜裡老做惡夢,二、三點鐘便會醒來再難入睡,這是肝臟鬱結的濁氣在作怪。肝膽之氣喜條達、舒暢升發為主。但由於人的工作壓力、情緒、人際關係等等。易造成情緒緊張,情志不暢而使肝氣鬱結,肝經循行是1至3點,要清除太多的濁氣,二、三點鐘便會醒來再難入睡。

按壓太沖穴 舒肝解鬱 好入眠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位置: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

方法:按摩1分鐘再輕輕往腳趾方向推,重複作(約5分鐘)。

太沖為足厥陰之原穴,原穴與三焦、關係密切,能通達三焦原氣,調整內臟功能,《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指出:“ 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所以太沖穴為治療肝臟病症的重要穴位。

以下情況皆可按壓肝經上的太沖穴緩解

● 如情緒緊張、發怒致肝陽上亢,而血壓升高。

● 晚上二、三點鐘醒來再難入睡。

● 肝為風木之髒,“諸風掉旋,皆屬於肝”。故因肝火上炎或肝陽上亢而致的血亂氣逆之肝風內動症狀,如頭痛、旋暈,針太沖穴可平肝熄風,有清熱開竅之功。

● 肝主疏洩,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故凡因肝氣不舒、情志抑鬱而致的鬱症、婦女月經不調以及肝氣犯胃或木乘脾土所致的胃痛、嘔吐、腹脹、洩瀉等症,也可取刺太沖穴以收舒肝理氣、扶脾和胃之效。

中醫教你如何養肝、保肝

遵循養生之道能讓你的肝臟健康,但如果已經確定有肝臟不好的人(包含肝指數異常、各種肝炎問題),除了以上的日常生活調養之外,建議一定要找傳統中醫師用藥治療“對症下藥”且定期回診,依身體情況做藥物調整,這樣你的肝病問題才能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