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續殺了2任北周皇帝,為啥仍然是帝國的有功之臣?

北周歷史雖短,才區區40來年,但卻出了不少話題性人物。有“史上屠龍第一人”之稱的宇文護,便是這樣一個人。

宇文護(513-572年),胡名薩保,北周宇文氏皇族。其父宇文顥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長兄。

他連續殺了2任北周皇帝,為啥仍然是帝國的有功之臣?

宇文護早年生長在北魏六鎮,六鎮大起義中,他跟隨父親和諸叔父流離於亂世,後來父親戰死,他和親哥哥宇文導隨宇文泰來到關中。

宇文氏家族在戰爭中飽受摧殘,人家非常稀少。宇文泰執政於西魏,家族中成年男丁僅有宇文泰和宇文導、宇文護叔侄3人,所以宇文泰一直把宇文護兄弟倆當親兒子看待。

556年宇文泰病逝,在此之前宇文導也病死,宇文泰的世子宇文覺只有15歲,無法鎮懾諸將。宇文泰遺命時年44歲的宇文護輔政。

557年宇文護不負重望,扶助堂弟宇文覺廢掉西魏,建立北周。宇文護隨即被任命為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成為北周帝國實際上的掌舵人。

宇文護資歷相對關隴集團的勳臣們還比較淺,所以掌權後引發許多人的不滿。八柱國中的兩位大將趙貴、獨孤信,暗中謀劃要刺殺宇文護,結果宇文護提前獲知,將趙、獨孤二人殺死。

他連續殺了2任北周皇帝,為啥仍然是帝國的有功之臣?

北周閔帝宇文覺忿於皇權受制,在宮中訓練武士,想要對付宇文護。結果同樣是雞蛋碰石頭,被宇文護廢去帝位,不久賜死於家中,享年16歲。

繼立的明帝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庶長子,他對宇文護政由己出、廢立天子頗有怨言,宇文護不能容忍,便下毒害死明帝,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周武帝。

周武帝即位後吸取兩個兄長的教訓,對權力一無所問,甘心當傀儡皇帝。

武帝性格極為堅忍,表面雖然恭順無比,和宇文護相處非常融洽,內心卻充滿了刻骨的怨毒,他暗中積蓄力量,一直沒有放棄誅殺宇文護、奪回大權的希望。

從560年即位,一直縮頭等待了12年,30歲的宇文邕終於等來了機會。

此時宇文護的威望已從輝煌的頂點慢慢墜落。他發動的兩次對北齊作戰失利(晉陽之戰、洛陽之戰),兩次對南陳作戰失利(湘州之戰、沌口之戰),不僅讓北周實力受損,也讓他以臣制君的套路增添了幾分失道寡助的色彩。

他連續殺了2任北周皇帝,為啥仍然是帝國的有功之臣?

沌口之戰示意圖

再加上宇文護用人失當,他的兒子、親屬們又恃權放縱,做了不少壞事。一大批朝臣因此對宇文護積累了不少敵意,這些人既有領兵大將如楊忠、李穆、韋孝寬,也有皇室姻親重臣如竇熾、於翼,還有一些中層干將如柳慶、令狐整等人,宗室之中,齊國公宇文憲、蔡國公宇文廣,雖然是宇文護陣營中人,但是目睹宇文護作威作福,也頗覺不妥。特別是宇文憲,因為材武過人被宇文護任命為大司馬掌管軍權,經常代替其向皇帝彙報一些軍國大事,碰到宇文護辦事不合適或是態度不敬的時候,宇文憲便兩頭說好話,緩解了不少矛盾。然而,宇文護卻對這些矛盾視若無睹。憂勞興國,逸豫亡身,或許正是執掌大權太久了,目空一切,高枕無憂,讓他開始變得昏聵。

宇文邕看準時機,開始和周圍的幾個年輕人秘密商量誅滅宇文護,這些人包括內史下大夫王軌、小宗師宇文孝伯、右宮伯宇文神舉。

宇文護的府第有重兵護衛,各府兵主要將領也都是宇文護的心腹,公開奪權肯定行不通。要殺宇文護,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刺殺。12年前閔帝謀刺不成反被殺的教訓如在昨日,宇文邕並非不知道。但如今宇文護已不像當年前那麼高度戒備,自己裝孫子裝了12年,確實讓宇文護相信自己是個胸無大志的傀儡。

