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在城市边沿的“县城学霸”

县城的学霸是通过无数的不眠之夜,漫无边际的题海冲杀出来的。除了学习,他们不干别的;除了考试,他们其实一无是处。但在一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小县城,学霸却享受了无上的荣光。这自然而然铸就了他们内心的无比高傲,同时无比脆弱。他们对自己期望很高,不允许居人之下。但当他们走进北上广这种大都市,才发现要维持曾经的尊严是何等不易。因为这不是一个成绩能够解决问题的世界。以往优异的成绩这时反倒成了一种羞耻,他们的现状无法匹配成绩。这其中的原因,霍老爷在名为《
现代孔乙己:那些被北上广“淹没”的县城学霸》中主要归结为一:窘迫的经济。县城的学霸,有好些是乡镇的寒门子弟,家庭经济拮据。城市高昂的消费是家庭不能承受之痛。在光鲜亮丽的城市间,一个贫穷学子的心理负担是沉重的。二是除了学习,他们别无它长。在同学中的优越感瞬间变成了自卑。所以很多来自乡间的学生有种天然的自卑,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以往的荣光已成为过去,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寻找突围的路。但在中国这么一个社会,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他们很难凭自己的力量在城市立足。他们只是城市的匆匆的过客。所以,北大的陆步轩回去卖猪肉了。虽然有人说,工作没有低贱之分,但让一个北大才子卖猪肉,显然是资源的低配,是严重的浪费。我们老家有句话“砸了瓷罐当瓦片。”陆步轩回去后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只有他自己知道。正是因为受不了乡邻的这种白眼,更多的人选择了“赖”在城市,梦想着有一天衣锦还乡。杨仁荣是江西省的高考状元,却在大学肄业后,因创业失败而割断与家乡的联系,浪迹天涯,失联长达9年。

游离在城市边沿的“县城学霸”

陆步轩也好,杨仁荣也好,我们说这只是个例也罢。这些个天之骄子,当他们灰头土脸地在城市的边沿游离的时候,可曾想过,千里之外的县城,正有多少学弟学妹们日夜苦读,只希望像他们一样走进梦想中的繁华?他们落寞的背影又有几人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想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