恰在此時,宇文邕的同母弟弟衛國公宇文直,因為沌口之戰失敗而被宇文護責罰,對宇文護心生怨恨,進宮向宇文邕訴說委屈。對這個弟弟,宇文邕也是頗有不滿,先前他作為同胞兄弟,卻跑去支持宇文護,現在失意了才想起了親哥哥。然而宇文邕所謀者大,宇文直手裡仍然有兵,得到這個外朝強援,更加增添了底數,他收起了不滿,向弟弟交了底,讓他同謀刺殺宇文護。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刺殺之謀終於定了下來。

他連續殺了2任北周皇帝,為啥仍然是帝國的有功之臣?

周武帝

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護從同州回來,那裡是他的封地,還駐紮著由他的世子宇文訓統率的蒲州總管府的直系軍隊。當然,宇文護去這個相當於北周副都的地方,不過是例行性的巡視,而非有所圖謀。得知宇文護回來,宇文邕當機立斷,把原本只有粗有輪廓的刺殺圖謀,變成了詳細的方案,而這個詳細方案,他只告訴了親弟弟宇文直。

當然並非宇文神舉、宇文孝伯、王軌不可信任,皇宮禁地若是一下子聚集這麼多人,難免引起宇文護的懷疑,而宇文直作為叱奴太后的親生兒子,進宮探母有天然的理由。

刺殺地點定在了叱奴太后的宮中。武帝聲稱叱奴老太后最近嗜酒如命,請宇文護進宮勸解一二。宇文護坦然不疑,隻身進入太后寢宮,武帝乘其不備,用手中的玉笏猛擊宇文護後腦,將其擊倒在地,埋伏在窗外的宇文直縱身入內,舉刀殺死宇文護。北周武帝僅憑兩人之力,結果了專權15年的宇文護。

隨後,宇文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詔聲討宇文護廢殺先帝之罪,捕殺宇文護的兒子、心腹,大司馬宇文憲聞訊隨即入宮謝罪,宇文邕趁機收回兵權,宇文護時代就此落幕。北周官方隨後蓋棺定論,將宇文護定性為無君逆臣,基本抹殺了宇文護的功勞。

拋開北周主相之爭,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總體來說,宇文護是功大於過的。

一是穩定政局。宇文泰死後,諸子幼弱,西魏皇族元氏一直蠢蠢欲動,政局可謂十分危險。宇文護作為強力人物,帶領宇文氏度過了宇文泰死後的一段危機,阻止了諸老將、重臣分裂內戰的可能。宇文護本人性格寬和,雖然是實際上的皇帝,也並未對異己力量大肆屠殺,這使得創業一代和第二代之間的接班、交替能夠平和進行,從而保證了國家整體穩定。這與關隴政治集團大多數人利益是一致的。

二是保持發展勢頭。宇文護不是好大喜功的人物,他執政後沒有追求十分政績工程,大政方針總體上蕭規曹隨,堅決地延續了宇文泰的基本政策方向,例如行周禮而不拘泥於周禮,擴大府兵組織,致力於發展關中經濟等等。其執政十五年間,北周逐漸消化、穩定新佔領的益州、荊州等地區,經濟實力大大增長,從而在三國對峙中雄立一方。

三是集中軍權。宇文泰設八柱國大將軍統其國兵,具有先天的分治屬性,只不過立國之初,在長年征戰、一致對外的條件下並未呈現離心趨勢。當外部威脅逐漸減小時,各領兵實力派難免對最高權力心生覬覦。宇文泰本人沒有太好的辦法,到他死之前,也僅兼併了李虎一部之兵力而已。宇文護藉助權力更迭時機,將其餘幾部兵力全部集中,徹底改變了八部兵制,客觀上消除了鮮卑部族式政權的痕跡,對北周漢化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可以說,正是有了宇文護15年相對平和的施政方針,北周得以穩定地發展,積累了國力,事實上超越了北齊和南陳兩大敵國。北周武帝上位之後,經過短短几年的整頓便能統一北方,基礎全都是宇文護打下的。

然而由於北周官方的消極宣傳,宇文護卻總是以弒君者的形象出現在史冊中,以至於後世給他定了一個屠龍第一人的稱號,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實在是夠悲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